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
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
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烦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2、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
”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在欧洲大陆上,19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在完成统一后,也建立起了君主立宪政体。
下列关于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B.两国议会均实行两院制C.两国均实行责任内阁制 D.两国都是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君主立宪制国家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 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5、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 A. 公民的参与程度高 B. 公民的整体素质低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政党之间的合作6、近代以来的法德关系有人比喻为: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
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人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
材料中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 A.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C.都遵守《联合国宪章》 D.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7、“(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
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
”这一分析主要(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8、英国首相布朗任上,曾爆出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丑闻,当时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
布朗是否下台取决于()A. 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B. 英国女王的态度C. 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D. 内阁成员的意见9、《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
国主若欲征税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
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法国的议会共和制C.美国的总统共和制D.徳国的君主立宪制10、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描述处死查理一世时的场景: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国家的象征B. 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C. 守法国王受到英国人敬重D. 任何一位英国国王都会受到国人尊敬1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了()A. 总统控制议会B. 总统对议会负责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 行政权与立法权互相制约12、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的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俾斯麦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并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上述材料表明了(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互相补充B. 德意志开创了符合当时国情的政治体制C. 统一后德国的制度更具专制色彩D. 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全面保障13、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弗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
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占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
由此可知( )A. 对史料需要对其背景等方面做调查考证,进行史料批判B. 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非常高C. 只要对史料敢于作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D. 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
然而,帝国政府的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因此帝国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
这反映了()A. 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B. 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C. 军国主义传统深厚D. 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15、1689年3月,英国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
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
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A.确保王室财政独立 B.依法监管王室财政C.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保障国王的军事权16、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是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A. 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B. 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C. 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D. 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17、钱乘旦说: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材料表明作者()A. 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B. 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的发展C. 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D. 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18、《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
”下列能体现出保守主义的是( )A. 议会拥有立法权B.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C.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D.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19、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
”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来,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
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B.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C. 政府官员纪律松弛D. 专制体制臻于极盛20、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 《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 国家的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材料二……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
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
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世界史资料》材料四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
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
……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
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的“全体人民”的含义。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
(3)材料三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4)据材料四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同质”的文明,已经在全世界站稳脚跟。
但现代化在任何一个社会内部的启动,都意味着对这个社会所长久维持的传统进行重新评价,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传统,哪怕最“原始”的社会,也必然扎根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
事实上,无论是先行国家还是后进国家都存在一个对待传统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后者才需要。
——据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整理根据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化与传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