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 年版)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 年版)

• 肝功能Child-Pugh C 级PVTT 病人仅行对症支持治疗; 合并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 级和一般情况较好 的Child-Pugh B 级PVTT 病人可考虑行系统化疗或加局 部治疗。
• 索拉非尼适用于肝功能Child-Pugh A 级和B级的各种类 型PVTT病人。
3 PVTT首次治疗方法推荐
• 国内常用栓塞剂为碘油或明胶海绵。文献显示,使用栓塞剂(TACE)疗效 优于仅行TAI 或内科治疗者,栓塞剂直径越小对PVTT 治疗效果越好、病人 副反应越小[31],术中超选可提高疗效并减少肝脏损伤。近年来,临床逐 步开展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但其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3.2.2 放射治疗
• 3.2.2.1 外放射治疗 • 推荐5:原发灶不能切除、PVTT Ⅰ/Ⅱ/Ⅲ/Ⅳ型、肝功能Child-Pugh
• 目前,肝癌治疗的总体预后仍不理想。
• 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肝脏解剖学特点,肝癌 细胞易侵犯肝内的脉管系统尤其是门静脉系统, 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44%~62.2%
• 肝癌病人一旦出现PVTT,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 内即可发生肝内外转移、门静脉高压、黄疸、腹 水,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7 个月。
• 目前,临床上多支持3D-CRT 联合TACE 治疗,疗效优于单独TACE 或放疗,并建议TACE 和放疗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 个月。放疗联合 TACE 时,目前认为何者为先并不影响治疗效果,但先放疗对肝功能 的影响小于先行TACE。
3.2.2.2 内放射治疗
• 推荐7: 原发灶不能切除,PVTT Ⅰ/Ⅱ/Ⅲ型,肝功能 Child-Pugh A 级病人可行经肝动脉放疗性栓塞 (transarterial 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TARE) (Ⅱb,B)或门静脉I125粒子植入术(Ⅱb,B)。
治疗原则:
• 肝癌合并PVTT 的治疗应以肝功能基础为前提, 根据肿瘤情况和PVTT 分型,首次治疗尽量选择 能最大可能去除或控制肝癌原发病灶及PVTT 的 方法,强调通过联合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手段,延 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3.1 手术治疗
• 推荐1:肝功能Child-Pugh A 级、原发病灶可切除、PVTT Ⅰ及Ⅱ型、 ECOG PS 0~1 分病人首选手术切除(Ⅱb,A);原发病灶可切除、PVTT Ⅲ型病人可根据癌栓情况选择手术、TACE 或放疗加TACE 降期后行手术切 除(Ⅱb,B)。
• 目前国内报道最多的为I125粒子,PVTT 病人门静脉植入 I125粒子条和TACE 联用疗效优于单独TACE,并可显著增 加门静脉再通率。国外有应用
• Y90微球治疗PVTT 病人的报道,其既可栓塞肿瘤血管又 可通过定向放疗杀死肿瘤,总体疗效优于TACE。但是, 目前尚无内放射治疗的统一剂量标准。
A 级或B 级的病人可行放射治疗(Ⅱb,B)。放疗技术和剂量:(1) 靶区包括原发灶和PVTT。(2)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 (IMRT)95%计划靶区(PTV)40~60Gy,每次2~3Gy。(3)立体 定向放疗(SBRT)36~40Gy/5~6Gy(Ⅱb,A)。 • 推荐6:肝功能Child-Pugh A 级,PVTT Ⅰ/Ⅱ/Ⅲ型PVTT,建议放疗 联合TACE(Ⅱb,A),放疗靶区可包括原发灶和PVTT或仅为PVTT。 • 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3DCRT、IMRT 和SBRT 的发展可以提高靶区 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可适用于肝癌合并所有类型 PVTT病人。 • 靶区定位建议采用CT 和MRI 图像融合技术,或结合TACE 后的碘油 沉积来确定肝癌大体肿瘤(GTV)的范围。临床肿瘤体积(CTV)为 GTV 外加5~10 mm。计划靶区应结合内靶区移动度、各中心摆位误 差以及随机误差确定。放疗的范围目前尚存争议,应视情况决定靶区。 对于原发灶小并且紧邻PVTT,放疗应包括原发灶和PVTT,总有效率 可达45.5%~50.0%。如果原发灶体积大或远离PVTT,则考虑单独进 行PVTT放疗。
• PVTT 发生的部位、范围与预后密切相关。国际上常用的 肝癌分期如TNM 分期、BCLC 分期、日本综合分期(JIS) 等都认可PVTT 的重要性,但均未进一步细化分型。目前, 针对PVTT的分型标准有日本的Vp 分型和我国程树群提出 的程氏分型。
• 程氏分型依据PVTT 侵犯门静脉范围分为: Ⅰ型,癌栓侵犯肝叶或肝段的门静脉分支; Ⅱ型,癌栓侵犯至门静脉左支或右支; Ⅲ型,癌栓侵犯至门静脉主干; Ⅳ型,癌栓侵犯至肠系膜上静脉;
3.2.3 系统治疗
• 推荐8: PVTT 病人如检测HBV-DNA 阳性,应给予核苷类 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并选择强效高耐药屏障药物 (1a,A);检测HBV-DNA 阴性者应高度重视HBV 重新 激活。
降低PVTT 病人术后转移复发率主要有以下措施: (1)术前放疗。术前小剂量放疗对部分PVTT Ⅲ型病人
