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65单项选择题第1题:在确定建设项目生态影响性质时,应尤其注意( )。
A.不可逆影响B.潜在影响C.累积影响D.项目施工与运行诱发的生态体系功能变化问题参考答案:D第2题:下列所述各方法中,不属于风险识别工作所采用的方法的是( )。
A.检查表法B.评分法C.事故树法D.概率评价法参考答案:C第3题:与水文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 )进行。
A.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B.必须分期执行C.分期执行时必须是连续的两个时期D.根据丰水期、枯水期等的不同而不同参考答案:A第4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场址选择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 )以外。
A.500mB.600mC.800mD.1000m参考答案:A第5题: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 )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A.为零B.大于1C.不为零D.大于或等于1参考答案:C第6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列出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其中推荐模式原则上采取( )形式发布。
A.通知B.公告C.报纸D.互联网参考答案:D第7题: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 )进行。
A.枯水期B.平水期C.丰水期D.根据污染现状而定参考答案:A第8题:我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不同类别噪声标准昼间标准级差为( )dB。
A.3B.5C.10D.不等参考答案:B第9题:现行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进行评价时,按本标准所列的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若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A.从优不从劣B.从劣不从优C.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D.其他参考答案:A第10题: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是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 )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A.生态环境影响B.环境影响C.区域经济影响D.环境功能影响参考答案:B第11题: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类水的氨氮标准限值为( )。
A.≤0.15mg/LB.≤0.5mg/LC.≤1.0mg/LD.≤1.5mg/L参考答案:B第12题:某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38m3/s,其水域规模为( )。
A.大河B.中河C.小河D.特大河参考答案:B第13题:在对大气污染源进行排污概况的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
A.1~2B.0~2C.0~1D.1~3参考答案:C第14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系指被有关规定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它又可根据对其进行的浸出实验的结果分为( )。
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参考答案:A第15题:大气环境影响监测时,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 )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 )个监测点。
A.5年2~5B.5年2~4C.3年2~5D.3年2~4参考答案:D第16题: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在计算( )时,可不考虑SO2的转化。
A.1h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月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参考答案:A第17题:( )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分生态环境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
A.生态因子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参考答案:A第18题:对于常见的工业噪声一般以( )作为噪声源评价量。
A.倍频带声压级B.声功率级C.A计权声功率级D.等效连续A声级(LAeq)参考答案:D第19题: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规定了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及其适用地带范围。
其中,铁路干线两侧的昼间和夜间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是( )。
A.65dB和62dBB.70dB和67dBC.75dB和72dBD.80dB和80dB参考答案:D第20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
A.确定污染源强B.资源能源的储运C.交通运输D.厂地开发利用参考答案:A第21题:对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其现状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其监测季节分别为( )。
A.夏季、冬季B.夏季、秋季C.春季、夏季D.春季、秋季参考答案:A第22题:下列关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要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含义之一是指排污量的合理分配B.对区域污染物进行集中治理是开发区区域环评的一个特点,在单个建设项目评价中很容易做到这一点C.区域开发活动若导致某些生态环境功能的丧失或改变,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补偿和改善D.通常所说的环境容量是指在确定的环境目标值下,区域环境所能够容纳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参考答案:B第23题:在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确定评价范围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域因素B.法律、行政权限要求C.公众和相关团体的意见D.规划性质参考答案:D第24题:已知某建设工程影响范围为40km2,主要生态影响为生物量减少47%,则该项目的评价等级为( )。
A.1级B.2级C.3级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参考答案:C第25题:下列不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的是( )。
A.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B.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C.推荐方案与减缓措施D.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参考答案:C第26题:《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室内新风量应为( )m3/(h·人)。
A.20B.30C.40D.50参考答案:B第27题:下列有关湖泊、水库水质取样要求的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中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设于水下0.5m距湖库底≥0.5m处B.小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水下0.5m并距湖库底≥0.5m处设一取样点C.大中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再布置取样点D.小型湖库,平均水深≥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2m处且距湖库底≥0.5m处各设一取样点参考答案:D第28题:《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对于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得超过标准值( )dB。
A.10B.15C.20D.25参考答案:B第29题:《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将厂界标准分为( )级。
A.二B.三C.四D.五参考答案:B第30题: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噪声源功率级的测量,当评价等级为三级时,( )。
A.应满足工程法的要求B.应满足准工程法的要求C.可用类比测量D.可以不进行测量参考答案:C第31题:《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规定土石方施工阶段噪声的昼夜间限值分别为( )。
A.75dB、55dBB.75dB、65dBC.65dB、45dBD.65dB、55dB参考答案:A第32题:当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大于( )声源最大尺寸时,声源可作为点声源处理。
A.2倍B.3倍C.4倍D.5倍参考答案:A第33题:拟在开封建设一个工厂,气候条件为典型的北方气候,日污水排放量为25000m3,假如选择向流量为200m3/s的河流排放污水,则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为( )km,且无其他特殊要求,则比较合适的调查期大约应在( )。
A.15~30 8月B.10~20 11月C.20~40 11月D.15~30 7月参考答案:B第34题: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非持久性污染物在河流的充分混合段一般采取( )进行预测。
A.S-P模式B.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C.托马斯模式D.一维非恒定流方程数值模式参考答案:A第35题: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
A.类比调查法B.数学模式法C.物理模型法D.专业判断法参考答案:D第36题:下列不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控制项目指标的是( )。
A.甲基汞B.化学需氧量C.生化需氧量D.大肠菌值参考答案:A第37题: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大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 )布置一个取样位置。
A.3~6km2B.1~2.5km2C.1.5~3.5km2D.4~7km2参考答案:B第38题: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不包括( )。
A.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B.建筑布局C.室外声波传播条件D.建设项目规模参考答案:D第39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B.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报告书批准日期为准划分C.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日期为准划分D.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项目投产运行日期为准划分参考答案:A第40题: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 ),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A.>1.3B.≤1.6C.>1.6D.≤1.3参考答案:A第41题:建设从国外引进的项目,其排放的污染物在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无相应污染物排放指标时,该建设项目引进单位应提交项目输出国或发达国家现行的该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由( )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经济技术状况,提出该项目应执行的排污指标,经批准后实行。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市(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部参考答案:B第42题: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当已有的图件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1级项目的评价可应用( )和地面勘察、勘测、采样分析等予以补充。
A.地理信息系统B.卫星定位系统C.遥感D.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参考答案:C第43题:下列对于矩阵法的优缺点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不可直观的表示交叉或因果关系B.对影响产生的机理解释不足,不能预测影响作用的发生和维持时间C.可表示和处理那些由模型、图形叠置和主观评估方法取得的量化结果D.难以处理间接影响,也难以反映规划在复杂时空关系上的不同层次的影响参考答案:A第44题: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 )进行。
A.准备阶段B.正式工作阶段C.报告书编制阶段D.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参考答案:A第45题:下列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是( )。
A.资料收集与分析B.现场调查与监测C.会议座谈D.网络法参考答案:D第46题: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按内容可以分为(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