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理用药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理用药


临床表现
•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的一部分
✓病毒感染:扁桃体处可见斑点状白色渗出物
软腭、咽后壁可见小溃疡
血点但黏
双侧颊粘膜充血伴散在出
膜表面光滑(与麻疹鉴别)
临床表现
• 急性扁桃体炎 ✓链球菌感染:
一般2岁以上 全身症状较多 扁桃体多弥漫性红肿/滤泡性脓性渗出物 舌红苔厚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性结膜炎:腺病毒 • 春夏季多见 • 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睛刺痛、分泌 物为粘性或粘液脓性
结膜充血、流泪
川崎病
• 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VS. 咽结合膜热
• 临床特征:
发热、球结合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皲
裂、草莓舌、手足硬肿、多形性皮疹
• 病因尚不明确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 理用药
2020/9/2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 按病原体侵犯部位不同:急性鼻炎、急性咽
急性扁桃体炎等
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急性传染 可有类似上感症状,如麻疹、百日咳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 病早期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消化系统 疾病
上感胃肠型需与胃肠炎鉴别;上感伴腹痛需与阑尾炎鉴别(腹痛先于 发热,右下腹为主,持续性,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可有腹肌紧张、 反跳痛、腰大肌试验阳性,血常规多提示细菌感染)
过敏性 鼻炎
病史较长;常打喷嚏、鼻痒、流清涕,无发热、咽痛等。查体:鼻粘 膜苍白水肿,咽部无充血;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 点刺示过敏原阳性,血IgE升高
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
VS.疱疹性咽峡炎
• 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
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高
•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 病人、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手足口病
VS.疱疹性咽峡炎
•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
治疗
• 治疗计划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 环境空气流通,合适环境温度 防止交叉感染 预防并发症
治疗
•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 ➢ 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气雾剂及中成药可能有一定益处
治疗
• 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酌情应用抗生素 • 对症治疗
✓发热: ➢体温38℃以内者一般可不处理 ➢高热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热栓纳肛 ➢使用退热药物同时可使用物理降温
• 易造成冠脉损伤
• 抗生素治疗无效
两侧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
治疗
• 治疗原则 ✓重视一般治疗、注意休息 ✓首选口服治疗,避免盲目静脉用药 ✓尽可能明确病因,分清病原体,避免抗生素滥用 ✓对症治疗 ✓预防并发症
治疗
• 静脉用药适应症 ✓因感冒导致患儿原有疾病加重,或者出现并发症需
要静脉给药治疗 ✓因患儿腹泻、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者 ✓因胃肠不适、呕吐而进食甚少者
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引起,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明显咽痛、流涎、厌食、呕吐 ✓查体:咽充血明显,软腭、咽腭弓、悬雍垂黏膜
可见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溃破成溃疡 ✓病程1-2周
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 咽结合膜热
✓ 腺病毒3、7型引起,好发于春夏季 ✓ 以发热、咽炎、眼结膜炎为特征 ✓ 查体:咽充血,可有白色点状分泌物,周围无红 晕,易剥离;一(双)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结膜 充血;颈和耳后淋巴结可肿大 ✓ 病程1-2周
麻疹
• 临床表现特点:
VS. 咽结合膜热
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结膜充血、全身皮肤特殊斑丘疹,呛咳,声 音嘶哑
• 最易并发肺炎
• 感染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











急性结膜炎
VS.咽结合膜热 • 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眼病 • 细菌性结膜炎: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
埃可病毒
呼吸道合胞 病毒
流感病毒
危险因素
• 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AD缺乏 • 缺乏锻炼/过度疲劳 • 过敏体质 • 环境因素
病原体
AURI
发生/发展
宿主
环境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多为2-3天或稍久
• 轻症 只有鼻部症状:流清涕、鼻塞、轻咳等
• 重症 高热伴畏寒、头痛、乏力、食欲差等 可有气管炎、中耳炎、惊厥、腹痛等
疹、疱疹。
•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
• 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麻疹
• 副黏液病毒感染
VS. 咽结合膜热Fra bibliotek• 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 由呼吸道传播,传染性极强
• 传染期: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若合并肺炎,传染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
• 局部定位不准确者统称“上感”(普通"感冒") • 发热、咳嗽、咽痛、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 • 可演变为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疾病
病原体
• 病毒 最主要的感染病原体 占原发性上感的90%以上
• 细菌 仅为原发性上感的10%左右
• 肺炎支原体
鼻病毒
(30-50%)
冠状病毒
(10-15%)
柯萨奇病毒
临床表现
• 病程
✓ 轻型:1-2日至5-6日不等 ✓ 重型:高热可1-2周,偶有长期低热者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病毒感染多白细胞偏低/正常,但早期白细胞总数 和中性粒细胞数较高; ✓细菌感染多白细胞增高,严重者也可降低;中性 细胞百分比升高,可有核左移
并发症
1 感染自鼻咽蔓延至附近器官 2 病原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 3 感染和变态反应对机体影响
治疗
• 对症治疗
✓惊厥: ➢镇静止惊、吸氧、退热等 ✓其他: ➢咳嗽:祛痰药(氨溴索、富露施) 禁用具有成瘾
性的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 ➢流涕: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诊断要点
病史 采集
✓起病情况 ✓主要临床 表现
体格 检查
门诊资料 分析
TEXT
进一步 检查
✓一般情况 ✓咽部检查 ✓其他 (淋巴结、心肺 消化道等)
✓ 血常规
✓病原学 ✓CRP ✓ASO
鉴别诊断
流行性 由流感/副流感病毒引起,有较明显的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可有高
感冒
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