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中考复习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中考复习


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 _______ 右下 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 转换器 应转动_______ ,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③ 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__ 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观察植物细胞
⑴擦----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⑵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⑶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 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⑷展----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 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⑸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 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 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 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⑹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⑸吸----把一张吸水纸放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 标本四次,通过调整目镜、物 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 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 的是( C )
4、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左上方,转换高 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D A、调整准焦螺旋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本 D、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5、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 C A、目镜(5×)和物镜(10×) B、目镜(5×)和物镜(45×) C、目镜(15×)和物镜(10×) D、目镜(15×)和物镜(45×) 6、一个细胞或生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 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生物体的( D ) A、体积 B、表面积 C、图像的面积 D、长度和宽度
A
B
C
D
12 、下图表示目镜为 5X 、物镜为 10X 时显微镜视野中的 细 胞 数 目 , 当 把 目 镜 改 为 15X 时 , 细 胞 数 目 应 变 为 (C )
A.9个
C. 5个
B.6个
D. 3个
13.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 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 请据图回答问题:
7、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时,希望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你认为他应选择 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组合( C ) A.10X.和10X B.10X和40X C.5X和10X D.15X和40X 8、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中能表示她使用显微 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
9、如果用透明胶片写上“9>6”,那么在显微镜下看到 的应该是( ) D A.9>6 B.6>9 C.6<9 D.9<6
观察:玻片放载物台 标本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 降镜筒 (眼睛看物镜) 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 升镜筒看清物象 再转细准焦螺旋 更清晰(左眼看目镜) 看到 清晰 物像
观察的原则
1.先低后高。先用 低倍镜,后用高倍 镜观察。
2.先降后升。 (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 3.先粗后细。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逆 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放大物像
调节 焦距 调节 焦距 提握镜身
连接目镜 和物镜 调换物镜 放大物像 光线通过
放玻片标本 调节光线 强弱 使光线射 入物镜 稳定镜身
支持镜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显微镜成像时 的光路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 要透明)→物镜的透镜→镜筒→目镜→眼
▲显微镜的有关知识: (1)显微镜中真正控制光量大小的是:遮光器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 准通光孔。 (2)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 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3)调节焦距的是:粗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 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反之,但可使物象更 加清晰。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 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5、透光差的标本(黑藻叶片)视野亮:用大光圈、凹面镜; 透光强的标本(口腔上皮)视野暗: 用小光圈,平面镜。
10X
5X
目镜
物镜
长 倍数小
长 倍数大
1、当你开始用低倍镜观察自制装片时,如果发现视 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 后,异物仍在。着异物可能在( D )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 D、目镜 2、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 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 的界面,可以换用 ( D ) A 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B 平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 C 凹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D 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 实验台距边缘7cm 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 物镜。
(2)对光(三转一看)
明亮视野
对光:
转动转换器,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看目镜, 转反光镜反射光源
看到 白亮圆形 视野
(3)观察
(4)清洁收镜
1、用洁净的纱布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2、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 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3、反光镜竖直放置,以防反射光线进入物 镜或者灰尘落在反光镜上。
4、最后把显微镜送回原处。
规律: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图像的移动方 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2、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 大倍数。 3、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看到的细 胞数目(视野范围)越少(小),所看的视野 越暗。 4、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想一想:拿一个叶片放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吗?
生物材料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看清细胞?
必须使可见光能够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像, 所以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玻片标本的类型:
( 临 时 或 永 久 )
切片 涂片 装片
从 生物体上切取薄片制成 用液体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 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非常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
10、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 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 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B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11.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 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出下面各图,其中视野 最暗的是(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