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念分类组成及要求
30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总结误差对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输入环节误差低频分量相当于输入信号的一部分,影响输 出精度,高频分量不影响精度;
闭环之内的前向环节误差的低频分量会得到反馈系统的补 偿,对输出精度无影响,高频分量影响精度;
反馈环节上的误差相当于系统的一部分输入信号,与输入 环节误差影响相同
因无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误差无法 测出和补偿,因此开环系统精度不高。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闭环伺服系统简图
图4-2 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有检测装置,装在移动部件上,可直接检测移 动部件的位移,系统采用了反馈和误差补偿技术,可很精 确地控制移动部件的移动距离。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半闭环伺服系统简图
R(s) 1 G(s)
25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对扰动输入RN(S)的闭环传递函数
N
(s)
CN RN
(s) (s)
1
1 G(s)
(s)
G(s)
(s) C(s) G(s)
R(s) 1 G(s)
26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一个稳定且具有良好特性的系统应满足
在中低频段 (s) 1; G(s) 1
则有
图4-3 半闭环控制系统
半闭环控制:也有检测装置,装在伺服电动机上,在伺服电动 机的尾部装有编码器或测速发电机,分别检测移动部件的位移 和速度。由于传动件不可避免地存在受力变形和消除传动间隙 等问题,因而半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不如闭环系统。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9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半闭环与闭环比较
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 是机械位移或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 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也称之为随动系统,是以位移、速度或 力、力矩等作为被控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4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4.1.2 伺服系统的分类
调节元件
驱动元件
测量、反馈元件
输出量 被控对象
测量反馈元件
指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被 控对象的输出量并将其反馈到比较元件。
16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伺服控制系统组成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电气 控制装置
执行元件
机械 执行装置
传 感 器
由两部分组成: 电气控制装置部分 机械执行装置部分
在控制信号传递路线上,以执行元件作为接口 在反馈信号传递路线上,以传感器作为接口
闭环之前环节的误差相当于系统的另外一 个输入信号,它和系统的输入信号是并联关系。
23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2)闭环内前向环节误差对输出精度的影响
24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对无扰动输入R(S)
开环传递函数 G(s) Gc (s)GM (s)G2' (s) 闭环传递函数 (s) C(s) G(s)
闭环内环节的误差会影响系统的极点分布,影响系统稳定 性
31
按被控制量性质不同 有位置、速度、加速度、力和力矩等伺服系统形式
按驱动方式不同 有电磁、液压和气压等伺服驱动形式 按信号特点不同 有模拟式伺服系统和数字式伺服系统 按控制原理(或方式)不同 表示的方式有开环、闭环和半闭环三种形式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开环伺服系统简图
图4-1 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无检测装置,常用步进电动机驱动实现,每输 入一个指令脉冲,步进电动机就旋转一定角度,它的旋转 速度由指令脉冲频率控制,转角大小由脉冲个数决定。
19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三、精度
精度是指其输出量复现输入指令信号的精确程度,是伺 服系统的一项重要的性能要求。
伺服系统中存在三种误差:
动态误差:动态响应过程中的输出与输入的偏差 稳态误差:动态响应过程结束后输出与输入的偏差 静态误差:系统组成元件本身误差及干扰引起的偏差
影响伺服系统精度的因素:
可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基于自动控制理论所提 供的各种方法来判别。
“爬行”现象是伺服系统不稳定的一种表现。
18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二、快速性
快速响应性是衡量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另一项重 要指标。快速响应性有两方面含义: 动态响应过程中,输出量跟随输入指令信号变化的迅 速程度 动态响应过程结束的迅速程度 上升时间tr 峰值时间tp 过渡过程时间ts
17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4.1.4 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一、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作用在系统上的扰动消失后,系统能 够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下运行或者在输入指令信号 作用下,系统能够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
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结构及组成元件的 参数,如惯量、刚度、阻尼、增益等,与外界作用信 号的性质或形式无关,如指令信号和扰动信号。
伺服放大器:零点漂移,死区误差等 机 械 装 置:传动误差,回程误差等 传 感 器:灵敏度,精度等 输 入 指 令:信号的形式,模拟量、数字量
20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中误差产生的位置
(1)闭环之前输入环节 (2)闭环的前向环节 (3)闭环的反馈环节 (4)闭环之后输出环节
输入
比较 元件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1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4.1 概 述
伺服驱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一种关 键技术,在机电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 性能的伺服系统可以提供灵活、方便、准确、 快速的驱动。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4.1.1 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伺服”一词源于希腊语“奴隶”,英语“Servo”。在伺 服驱动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电机转子的转动和停止完全根 据信号的大小、方向,即在信号来到之前,转子静止不动; 信号来到之后,转子立即转动;当信号消失,转子能即时自 行停转。由于它的“伺服”性能,因此而得名——伺服系统。
11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4.1.3 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组成
输入指令 比较元件
调节元件
驱动元件
输出量 被控对象
测量、反馈元件
比较元件
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 比较,以获得控制系统动作的偏差信号的环节, 通常可通过电子电路或计算机软件实现。
12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输入指令 比较元件
调节元件
半闭环伺服系统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高,不能消除伺服电动机与丝杠的连接误差及传动间隙对加工的影响
闭环伺服 系统
相对稳定性不高,易出现系统振荡现象,伺服调整比较困难。需发展伺服软件技术
10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闭环与半闭环伺服系统选择原则
当系统精度要求很高时,应采用闭环控制方案。它将 全部机械传动及执行机构都封闭在反馈控制环内,其误差都 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得到补偿,因而可达到很高的精度。但是 闭环伺服系统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大,成本高,尤其是机械 系统的动态性能难于提高,系统稳定性难于保证,因而除非 精度要求很高时,一般采用半闭环控制方案。目前大多数数 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中的伺服系统都采用半闭环控制。
21
调节 元件
驱动 元件
反馈 元件
被控 对象
输出量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原理框图
一般传动误差可视为两部分: • 伺服带宽以内的低频分量(如回程误差) • 伺服带宽以外的高频分量(如传动误差)
机电一体化系统通常具有低通特性。
22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1)闭环之前环节的误差对系统输出精度的影响
驱动元件
测量、反馈元件
元件输出的偏差信号进行变换、放大, 以控制执行元件按要求动作。一般由软件算法加 硬件电路实现,或单独由硬件电路实现。
13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输入指令 比较元件
调节元件
驱动元件
测量、反馈元件
输出量 被控对象
驱动元件
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 量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被控对象工作。机电一体 化系统多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元件。
N (s)
(s)
G(s)
1,
CN (s) RN (s)
在高频段 (s) 1; G(s) 1
27
则有
N (s)
(s)
G(s)
1, CN (s) RN (s)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总结
28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3)反馈环节误差对系统输出精度的影响
29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4)闭环之后输出环节的误差对系统的影响
14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输入指令 比较元件
调节元件
驱动元件
输出量 被控对象
测量、反馈元件
被控对象
伺服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装置,是直接实现目 的的功能或动作的主体,其行为质量反映整个伺服 系统的性能。被控对象一般是机械结构和装置,包 括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
15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输入指令 比较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