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第2章燃料
%
干燥无灰基(可燃基) Cdaf+Hdaf+Odaf+Ndaf+Sdaf=100
去除全部水分灰分
%
第三节 煤的成分 4.新旧基准的对比
收到基
ar,as received
应用基
y
空气干燥基
ad,air dry
分析基
f
干燥基
d,dry
干燥基
g
干燥无灰基 daf,dry ash free 可燃基
r
第三节 煤的成分
重要指标:煤炭分类、着火与燃烧,含量随煤种变化很大
第三节 煤的成分
固定碳和灰分(FC+A) 失去水分和挥发分形成的物质→?焦炭
焦炭燃烧后失去的重量→固定碳 剩余的重量→灰分
第三节 煤的成分
工业
可燃成分
挥发分 固定碳
分析
+
焦炭
不可燃成分
灰分 水分
工业分析的意义 ◆估算发热量 ◆煤基本性质
第三节 煤的成分
含量1~6%,发热量大,发热量120MJ/kg, 9282kJ/kg
氧(O)(有机物) 含量随煤种变化大(1~40%),助燃
氮(N)(有机物) 含量0.5~2.5 %,几乎不燃,少量生成NOx,有害
第三节 煤的成分
硫(S)(有机硫+硫铁矿+硫酸盐) 含量不固定(~2%);有机硫、硫铁矿硫发热量9.0MJ/kg 有害(低温腐蚀), 灰(A)(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类) 常量元素(>0.5%):铝、硅、铁、钙 少量元素(0.02~0.5%):钾、镁、钠、钛 微量元素(<0.02):…… 影响燃烧方式,不利(结渣、积灰→影响传热、磨损)
第四节 煤的发热量和灰的熔融性
1.煤的发热量
(1)定义 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2)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
◆高位发热量:包括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的发热量
燃料中的氢
◆低位发热量:不包括…… ◆换算 Q ar,net Q ar,grr(91H 00 ar1 M 0a 0r)
Q a r,n e t Q a r,g r 2 5 (M a r 9 H a r)
3.煤的元素分析成分计算基准(计算条件: 4种)
收到基(应用基、工作基) Car+Har+Oar+Nar+Sar+Aar+Mar=100
空气干燥基(分析基) Cad+Had+Oad+Nad+Sad+Aad+Mad=100
干燥基 Cd+Hd+Od+Nd+Sd+Ad=100
炉前煤 % 自然干燥%
去除全部水分
焦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人
工
水煤气
液化石油气
燃气锅炉
少
燃料气
生 活
点 火
窑 炉
燃 气 轮
还 原 介
机质
第三节 煤的成分
1.煤的元素分析成分(ultimate,技术分析)
碳(C)(有机碳+游离碳)
固定碳
随煤种变化(50~90%) ,主要发热元素,发热量32.7MJ/kg
氢(H)(有机物)
不完全燃烧时
第三节 煤的成分
水(M) 含量随煤种变化很大 外在水分(表面水分):附着、润湿表面和煤粒大孔 内在水分:吸附、凝聚煤粒小孔 结晶水分:石膏、高岭土 影响着火,带走潜热,低温腐蚀
第三节 煤的成分
元素 分析
可燃元素 C、H、S
不可燃元素
内部杂质O、N 外部杂质M(内、外)、A
元素分析的意义 ◆计算发热量 ◆燃烧所需空气量 ◆计算燃烧产物组成
同基高低位
Qar,gr
Qdaf,gr
不同基高位
第四节 煤的发热量和灰的熔融性
(4)发热量的确定
按元素成分估算
◆实验 氧弹量热计 ◆计算(估算)
Q a r ,n e t 3 3 9 C a r 1 0 3 0 H a r 1 0 9 ( O a r S a r ) 2 5 M a r kJ/kg
Vdaf≤10%
kJ/kg 潜热r=2500kJ/kg
第四节 煤的发热量和灰的熔融性
(3)不同基准发热量间的换算
Q a r,n e t Q a r,g r 2 5 (M a r 9 H a r)
同基准高位和低位发热量间的换算 不同基准高位发热量间的换算
换算系数
不同基准低位发热量间的换算 Qar,net ? Qdaf,net
第三节 煤的成分
2.煤的工业分析成分(proximate,实用分析)
水(M) 规定条件下(105~110℃),保持一段时间失去的重量
挥发分(V)
煤的地质年龄,Volatile
规定条件(隔绝空气,900 ℃ ),保持一段时间失去的重量
组成:可燃(CmHn,H2,CO,H2S) 不可燃(O2,CO2,N2)
按工业成 分估算
Q a d ,g r 8 0 ( 1 0 0 ( M a d A a d ) ) K 0 1 0 A a d
Q a d ,g r K 1 ( 1 0 0 (M a d A a d )) 6 A a d
kcal/kg
Q a d ,g r 7 0 ( 1 0 0 ( M a d A a d ) ) K 2 5 A a d
第一节 燃料概述
1.定义
为了取得热量而使之燃烧的工质
2.重要性
锅炉设计:炉型、整体结构与布置
锅炉运行:稳定性、结渣、积灰等
辅机选型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第一节 燃料概述
3.分类
分类1:物态和获得方法
天然
人工
固体燃料 煤、木柴 焦炭、木炭
液体燃料 原油 汽油、煤油
气体燃料 天然气 高炉煤气
动力燃料 工艺燃料
5.各种基准之间的换算
原则:质量守恒
换算:已知收到基,求干燥无灰基
设收到基煤的质量为P,变为干燥无灰基煤的质量为Q,则 P(Mar/100+Aar/100)=P-Q P (Car/100 )=Q(Cdaf/100 ) Cdaf=(100/(100-Mar-Aar))Car
核算:校核100%
第三节 煤的成分
6.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的关系 以及各种基准的关系
元素分析 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仪 繁 科研机构
马弗炉加热干燥 易 电厂
第三节 煤的成分
7.燃料分析
取样: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475 制样: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 分析: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76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
四分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211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214
分类2:用途
第二节 锅炉用燃料
1.固体燃料
生物然
煤矸石
煤粉
焦炭
人 工
型煤
天然
?
垃圾 污泥
人工
?
第二节 锅炉用燃料
2.液体燃料
原油 柴油 重油
天然 人工
固体
?
水煤浆
液体
燃油锅炉
少
燃料油
点火
?
低负荷稳燃
第二节 锅炉用燃料
3.气体燃料
天然气 天 煤层气 然
高炉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