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 总则1.1为加强*****水电站水工技术监控管理,确保电站大坝安全运行,根据相关办法,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水电站水电站。
1.3 水工技术监督管理的目的是:建立高效、通畅、快速反应的水工技术监控管理网络,确保国家、行业、集团公司及电站有关水工方面的技术法规的贯彻实施,确保电站有关水工技术监控管理指令畅通无阻,通过有效的手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解决问题,确保大坝安全运行,最终保证电站及相关电网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
1.4 水工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应以质量为中心,依据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制度,利用大坝监测、性态分析、模型试验、水情测报、优化调度等手段,建立全方位的技术监控管理体系。
1.5 水工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关口前移、闭环控制”的原则,实行技术管理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原则,实施对大坝在设计、施工、运行、维修加固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控管理。
1.6水工技术监督管理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控管理的专业水平。
1.7 水工技术监督管理应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对标、对表、对照”的企业管理标准,实行全过程管理,推行标准化作业。
2 管理机构与职责大通河电站管理部建立副经理领导下的水工技术监督管理网络,由安生办、维护办负责开展本企业的水工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其职责如下:2.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集团公司颁发的有关水工技术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2.2制定电站水工技术监督管理的实施细则、岗位职责、各项管理制度及技术措施等;2.3制定电站的水工技术监督规划、计划、措施以及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2.4按期完成电站水工技术监督的各项报表,做好本企业年度水工技术监督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并及时上报;2.5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分支机构、子公司和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组织的水工技术监督网活动,同时积极组织电站水工技术监督网活动;2.6定期组织召开电站的水工技术监督分析例会,提出本企业水工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报告、水工技术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组织制定改进措施,并按计划实施;2.7对影响电站大坝安全运行的水工建筑物和防汛设备的重大缺陷,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解决;2.8参加电站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工程的设计审查,并对工程施工、大坝运行和维修加固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2.9积极参加和组织开展水工技术的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工作。
3 监督范围水工技术监督管理范围包括:水工建筑物(含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引水建筑物、上下游护坡、水库周围垭口的挡水建筑物等)、水工金属结构、库区管理等方面。
3.1水工建筑物主要是通过大坝监测系统及加强巡回检查维护达到监控管理的目的;3.2水工金属结构主要是通过对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的安全检测和检修维护,达到监控管理的目的;3.3库区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库区两岸边坡监测及维修、水库水下地形测量、洪水淹没线测量。
通过汛前汛后的水库淤积测量,积累多年资料,定期校核或修改水库库容曲线,达到指导水库运行和发电运行的目的。
4 监督管理内容水工建筑物的技术监督管理4.1水电厂大坝及附属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安全,应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电站大坝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等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电站的大坝安全管理制度;4.2编制大坝及附属水工建筑物的年度工作计划,报上级单位批准后各单位负责组织实施;4.3监测设计应保证监测项目布置合理,监测手段切实有效;各种监测设施的选型、埋设、安装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施工安装和观测。
对监测设施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工作;4.4大坝首次蓄水,应事先提出专门的监控要求和计划。
当出现地震、非常洪水和其他异常情况征兆时,应在加强巡视检查的同时,增加观测的次数,必要时还应增加观测的项目;4.5对大坝的运行,应利用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数据自动采集。
自动观测的项目每周至少观测一次;人工观测的项目每月至少观测一次;4.6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收集整理后,应按短期、年度和长期进行资料的整编分析。
年度整编分析报告是根据日常观测资料、短期分析报告和年度检查报告进行整编与分析,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年度整编分析报告要对大坝做出安全性评价。
长期观测资料分析结合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每五年进行一次;4.7按照《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施行细则》定期对大坝和附属水工建筑物进行检查。
巡视检查工作分日常巡视、年度详查、定期检查和特种检查四种。
各种形式的检查应形成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4.8巡视检查发现的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及对大坝运行安全的影响划分为重大缺陷、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等三类标准。
