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倾心一爱】
通宝三年,安阳的花如同战争般壮烈而决绝地生长。
月上柳梢头,月光下一个清瘦的人影,左手酒盏右手狼毫。
"如此好酒你怎能独享?'一个豪壮的声音从饮酒人背后传来带着一丝不可节制的诗情
"杜甫兄。
"
"李白兄。
"
"今夜你可愿意与我共饮"
当夜两人月下饮酒作诗,都为对方的的才识所叹服。
两人酒酣,杜甫对李白说:'下月你我都要入朝为官,今夜是最后一次你我对酒的倾心一爱
以后唯有国家能使我们倾心一爱。
"
……
通宝十二年,长安皇城灯火如炬,歌舞升平。
范阳,安录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范阳被占领,城池上的战旗战旗全部逆着风向北方翻转。
皇城。
"报。
叛军已经占领范阳,朝着长安进发"歌台舞榭顿时因一句传报声乱成一团。
皇帝吓得躲在龙椅后面。
李白跪在皇帝面前请求带兵打丈。
皇帝同意了,然后皇帝逃往四川。
李白随永王李鳞随军东下,部队的马蹄扬起一路尘土。
永王李鳞。
李白。
还有他们的军队面对如野火般攻击的叛军毫不畏惧,战场乱作一团,战旗倒地,尸骸满地,青草染成了血的红色。
可最终他们还是打了败仗。
李白被关进了叛军的牢房中。
一夜李白望着漫天的繁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之时,牢门幽幽地开了。
"李兄"李白知道谁来了。
"杜兄""李兄快跑此地不宜久留,我已买通了狱官咱们快跑。
"李白与杜甫冲出了监狱,翻身上马,朝着四川的方向绝尘而去。
四川的冬天,凉意阵阵。
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没有温暖,反而有更加寒冷的错觉。
李白与杜甫还没有进入皇上新修的皇宫就下起雪来,太阳逐渐向地平线靠近。
李白和杜甫看见皇宫发出刺眼的亮光,听见皇宫依旧奏鸣的管乐,想到皇上依旧不问国家政事,在战乱之时依旧荒淫无度。
美食满桌……
此情此景李白跪地,仰*叹道:"国君何时能对国家倾心一爱啊!"
【篇二:考试的滋味】
明天又要进行月考了,虽然不能决定命运,但是年级排名次、班级排名次及排位子,各科老师讲评,家长狂轰滥炸……就够我们受的了。
我们或是心悦诚服总结教训,或是口是心非地承认不足,或什么感觉都没有。
不管怎么样,我们还得临阵磨枪呀!夜车也不能不快开喽!
第二天,我机械地走进考场,直挺挺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
这时大脑里一片空白。
接过卷子,我的心咚咚乱跳,头皮发胀,眼前卷子上的字也直跳。
我闭上眼睛晃晃脑袋,想想老师曾讲过要镇定,先看简单题。
于是睁开眼全神贯注地看一遍题,挑着做了几道小题。
这时,心神稳定下来,答题速度也快了。
会做的题做完了,再挑些似会非会又弄不准确的题。
同时调动全部精力,回忆老师是怎样讲评类似的题型的,课本上又是如何讲解的,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尽量地多写。
然后再仔细地给难题“相面”,寻找突破口,力争解决它。
这时需有耐心,而恰恰心跳又一次加快,头脑又不十分灵活了。
我无计可施,而又不甘失败,于是重新振作,再次审题,柳暗花明,真的答出了一道题,刹那间心情万分愉快。
真是美哉妙也。
然而事情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有些题我脑汁绞尽也无济于事,真令我懊恼沮丧极了。
90分钟飞逝而过。
目光在龙飞凤舞的“豆芽”上搜寻,力求找出差错,哪怕一点点。
这时喉中犹如鲠住一个辣椒,难受死了。
走出考场,我们激烈地探讨答案、分数,想知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的心情与秒俱增,心都被悬挂起来了。
听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却又心烦意乱。
直到成绩公布了,而那时那刻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考试,考试,那滋味呀,是甜,是酸,是苦,还是辣?唉!
【篇三:永恒的乐园】
时光匆匆流逝,绵延成浩瀚无垠的长河。
当我——一个后来者泛舟溯流而上,那些远去的历史,就在它的沿岸,画卷一样地渐渐展开。
我看见了一个个美好的乐园,那里烙印着志士的行迹,洋溢着仁人的欢笑,回荡着智者的歌咏,令我心驰神往……
诸葛草庐
襄阳城西的隆中,群山起伏,林海茫茫。
飞瀑流泉的一座高岗的半坡上,茂密的树丛掩映着一间简陋的草庐,十分自然,十分清新。
高岗有了草庐,好像广阔的湖面飘过一片风帆,辽远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草庐有了主人,好像小小的石洞飞来神仙,浅浅的溪水藏卧蛟龙。
诸葛先生深居在此,闲云野鹤般地送走他平静的岁月。
他外出,草庐是他快乐的起点,徜徉幽径,抚苍松,听清泉,饱餐山光水色;他归来,草庐是他幸福的终点,燃起青灯,调素琴,诵黄卷,占尽古风雅韵。
他躬耕陇亩,没有苛政来相扰;他谈兵论道,常见挚友来相邀。
草庐充满了自由空气,他常常酣睡到日上三竿,醒来则自我陶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庐是他的乐园。
他身居乐园,而志在天下。
陶潜东篱
夕阳轰然下落在浔阳江中,溅起满天的晚霞,把江水染得赤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