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生猪养殖情况调查报告与发展建议
最近一段时间,我队就生猪生产形势,对全县60个农村抽样调查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过程中,通过座谈了解、现场查看、走村入户形式与调查户进行了交谈,了解了目前生猪产业的运行情况。
根据调查来看,目前生猪产业的运行情况与去年相比,变化较大,销售与存栏总量减少,养殖成本仍在高位运行。
一、饲养生猪的主要情况
据全县60个农村抽样调查户调查,今年1至9月底生猪出栏73头,同比减少122头,减少62.56%;生猪存栏132头,同比减少25头,减少15.92%;能繁殖母猪存栏13头,同比减少2头,减少1。
的主要原因。
(三)、农村劳动力外出促使传统农户养殖的日趋减少。
畜禽养殖是既需要技能又需要体力的产业,具有一定技能和劳动能力的人口对畜禽养殖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据嘉禾县60个农村抽样调查户调查,2007年1至6月底外出务工人员为32人,平均两户有一个人外出,而且每年都呈递增趋势。
目前,嘉禾县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在外从事二、三产业。
劳动力从事非农业:一是使传统养殖农户直接放弃畜禽养殖;二是由于主要劳动力外出,留下儿童、妇女、老人,仅保留力所能及的畜禽养殖,饲养品种单一,饲养规模减小;三是由于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已不再依靠畜禽养殖,因而放弃养殖;四是新一代农民受外出务工收入效应的影响而不再进入传统养殖行业。
三、促进生猪养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生猪疫病防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养猪户应改变“重治轻防”的思想,树立“以防为主”的观念,从养猪场选址、猪舍设计、程序化防疫、科学饲料配方等基础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防止疫病的发生。
而一旦猪发生疫病,要做到及时隔离,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改进生产方式。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健康养殖,逐步取消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方式。
农户在发展养猪生产中,如果养猪规模太小,即使在养猪效益好时,只养一两头猪也增加不了多大的收入,在养猪效益不好时,受损失最大,弄不好白忙活。
在当前农村经济条件下,农户养猪规模适宜在30头左右。
对规模养殖户在发展和扩大养殖规模时应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如建猪舍的用地问题、扩大资金规模的贷款问题,与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市场购养合作关系,消除市场风险等问题,解除规模养猪户的后顾之忧。
(三)、稳定母猪生产。
尽快落实母猪补贴,有条件的农户,最好搞自繁自育,这样能够减少仔猪成本,减少疫病发生,可明显提高养猪效益。
(四)、品种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