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按相关规定由电站安排处理;对重大缺陷并认定的险、病坝,应上报分支机构、子公司和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组织制定加固或除险计划,并及时安排处理;4.9电站必须制定大坝险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完善报警设施和应急通讯系统。
当大坝出现险情征兆时,应立即汇报分支机构、子公司及集团公司,同时报告当地政府防汛指挥机构,按照应急处理预案中规定的程序采取抢险保安措施;4.10大坝运行资料、档案应准确、完整,并妥善保存。
各水电企业应保存大坝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文件,包括监测仪器埋设记录,运行、维护和历次检查、鉴定记录及报告,加固和改造设计及施工文件,险情处理记录等资料,并建立大坝安全档案,按规定进行大坝安全注册。
4.11 水工金属结构的技术监督管理水工金属结构设备包括:工作闸门、事故闸门、检修闸门、闸门启闭机、拦污栅(拦污排)、拦污栅提升机、清污机等。
金属材料的检测及监督工作由金属技术监督完成。
(一)应定期对所有的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进行检查、检修和维护、检测。
闸门和启闭机的安全检测应按以下项目进行:(1)巡视检查;(2)外观检测;(3)材料检测;(4)无损探伤;(5)应力检测;(6)闸门启闭力检测;(7)启闭机考核;(8)水质及底质分析。
(二)安全检测周期应根据闸门和启闭机的运行时间及运行状况确定(1)闸门和启闭机安装完毕蓄水运行,闸门承受水头达到或接近设计水头时,应进行第一次安全检测。
如达不到设计水头,则应在运行6年以内,进行第一次安全检测;(2)第一次安全检测后,闸门和启闭机的定期安全检测应结合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工作进行;(3)凡未进行定期安全检测的闸门和启闭机,大型工程运行满30年,中型工程运行满20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测;(4)如遇裂度为7度及以上地震、超设计标准洪水、误操作事故、破坏事故等特殊情况时,必须对闸门和启闭机进行一次安全检测。
检测时先进行巡视检查和外观检测,必要时,再进行其他项目检测;(三)巡视检查主要检查与闸门和启闭机相关的水力学条件、水工建筑物是否有异常迹象,附属设施是否完善、有效,并判断对闸门和启闭机的影响。
巡视检查时,应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四)闸门启闭过程中应检查滚轮、支铰及顶、底枢等转动部位运行情况,闸门升降或旋转过程有无卡阻,启闭设备左右两侧是否同步,止水橡皮有无损伤等现象。
闸门在承受设计水头的压力时,通过橡皮止水每米长度的漏水量不应超过0.15L/s。
当止水橡皮发生表面磨损(磨损量超过规定值)以及龟裂、硬化等现象时,应及时更换;(五)外观检测分为外观形态检测和腐蚀状况检测。
外观检测前应详细了解闸门和启闭机的保养、检修和运行情况;外观检测时,应详细记录检测情况。
腐蚀状况检测可采用各种型式的测厚仪或其它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量测工具进行;(六)闸门和启闭机在运行时,发生事故遭破坏,应对破坏构件、零件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及金相试验。
其他金属材料的检测按金属技术监督的规定进行;(七)闸门主要受力焊缝(一、二类焊缝),当外观检测怀疑有裂纹但难以确定时,应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方法进行表面或近表面裂纹检查。
渗透探伤方法按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附录H“钢制压力容器渗透探伤”执行,磁粉探伤方法按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执行;(八)闸门主要受力焊缝的内部缺陷,应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
射线探伤方法按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析》进行,超声波探伤方法按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进行;(九)闸门的主梁、边梁、吊耳、支臂、面板,启闭机的门架结构、塔架结构、吊具等受力构件应进行应力检测。
应力检测前,应根据材料、结构参数、荷载条件等,按DL/T5039-1995《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和SL41-93《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对闸门和启闭机主要结构进行应力计算,布置检测点。
检测结果应对照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推算设计荷载与校核荷载时的应力;(十)闸门启闭力检测必须在完成巡视检查和外观检测的各项工作后,按照DL/T835-2003《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规定的检测内容进行检测;闸门启闭力检测应在高水头(设计允许范围内)条件下进行;(十一)启闭机考核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行走试验、稳定性试验和电气设备检测等内容。
启闭机的电气装置应接线正确,接地可靠,绝缘符合有关电力规程的要求;过负荷保护装置、制动器、各种开关必须动作正确、可靠;各机械部件、连接装置、润滑系统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十二)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⑴工程概况,包括闸门、启闭机设计特性;⑵运行情况,包括建筑物变形及闸门、启闭机运行;⑶闸门和启闭机检测成果;⑷闸门和启闭机理论分析与计算成果;⑸分析评估:分析以上⑶、⑷项成果,做出评价;⑹结论:对运行管理、加固补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提出意见。
4.12 库区管理(一)每年汛前汛后对库区和库边进行检查。
水库检查应注意水库渗漏、塌方、库边冲刷、断层活动以及冲击引起的水面波动等现象;(二)每隔5年对坝前淤积进行测量,根据多年分析资料,定期校核或修正水库库容曲线;(三)当发生大的洪水过程后进行坝后水下地形及边坡检查,及时掌握边坡及水下冲刷情况;(四)每年汛后及时安排对库区、库边和下游边坡的缺陷进行工程处理。
5 监督日常管理水工技术监督日常管理5.1电站应按期制定水工技术监督管理年度工作计划、编写年度工作总结和有关专题报告;5.2定期组织召开水工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及时解决水工技术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遇重要问题各级技术监督人员必须到现场,研究商定技术措施和解决办法,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公司;5.3电站每年安排对防汛设备、设施(含闸门、启闭机及抽水设备等)以及水工建筑物的评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