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笔记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笔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描述对象:质点(理想化模型) 描述工具:参考系和坐标系描述的物理量:时间t 、路程l 、位移x 、速度v 和加速度a 。

第1讲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机械运动1. 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2. 形式:平动、转动、振动等。

3. 按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质点1.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2. 特点3. 条件4. 一般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存在特殊情况: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不能看成质点);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和太阳都能看成质点) 三、参考系(不能选择自身)1. 选择参考系的意义:要描述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只有选定参考系后,才能研究物体做怎样的运动。

2. 选择参考系的原则(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①质点是理想化模型,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②质点不同于几何的“点”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点电荷、理想气体、弹簧振子等。

质点物体大小、形状 可以忽略题目中有特殊 说明的物体物体的转动不 起主要作用研究平动物体 的运动情况3. 参考系的四个性质标准型用来做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作为原则。

统一性比较不同的运动时,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差异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结果一般不同。

注:高中阶段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四、坐标系1.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建立了直线坐标系.M点位置坐标为x=2m。

2. 物体在平面内运动时,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N点位置坐标为x=3m,y=4m。

3. 空间内物体的运动,可建立三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例如:描述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时可建立三维的空间坐标系.P点位置坐标为x=2m,y=3m,z=0m。

第2讲位移、时间及矢量一、位移(x)1. 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③)。

2. 路程: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只有大小)3. 国际单位:米(m);常见单位还有:km、cm、mm等。

4.位移有大小和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举例:5.位移和路程的联系①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②都是过程量③位移大小永远不可能大于路程,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④一个位移可能对应多个路程;位移为零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时,位移一定为零。

6. 位移、路程和距离的区别二、标量和矢量1.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路程、温度、能量等,运算遵从算术法则.2. 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求和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3. 对矢量概念的理解①矢量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②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在数值前加上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正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矢量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加上正、负号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可简化为代数运算.③矢量前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大小的比较实际上是矢量绝对值的比较.三、时刻和时间间隔1. 时间:事物运动,变化经历过程长短的联系(量度)2. 时刻:事物运动,变化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3. 联系①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③时间是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过程,时刻对应时间的一瞬。

4.常见说法示意图第3讲速度一、速度(v)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2. 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3. 公式:xvt∆=∆.速度定义采用比值定义法,xvt∆=∆不表示v与△x之间的数量关系,即v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但△x不一定大,二者不成正比关系.式中△x是位移而不是路程,△x与△t具有同一性和对应性.如果一段时间t内物体发生的位移用x表示,公式还可表示成xvt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或km·h-1)等.5.矢量性: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它的方向跟运动的方向相同.6.运动状态v(瞬时速度)来描述。

二、平均速度1. 定义: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2. 公式:xvt∆=∆.3. 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4. 粗略描述运动三、瞬时速度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在公式xvt∆=∆中,如果时间△t非常小,接近于零,表示的是一瞬时,这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③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因此以后碰到“速度”一词,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瞬时速度. 四、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之间的差异与联系1. 差异:平均速度的方向与该段的位移方向相同,与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是某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

2. 联系①在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②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

③平均速度为零时,瞬时速度不一定为零;瞬时速度为零时,平均速度也不一定为零。

瞬时速度总为零时,平均速度一定为零。

五、速率和平均速率1.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2. 平均速率:时间路程=ν 六、速度的变化量ν∆ν∆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①在同一直线上求ν∆,可规定正方向,带上正负号可简化为代数运算来求。

②不在同一直线上求ν∆,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七、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析:①纵坐标:表示每一时刻物体相对于原点的位移大小及方向(时间轴以上为正方向,时间轴以下为负方向),每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则用末时刻的纵坐标减去初时刻的纵坐标;②线的斜率代表速度(斜率的绝对值代表速率,斜率的符号代表速度的方向)③线与纵坐标的交点:时间为零时物体的位置;④线的折点:表示速度改变;⑤两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第4讲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误差1. 偶然误差: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逐差法、图像法)2. 系统误差:由于仪器、公式(测电阻)等。

二、有效数字:指在一个数中,从该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起,直到末尾数字止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如0.618的有效数字有三个,分别是6、1、8。

三、打点计时器的种类1. 电磁打点计时器2.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四、打点计时器的使用1. 固定打点计时器;2. 穿纸带;3. 先启动电源,随后让纸带运动。

五、打点计时器的作用1. 测时间(电源频率是50Hz,每隔0.02s打一个点)2. 测位移3. 研究纸带研究物体运动六、计数点七、测平均速度的原理:xvt∆=∆(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低于6V的交流电周期为0.02s;频率为50Hz.优缺点:振针和纸带间有摩擦以及限位孔和纸带间有摩擦,系统误差较大。

220V交流电(照明用电就可以)周期为0.02s;频率为50Hz.优缺点:阻力小,系统误差小。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 匀变速直线运动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对匀加速直线运动,t ν>0ν,a >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对匀减速直线运动,t ν<0ν,a <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 ①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②既然加速度不变,则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t a ∆⋅=∆ν). ③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 四、从v -t 图象看加速度分析:①纵坐标的代表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代表速率,符号代表方向)②斜率代表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代表速度变化率,斜率的符号代表加速度的方向)③图线起点纵坐标:初速度;④图线折点含义:表示此时刻加速度改变;⑤两图线交点含义:表示两物体此时刻速度相同。

五、如何判断物体做的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第一,根据v -t 图象,看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若越来越大,则做加速运动,反之则做减速运动;第二,根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只要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就是加速;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就是减速.这与加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可总结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