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法律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2、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
3、我国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
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都是行政法上的主体,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 )
5、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等社会组织不能成为犯罪主体。
()
6、犯罪之后自首的,应当从轻处罚。
()
7、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
8、无过错责任就是不问行为人有无过错,只要造成他人损害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
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
10、诉讼代理人是指根据诉讼代理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诉讼的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2、留置权
留置权是指当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的债权人有权留置动产并享有对该动产的优先受偿权。
3、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4、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5、刑事诉讼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