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的功效、作用及临床应用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熟地的古代临床应用
用于血虚诸证。
如《景岳全书》两仪膏;《正体类要》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
用于肝肾阴虚诸证。
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于小儿发育迟缓,如《景岳全书》贞元饮。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沥,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
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
《活法机要》:“熟地、当归合用名补髓剂。
”
《本草经疏》:“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
熟地的古籍论述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
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
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