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胸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胸外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胸外科一般护理[术前准备]1.按普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指导肺功能训练,预防感冒,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

3.根据手术部位做皮肤准备(1)后外切口:术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腋下,上从锁骨水平线至剑突下。

(2)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

(3)食管三切口:左颈部、右胸部(同后外切口),腹部(包括脐孔、会阴部)。

(4)胸腹联合切口:左胸部(同后外切口),左上腹部。

4.患者送手术室后,备好监护仪器及常规抢救物品。

【术后护理]1.按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清醒拔除口插管回病房后,给予半卧位或45o卧位。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监护记录。

4.呼吸道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

应加强雾化,坐起拍背,刺激隆突,鼓励咳痰,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或气管镜吸痰,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扩张。

根据病情,给予鼻导管供氧或面罩供氧。

5.严密观察气管位置,如发生突然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

6.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按有关章节常规护理。

7.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

8.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早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逐渐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

同时应注意多进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9.鼓励患者做术侧肩关节及手臂的抬举运动,拔除胸管后应早期下床活动。

【健康指导]1.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禁烟酒。

2.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室内空气调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粗纤维饮食,必要时给予缓泻药;食管术后患者,餐后应半卧30min,防止食物返流。

4.注意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

5.门诊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置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

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避免因胶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

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 cm.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

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以上,应报告医生。

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流口的敷料1次。

7、嘱病人离床活动时,防止引流管移位脱出或打破引流瓶,勿使引流瓶和连接管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引流液逆流进入胸腔。

肋骨骨折护理常规l、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半坐卧位。

3、准备胸腔穿刺包、氧气,水封瓶和吸痰机。

4、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深浅,呼吸时有无胸部反常活动、胸痛,如发现有呼吸异常。

即子吸氧和准备作肋骨牵引或固定。

5、注意全身情况,如血压和脉搏的变化,观察有无内出血和血痰,以及皮下气肿等情况出现。

6、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咳嗽,防止肺炎。

7、胶布胸壁固定法:在病人作最大呼吸后屏气时,用前后过正中线5厘胶布固定,每条重叠1—2厘米上下界超过两根无骨折的肋骨.肺切除术护理【术前准备】按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1.按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体位向术侧卧45o,必要时侧卧位10—14d,防止纵隔摆动。

3.让患者保持平静,减少燥动,以最大限度减少氧耗。

4.供氧术后应充分供氧,适当延长吸氧时间或间断吸氧。

5.静脉补液的护理观察出血失液情况,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保持30滴/min左右,以葡萄糖维持体液平衡为主,限制盐份输入,以免肺水肿发生。

【健康指导】1.按胸外科手术一般护理保健指导。

2.肺叶切除术者,供氧时间不宜过长,保持温化,避免呼吸道干燥,引起排痰不畅。

食管癌根治术护理[术前准备]1.按胸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营养补充,改善全身状况。

根据患者的吞咽程度给予饮食,有贫血、脱水、营养不良者酌情给予输血、补液、静脉高营养等。

3.加强口腔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有明显食管狭窄和炎症的患者,术前口服肠道抗生素,减轻炎症和水肿。

4.消化道准备术前1d进少渣饮食,晚8时后禁食,并用肥皂水灌肠1次。

结肠代食驾手术准备:手术前id下午1时、2时、3时、6时、9时各服甲硝唑200mg,庆大霉素0.5g;下午4时后口服10%甘露醇1000ml,半小时内服完;术前3d进少渣饮食,术前1d进流质,晚8时后禁食,并行肥皂水清洁灌肠1次。

5.手术晨置消毒胃管1根。

【术后护理】1.按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术后应重点加强呼吸道护理,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或气管镜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扩张。

3.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4.胃肠减压护理按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5.胸腔引流的护理除按一般胸腔引流护理外,应特别注意胸液的质和量。

若术后血清样胸液过多或粉红色中伴有脂肪滴,应警惕乳糜胸可能。

6.严密观察切口渗出情况,保持局部清洁,密切注意有无切口感染、裂开及吻合口瘘的征象。

7.饮食护理(1)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保持输液通畅,观察药物反应。

(2)食管及奔门术后5—7d,根据胃肠功能的恢复及术中吻合口张力、血供情况而决定进食时间。

自少量饮水起,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结肠代食管术后进食时间宜适当延迟。

(3)胃代食管术后,加强饮食宣教:少量多餐,避免睡前、躺着进食,进食后务必慢走,或端坐半小时,防止返流,裤带不宜系得太紧,进食后避免有低头弯腰的动作。

(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少渣饮食,并观察进食后有无梗阻、疼痛、呕吐、腹泻等情况。

