自卸车的设计方案
5、车辆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
• 5. 1 单轴 汽车及挂车单轴的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最大限值。
车辆类型
最大允许轴荷最大限值
挂车及二轴货 车
每侧单轮胎 每侧双轮胎
6000 a 10000 b
客车、半挂牵 引车及
三轴以上(含三 轴)货车
每侧单轮胎
每侧双轮 胎
非驱动轴 驱动轴
7000 a 10000 b 11500
自卸车设计
内容简介
• 汽车法规简介 • 部分自卸车标准 • 国内现有的பைடு நூலகம்卸车专利 • 自卸车方案
汽车法规简介
• 1、外廓尺寸
• 总高<4000mm
总宽<2500mm
• 货车、牵引车、自卸车(设总长为X , 最大总质量G)
•
2轴
G≤3500kg
X<6000mm
•
3500<G≤8000 kg
X<7000mm
a 安装名义断面宽度超过400(公制系列)或13.00(英制系列)轮胎的车轴, 其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规定的各轮胎负荷之和,且最大限值为 10000kg;
b装备空气悬架时最大允许轴荷的最大限值为11500 kg。
• 5.2 并装轴 汽车及挂车并装轴的最大允许轴荷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最大限值。
车辆类型
•
8000<G≤12000 kg
X<8000mm
•
G>12000 kg
X<9000mm
•
3轴
G≤20000kg
X<11000mm
•
G>20000 kg
X<12000mm
•
4轴
X<12000mm
•
• 半挂车
•
1轴
•
2轴
•
3轴
X<8600mm X<10000mm X<13000mm
2、质量利用系数
• 质量利用系数=最大载质量/ 整备质量
• 栏板式载货类汽车、自卸车和栏板式农用运输车的载质量 利用系数必须符合下列限值:
GB/T1589车辆 类型
N1
N2
总质量M(千克)
M≤3500
3500<M≤12000
整备质量m(千 克)
质 栏板式载货
量 类汽车、自
利 卸车和栏板
用
式农用运输 车
系
自卸汽车、
数 仓栅式汽车
M< M≥1100 1100
侧面防护装置应具有一定的刚度。
4.3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
• 4.3.1 汽车最后轴中心与车辆最后端(离地面高度超过1500mm)距离大于 1m时,必须装备符合下列要求的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
• 4.3.2 空载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离地高度不大于550mm。 • 4.3.3 空载时,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后平面距车辆最后端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600mm。 • 4.3.4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宽度不可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之间的
距离(不包括轮胎的变形量)并且后下部防护任一端的最外端与这一侧车辆 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不大于100mm。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与车 辆纵向对称面垂直,应牢固、对称的安装在车架的纵量或其他替代件上。 • 4.3.5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与车辆纵向对称面垂直,应牢固、对称的安装 在车架的纵量或其他替代件上。 • 4.3.6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端部不得弯向汽车后方,尖锐部分不得朝后。横梁 的横向端部成圆角状时,端头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横梁的截面高度不小 于100mm。 • 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并装双轴的轴距≥1300mm,且<1800mm
180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800mm
20000
并装三轴 相邻两轴之间距离≤1300mm
21000
相邻两轴之间距离>1300mm,且≤1400mm 24000
a\驱动轴为每轴每侧双轮胎且装备空气悬架时,最大允许轴荷的最大限值为19000kg。
自卸车部分标准
轮下的装置。 后下部防护装置 :能有效地防止轿车,摩托车等车辆从车后下方嵌
入的装置。
4.2车辆侧面防护装置
• 4.2.1
•
空载状态下,侧面防护装置下边缘任何一点离地高度不大于550mm,上
边缘离地高度不小于800mm,上边缘与箱底下侧边间距不大于350mm。
• 4.2.2
•
a. 对于平头车 侧面防护装置前缘与前面最近的车轮轮胎最后部分的水
900(Kg
设 计 载 质 量 (Kg)
/ m3) 货箱内空长(m) 货箱内空宽(m)
0.1(m)
注:挂车及二轴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600mm,二轴自卸车、三轴 及三轴以上货车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800mm,三轴及三轴以上自卸车 的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1500mm。
4、防护栏
4.1防护栏的作用 侧面防护装置:能防止行人,骑摩托车和自行车者从车辆侧面卷入
• 1、 车箱应举升、下降平稳,不允许有窜动、冲撞和卡滞现象。 • 2、车箱最大举升角为理论设计值±2度。 • 3、超载10%的工况下,车箱分别举升10和20°,停留5min,车箱自降量不
得超过2.5°。 • 4、车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 ——车厢表面平整,外表面不容许有明显的凹凸不平。 • ——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 ——车厢长度容许±8mm,两边梁的直线性和平行性必须控制在3mm以内。 • ——两对角线的尺寸差不得大于10mm。 • ——车厢底座与车厢底架之间应贴合,因变形而造成的不能贴合距离不得大
平间距不大于300mm。
•
b. 对于长头车
•
侧面防护装置前缘与驾驶室后壁间距不大于200mm。
侧面防护装置后缘与最近一个车轮最近距离不大于300mm。
侧面防护装置外缘不能超出整车最大宽度
侧面防护装置外平面以及两端面不得有锐角,尖角处应加工出半 径不小于2.5mm的圆角。
固定安装在汽车侧面的各种设施,例如蓄电池架、储气筒、油箱、 备胎以及随车工具箱等在符合以上几条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侧面 防护装置的一部分。
最大允许轴荷最大限值
汽车 并装双轴 并装双轴的轴距 <1000mm
115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m,且<1300mm
160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300mm,且<1800mm
18000 a
挂车 并装双轴 并装双轴的轴距 <1000mm
11000
并装双轴的轴距≥1000mm,且<1300mm
16000
≥0.65 (不含长头 轻型客货 两用车)
≥0.55
M<3500 ≥0.75
≥0.65
M≥3500 ≥0.85
≥0.75
12000< M≤16000
≥1.0
N3
16000< M≤20000
20000< M≤24000
≥1.1
≥1.2
M> 24000
≥1.3
3、栏板高度
货 箱 栏 板 高 度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