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3-4 岁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大
3岁以后,儿童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开始上幼儿园了。

这种变化意味着:他从只
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接触更多的成人,和许多同龄人生活在一起。

那些没有进入
幼儿园的儿童,也开始在各种场合,和更多的人接近。

3 岁以后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是有一定基础的。

第一,生理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3— 4 岁儿童的身体比以前结实
了,他不象以前那样容易生病。

这个年龄儿童的身高增长的速度比前辈年要慢,一年只增长
7 公分左右,体重增加 1.5— 2 公斤。

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强。

另一方面,3— 4 岁儿童的精力比以前充沛了。

出生后大脑皮层细胞在形态上继续分化,在功能上的逐
5— 6 个小时,日
渐成熟,到了解情况岁已大致定型。

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
活动间只需要一次睡眠。

第二, 3 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

由于骨髂肌肉系统的发展,大脑
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加上先学前期所学会的技能和取得的经验,3— 4 岁儿童能够掌握各
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第三,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幼儿已经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不需要成人过多地猜测他的意愿。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 3—4 岁的幼儿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
能性。

3— 4 岁的幼儿逐渐学会最初步的生活自理,在正确的培养下,能够自己进餐,
自己控
制大小便,以及在成人帮助下自己穿衣, 3 岁半以后,逐渐习惯于自发地和小朋友共同游戏。

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各种变化,使他的认识能力,生活
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二、认识依靠行动
3— 4 岁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

3— 4 岁的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好了再做。

比如让小班幼儿把几个图形拼成图画,他
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

往往是无意中拼出了某种形状,
他才有所发现地说出,如:“小孩骑马” 。

画图画之前,他即使说了“画小人”,在画画过程
中也会发生变化,画完之后,他惊讶地说:“大气球”!
3— 4 岁的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

比如听故事时,
听到“大象用鼻子把大灰狼卷起来了”,就用手在自己鼻子前面作“卷”的动作。

吃饭时给
家人讲述幼儿园里的事情,经常把碗和汤匙放下,站起来比划。

3— 4 岁幼儿的注意也和行动紧密联系。

当他注意看图书中某个人物时,常常用手去指
点。

为了使小班幼儿注意听讲,必须要求他眼睛看着老师,双手放下。

如果幼儿手里拿着
别的东西,眼睛看着别处,他的注意就会离开老师的讲述。

小班幼儿认识活动对行动的直接依赖性,说明他的认识活动非常具体。

小班幼儿只能
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

比如,对

班幼儿说反话,往往引起不良效果。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着要找妈妈。

老师说:“你哭,
就不带你找妈妈了。

”他哭得更厉害,因为他只听见:“不带你去找妈妈。

”如果直接告
诉他:“你不哭,我就带你去找妈妈。

”孩子听了就放心,这时老师再接着引导,孩子渐
渐不哭了。

3-4岁幼儿心理发展主要特征(二)
三、情绪作用大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

在3— 4 岁,这种特点更为突出。

比如,这个
时期的幼儿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来,对他们一般地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


有趣的事情吸引他,倒是可以很快地使他忘却原来的不安。

小班幼儿容易激动,常常越哭越
兴奋,甚至全身抖动,当他哭得很厉害的时候,对他讲道理更是听不进去。

这时只能用行
动使他安静下来,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爱的声调说话,让他感到亲切,情绪上渐渐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以后,才能对他进行说理教育。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恋仍然强烈,他在家依恋父母,到幼儿园后也总是以一个
成人为依恋对象,他不会作更多的分析。

小班幼儿各种认识过程的无意性都占压倒优势。

他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所支配,而不是受理智支配。

比如,在注意方面,小班幼儿容易被一些色彩鲜明和形象生动的物体所吸引,而不能去注意一些他所不感兴趣的事
情。

在记忆方面也是如此,小班幼儿常常是
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而被迫去记忆时反而记不住。

小班幼儿也不能进行有意的想象和创
造。

做事情时往往不能自己提出明确目的,根据成人的要求去行动时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中途遇
到吸引他的事情,就放弃了原来的活
动。

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在吃面包,忽然发现自

把面包咬成一条船,就高兴地喊:“小船,看我的小船!”他到处找人看他的“小
船”,把吃
饭的事情忘记了。

四、爱模仿
3 岁前儿童已会模仿,但常常受能力的限制,模仿对象较少。

3—
4 岁的幼儿模仿现

显得较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动作和认识能力比以前有所提
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现象。

再大一些的幼儿的模仿,则已开始逐渐内
化。

3—4 岁的幼儿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总是要去做,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总是想要。

比如,看见
别人
在玩球,就想玩球,看见别人戴帽子,也要戴帽子。

这个年龄的儿童在游戏中,喜欢和
别人
担任同样的角色。

比如玩开汽车,大家都要当司机。

一辆车上有好几个司
机,甚至没有乘客,他们并不在乎,反而玩得很高兴。

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是 3—4 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幼儿
常常不
自学地模仿父母和老师。

亲近的成人说话的声调,姿势,常用词语等等,都去模仿。


果成
人看见饭菜里有胡萝卜时皱起眉
头,孩子也都不想吃胡萝卜。

小班幼儿对教师的行动很少

评性态度,如果老师表扬某个小朋
友,小班幼儿立即向他投以羡慕的眼光。

如果老师称赞某个孩子坐得直,幼儿们也都立即直起腰来。

小班幼儿一般还没有出现嫉妒心
理,或对被表扬者加以挑剔。

在这个年龄,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

同时,成人所没有觉察到的一些行为小节,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习
惯。

尽管这些知识已经熟记心中,但是当我真正密切地接触这些孩
子,我想肯定会有更深刻
地体会,而且我想每年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4-5 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一)活泼好动
随着年龄的发展,幼儿的肌肉发达了,身体也变强壮了。

回想起来,这个时期的孩子

真得很爱跑很爱跳,精力充沛,好像身上是乎有使不完的劲,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幼儿多运动,这样既能让他们的精力得到发泄,同时也能让他们锻炼身体。

(二)思维具体形象
这时候,孩子们开始能说清楚一些抽象的物了。

如苹果,西瓜等水果,不用要等到看到
了才知道,这个水果是怎么样的。

(三)开始能够自己组织游戏
的确如此,还记得一次音乐课《办家家》,学完后,休息的时间里我就听到了小朋友在
说,你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做菜 ,, 他们能够自编自玩了,而且觉得很开心,很快乐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