若发现症状应暂停饮食。

[健康指导]按胸外科一般手术护理保健指导。

胸腺瘤切除术护理【术前护理】1.按胸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了解患者肌无力、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的症状和程度。

3.遵医嘱术前给予服用胆碱能药物,并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

4.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术前需帮助训练有效咳嗽及深呼吸。

5.有吞咽乏力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不足。

6.床边须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和人工呼吸机。

【术后护理】1.按胸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肌无力危象,如手握力、吞咽情况,加强对患者呼吸的监护,若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以呼吸机辅助呼吸。

3.根据术前用药量及术后的一般情况,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正确判断用药不足和用药过量的不同症状。

4.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气管切开患者须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5.术后应尽量避免一切加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药物。

如:地酉泮、吗啡、利多卡因及某些抗生素药等。

6.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有食物返流可置鼻饲管。

【健康指导】同胸外科一般手术护理保健指导。

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1.术后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特别是可能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术后应给予密切观察。

观察的侧重点为体温、情绪和颈部伤口。

本组23例患者中有20例于术后4~5d 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并出现烦躁不安、多汗、失眠等。

检查颈部伤口可见局部红肿、压痛、皮下气肿,这提示发生了颈部吻合口瘘。

此时应尽快采取措施,切口伤口引流。

20例出现体温、情绪方面异常的患者中,有17例及时检查并处理了颈部伤口,结果于吻合口瘘发生后18d左右愈合。

有3例由于观察不够细致,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改变未能及时处理,结果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平均达1个月。

伤口延迟愈合的原因考虑为吻合口瘘发生后,局部分泌物增多而未能及时引流,引起组织张力增高,血液循环障碍,感染加重。

这一结果表明,术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及时处理,是保证伤口尽快愈合的前提。

2 颈部伤口护理:颈部伤口必须充分引流,及时冲洗,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本组23例中有11例瘘口较大,脓臭分泌物较多,我们采用利凡诺尔液湿敷,每日换药2~3次,效果较好,4~5d后分泌物明显减少,再改用洗必泰液冲洗。

其余12例瘘口较小,直接用洗必泰液冲洗换药,每日1~2次。

经过上述处理后,大多数伤口于瘘发生后10~12d呈现出良好的愈合状况,肉芽组织较为新鲜。

有3例于瘘发生后3周伤口愈合状况好转。

此时再分别辅以红外线局部照射,促进血液循环,伤口均顺利愈合。

3 营养护理3.1 空肠喂养:颈部吻合瘘的患者无法经口腔进食,本组23例均行空肠造瘘术,进行空肠喂养。

与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相比,采用空肠喂养价格较低廉,更符合生理需要,实验室监测项目较少,导管有较大灵活性,不易堵塞,且并发症较少。

本组23例均采用持续滴入的方法,滴入的要素营养液为我院营养科配制,每日滴入总量2 500~3 000ml。

营养液经加温后滴入造瘘管,开始时速度宜慢,约300ml/h,逐渐加快至500ml/h。

采用空肠喂养后,每周需复查2次电解质、肝肾功能,根据具体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有1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等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缓解。

3.2 空肠造瘘管的护理:造瘘管给予确实固定,严防滑脱。

定期消毒造瘘管管口和外壁。

冲洗造瘘管管腔,防止堵塞。

空肠喂养完毕后,将管口妥善包扎,防止污染。

腹部皮肤接触造瘘管处给予氧化锌糊剂涂擦,防止皮肤破损。

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前、后护理(一)术前护理1、按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2、注意有无食管和气管压迫症状,如有气管移位或气管压迫征者,需备好氧气,气管切开用具和吸痰器等。

3、如有上腔静脉压迫征者,不宜在上肢作静脉滴注。

(二)术后护理、按一般胸外术后护理常规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

3、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勿过饱。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吸氧。

5、有纵隔引流者连接胸腔引流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必要时可用负压吸引以利引流。

6、作正中切口者,应注意引流通畅,以及有无血肿压迫引起的呼吸困难和颈静脉怒张。

7、鼓励病人尽早活动,预防并发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