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有机农业与我国传统农业的异同姓名: 杨剑波学院: 资环学院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班级: 资环31学号: 1363114指导教师: 刘德辉职称: 教授2006年3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有机农业与我国传统农业的异同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从传统农业逐渐发展到有机农业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介绍了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概念及其异同点。
相同点包括合理的养地观,农业生产中的生态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体现。
不同之处则着重从有机农业的特点出发,剖析了二者在科学基础、生产条件、时代背景,产品价值和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本文提出了在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基础上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传统农业;相同点;不同点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traditionalagriculture in ChinaAbstract:China is a big country of agriculture. The history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centuries-old greatly. It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ra progresses that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is developed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gradually. The text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he rel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re introduced with various sides in this paper. The similarities include the view of maintaining soil reasonable, the view of ecology and the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issimilarities are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as follows. First, the foundation of science and the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the background of age is differ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econd, the value and the quality contained by farm produce are different too. Finally,some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China have been put forward.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imilarities, dissimilarities提到有机农业,人们普遍将其与中国传统农业等同,认为它是一种低产量、高投入、低效益的农业体系[1],只能在清洁无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继而推之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有机农业不可能得到发展。
显然,这是对有机农业的一种误解。
有机农业确实与我国传统农业有着广泛的联系,但并非等同,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区别。
有机农业继承了传统农业的精华,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并且结合当代的先进科技,是一种持续稳定的农业体系。
它不但包含传统农业的优点,而且拥有自身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因而不同于传统农业。
因此,只有弄清了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异同,才能正确看待有机农业,从而促进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
1.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概念综合国外有机农业的定义与有机农业的特征,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将有机农业定义为:有机农业是指在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2]。
这些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育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基因多样性等[3]。
传统农业是指沿用长期以来积累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为主要技术的农业生产模式。
生产过程中以精耕细作、农林结合、小面积经营为特征,不使用任何合成的农用化学品,用有机肥、绿肥培肥土壤,以人、畜力进行耕作,采用农业和人工措施或使用一些土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
传统农业是外界物质投入低,有高度持续性的农业类型。
2.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相同之处从定义上比较,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在土地耕作、种植制度、土壤肥料及病虫防治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传统农业不是落后的农业,它运用科学的养地观,自觉或不自觉的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生态化实践,并且从传统农业中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
这些特点在我国现在的有机农业中仍然沿用,或者说与有机农业有广泛的联系。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有机农业就是在我国传统农业的启发下而提出来的,传统农业为有机农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支撑。
2.1合理的养地观“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要素,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保护土地是农业生产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压力使得农业生产非常重视土地利用效率。
2.1.1 土壤培肥农田培肥是养地的主要途径,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多条途径对土壤的物质基础、植物营养及土壤生态条件进行综合调控,并建立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农田培肥的技术体系。
在这一点上,我国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有很多相同之处。
许多古代农业著述有“多粪肥田”、“地力人助”、“地力常新壮”等关于地力的论述[4]。
我国的传统农业以土地集约利用方式为基础,其养地观可以概括为“集约思想,高效用地;重视养地,保持肥力;精耕细作,熟土保墒”[5]。
该种养地观涉及到合理的间作套种、轮作复种及桑基鱼塘系统等保肥地力的方法,并且体现了农民对于用有机肥培肥土壤以及因地制宜改良土壤的高度重视。
传统的养地观是传统农业的精髓,一直沿用至今,并且它恰恰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有机农业的角度来说,其培肥土壤的技术、措施,仍然源于传统农业的养地思想,但是比传统农业的培肥理论更完备一些。
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是以根——微生物——土壤的关系为基础,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协调根——微生物——土壤的关系[3]。
有机农业的培肥措施主要包括:一是肥料。
有机农业不施用化学肥料,主要靠有机肥和种植豆科作物及绿肥来提供作物养分和恢复地力。
其主要理论是土壤是有生命的,施肥是养育土壤而非养育作物,通过促进土壤微生物过程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6]。
我国传统农业同样是依赖有机肥、豆科作物及绿肥来进行生产和保持地力的,并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土壤肥料理论和技术。
二是合理轮作。
有机农业强调农业生产的合理轮作和间作。
合理轮作、间作,可增加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培肥地力、防止病虫草害的发生[7]。
豆科作物或豆科牧草同其他作物轮作或间作,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不但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增加土壤氮素营养,而且收获后残留的根系和根瘤还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传统农业中也有豆禾轮作,粮食作物与绿肥作物(一般是豆科作物) 轮作的方式。
这种合理安排作物前后茬关系的方法是高效用地的好办法,同时也达到土地用养平衡的目的。
三是科学施肥。
有机肥料的种类繁多,各种有机肥料的养分含量和性质差别很大。
并且不同作物所需养分不同,其在各个阶段的养分需求量也不同。
因此,有机农业坚持根据作物需求,合理选择肥料,并采用迟效有机肥同速效有机肥相结合,基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的方法施肥。
不同性质的土壤利用肥料的效率不同,适用的肥料也不同。
针对不同性质的土壤,施用不同的肥料,从而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利用率。
这一点在传统农业中也有所体现,《周礼》的《地官司徒下篇》指出不同的土壤改良时可用不同的适合于它的动物粪便[8],南宋陈敷的《农书》提出不同性质的土壤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培肥[9],说明传统农业中也对培肥土壤有了辨证的分析。
2.1.2 土壤耕作土壤耕作泛指运用农具作用于土壤以调节土壤肥力条件与肥力因素存在状况的过程与方法。
土壤耕作虽然没有直接向土壤投入任何物质,但却能够调节土壤物理性质,是改善肥力条件和提高肥力因素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有机农业,土壤耕作的任务都是相同的。
从理论上讲,土壤耕作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农具的物理机械作用创造良好的耕层构造和适宜的孔隙比例,调节土壤水分和空气状况,从而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之间的矛盾,为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土壤耕作主要是翻埋肥料、残茬和杂草,翻转耕层,松碎土壤,混拌土壤,平整地面,压紧土壤,开沟培垄,打埂做畦,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多方面的需求[4]。
有机农业主张尽量不动土,或只限于表层松土,采用凿形犁和圆盘犁为主进行浅耕,或者采用少耕、免耕。
这与现在有些国家流行的保持性耕作是一致的,其目的是减少对土壤体系的破坏和增加地表残茬,保护土壤免遭侵蚀,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能量与物质投入[10]。
在我国传统农业耕作体系中,免耕法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到明清时期得到很大发展。
也就是说,有机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在土壤耕作方面存在密切相关性。
2.1.3 农田灌溉合理调控农田土壤水分与作物之间的供求关系是培育地力的重要环节。
从传统农业到现在的有机农业,农田灌溉一直都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
传统农业和有机农业中的农田灌溉均从作物的需求出发,当土壤水分亏缺时,通过合理恰当的灌溉来补充作物的需水量,防止作物因干旱的胁迫影响生长,减少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