(如癌栓不超过门静脉主干起始处2 cm)可实现PVTT 降 期,在降低复发率同时不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肝功能衰竭 的发生率(证据级别Ⅱa)。 (2)术后辅助TACE 可降低PVTT 病人的术后复发率,延 长生存时间(证据级别Ⅰb)。 (3)术后行门静脉药物输注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化疗可能对预防复发有效(证据级别Ⅱb)。 存在争议的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1)术前TACE 可能使PVTT 病人获益(证据级别Ⅱb), 但可能增加手术风险;
(2)术后口服索拉非尼可能有助于延缓复发,但尚需大样 本临床研究证实;
(3)术后行辅助性全身静脉化疗或放疗,目前尚缺乏高级 别证据。
3.2 非手术治疗
3.2.1 肝动脉灌注化疗(TAI)或TACE
• 推荐3:原发灶不能切除,PVTT Ⅰ或Ⅱ型,肝功能Child-Pugh A 级病人可 行TACE 治疗(Ⅱb,B),或联合放疗(Ⅱb,A)。
• 肝癌原发灶不能切除则PVTT Ⅰ、Ⅱ型病人首选放疗 +TACE,PVTT 为Ⅲ、Ⅳ型根据实际情况行放射治疗和系 统药物治疗;
• 肝功能Child-PughB 级病人首先给予改善肝功能治疗, 肝功能转为Child-Pugh A 级者则可行相应治疗,肝功能 仍为Child-Pugh B 级者则不建议手术或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治疗;
• 肝癌合并PVTT 的诊治特别需要通过MDT 制订诊治方案,本编写组专家经多次讨论 后推出肝癌合并PVTT 治疗路径图(图1)。
• 首先,评估PVTT 病人肝功能状态,肝功能Child-Pugh A 级病人可根据肿瘤是否可切除、PVTT 类型及有无远处转 移等选择相应的综合治疗。
• 原发灶可切除的PVTT Ⅰ情况选择手术、TACE 或放疗 加TACE 降期后再手术切除;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 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16年版)
•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 率中列第6 位,每年新发的肝癌及其死亡病例有 50%以上发生在中国
• 我国有肿瘤登记地区的最新数据表明,肝癌发病 率居恶性肿瘤第4 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3 位
•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肝癌的治疗取得了巨 大进步。但是,因为早期肝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70%~80%病人就诊时病情已为进展期。
1 PVTT的诊断及分型
• PVTT 是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之一,对 PVTT 的诊断必须结合肝癌的诊断。
• 若肝癌诊断明确,又有PVTT的征象(各期门静脉 内出现实性占位性病变,动脉期部分可见强化, 门静脉期充盈缺损),则肝癌合并PVTT 的诊断 成立。
• 临床上,PVTT 须与门静脉血栓相鉴别,后者多 继发于严重肝硬化或近期有脾脏切除和涉及门静 脉系统的手术史,动脉期无强化,部分抗凝治疗 后可消退或好转。
• 推荐2:合并PVTT 病人建议术后行辅助性TACE(Ⅱa,A)。 • 手术切除是肝癌合并PVTTⅠ、Ⅱ型病人的首选并有可能获得根治机会的方
法,切除原发灶及癌栓同时还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 病人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文献显示手术治疗效果优于TACE,尤其是PVTT Ⅰ、Ⅱ型较Ⅲ、Ⅳ型更适合手术治疗(证据级别Ⅱb)。 • 对于PVTT Ⅰ、Ⅱ型病人,可以通过肝叶或半肝切除将PVTT 及受累门静脉 一并切除;对于Ⅲ型病人,切除原发病灶后,PVTT 的手术方式包括经肝断 面门静脉断端取栓术、PVTT 及受累门静脉切除后行门静脉重建和门静脉断 端取栓并门静脉内膜剥脱术,这三种手术方式的预后无明显差别(证据级别 Ⅱb)。 • 目前最常用的是肝断面门静脉断端取栓术,术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医源性肿瘤 播散,如果技术可行,应采取阻断门静脉主干和对侧门静脉分支,取PVTT 后开放血流冲洗断端等措施。
• 术后病理学诊断微血管癌栓为I0型。 •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程氏分型较日本Vp 分型更适于中
国PVTT 病人的病情评估、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因此, 本共识推荐程氏分型作为PVTT 的中国分型标准。
2 肝细胞癌合并PVTT开展多学科协 作诊治流程及路径
•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通过多 学科的协同诊疗,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 各个学科的专业优势,使病人获益最大化。
• 推荐4:肝功能Child-Pugh B 级或PVTT Ⅲ、Ⅳ型的病人慎用TACE 治疗 (Ⅱb,C)。
• TAI 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合并PVTT 的常用方法,但TACE 是否可用于PVTT Ⅲ或Ⅳ型病人尚有争议。
• 目前认为只要肝功能尚可,且肝门区已经存在门静脉侧枝循环即可考虑行 TACE 治疗。TACE 治疗PVTT 的疗效差异较大,完全缓解率(CR)为0, 部分缓解率(PR)为19.5%~26.3%,稳定率(SD)为42.5%~62.7%。对 TACE 有应答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3 个月,无应答病人中位生存期为5 个月; 肝功能Child-Pugh A 级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5 个月,Child-Pugh B 级仅为5 个月。因此,建议TACE 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