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第五章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第五章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二、技术路线的设计
总技术路线: 核酸的释放



核酸的分离、纯化(包括粗分离和细分离)
核酸的浓缩、沉淀与洗涤 核酸的鉴定与保存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释放


(一)核酸的释放
分离提取某一生物大分子,首先要求生物大分 子从原来的组织或细胞中以溶解的状态释放出 来,并保持原来的天然状态和生物活性。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鉴定与保存
浓度测定方法: 10ul DNA+990ul双蒸水,测A260值。 记录A值,通过计算确定DNA浓度, 公式如下: dsDNAg/ml=50×A260 × 稀释倍数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鉴定与保存
第五章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设计总原则
应遵循的总原则: 一是保持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完整性 二是保证生物大分子制品的纯度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
第一节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
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保持核酸序列的完整性 这是是结构 研究和基因诊断的基本要求。通常要求得 到的片段的长度不小于100-200kb。 二是保证核酸制品的纯度 尽量排除其它 分子对后续研究的干扰。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鉴定与保存
(四)核酸的鉴定与保存
核酸的鉴定: 浓度鉴定 纯度鉴定 完整性鉴定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度法: 由于嘌呤碱和嘧啶碱具 有共轭双键结构,具有 独特的紫外线吸收光谱, 一般在260nm左右有最大 吸收峰,可以作为核酸 及其组份定性和定量测 定的依据。检测灵敏度 0.25ug/ml(250ng/ml)。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材料与方法选择
一、材料与方法的选择
(一)材料与方法的选择 可选择的生物标本:体液(血液、尿液、唾液、痰 液、胸腹水)、组织块、培养细胞等。

可选择的分离方法:酚抽提法、甲酰胺解聚法;异 硫氰酸胍-酚-氯仿法等。 方法选择原则:在满足研究或检测对核酸完整性和 纯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考虑核酸制备的时间、成 本、实验室安全性。



分离对象的基本情况
核酸存在形式 核蛋白(nucleoprotein) DNA + 蛋白质(deoxyribonucleoprotein, DNP ) RNA + 蛋白质(ribonucleoprotein, RNP ) 核酸的细胞定位、结构 真核生物核酸的分布: 核内染色体DNA、细胞器DNA;细胞质RNA 原核生物核酸的分布: “染色体”DNA、质粒DNA 病毒核酸: DNA、RNA病毒 单、双链(环或线状) 核酸的理化性质 基因组大小:病毒、原核、真核生物基因组 化学性质:在一定pH范围内 DNA对碱相对稳定 RNA对酸相对稳定

分离纯化核酸的第一步 的过程。
裂解细胞、释放核酸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释放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释放
裂解细胞的方法







机械法裂解细胞: 机械 电动捣碎机 匀浆器破碎 石英砂研磨 高压挤压 物理 超声波破碎 液氮冷冻研磨 可用于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裂解。 由于机械法损坏高分子量的线性DNA分子,一般不 提倡。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浓缩与洗涤
(三)核酸的沉淀浓缩与洗涤

浓缩提取液中核酸 ,同时进一步除去杂质和无机离 子的过程。
浓缩方法: 有机溶剂沉淀 是浓缩核酸和进一步去除杂质的最 好方法,是必不可少过程。 常用:盐类(醋酸铵) + 有机溶剂(乙醇)沉淀法。

洗涤 70-75%乙醇洗涤是同时沉淀核酸和去除盐类 的方法。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保持核酸完整性和纯度
(二)保持核酸的完整性和纯度
影响完整性的因素: 物理 机械力、高温、辐射等 化学 强酸、强碱、有机溶剂 生物学 DNA酶(DNase) 、RNA酶(RNase)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保持核酸完整性和纯度




措施: 为了得到完整的大分子核酸,一般要注意3点 : 1.保持低温(0º ~4℃),避免剧烈搅拌,避免辐射。 2.防止过酸、过碱。 缓冲液pH 4-10(DNA的pH8.3,RNA的pH4.5-5.5) 3.防止核酸酶的作用。 DNase抑制剂-- EDTA络合 Ca++,Mg++二价阳离子; Rnase抑制剂— 异硫氰酸胍等。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保持核酸完整性和纯度
影响纯度的因素: 核酸污染 如外源核酸 蛋白质、多糖、脂类物质的污染 化学试剂污染…… 措施: 在建立和选择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基础 上,避免污染:所有器皿清洁消毒、无 菌操作;用于分离不同核酸的器材应分 开,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增加纯化步 骤。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鉴定与保存
吸光度换算为浓度: 1.000A260=50ug/ml ds-DNA(双链DNA) 1.000A260=33ug/ml ss-DNA (单链DNA) 1.000A260=40ug/ml ss-RNA (单链RNA)

背景扣除: A260- A310(盐吸光度)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释放
非机械法裂解细胞: 干燥法 溶胞法 化学试剂与蛋白水解酶裂解细 胞,方法温和,有较高得率和较好核酸 完整性,普遍采用,如SDS-PK裂解细胞。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释放
核酸分离纯化的设计及原则—技术路线的设计—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二)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分离与纯化:利用一个或多个理化性质上的区别从 复杂的细胞裂解物中提取核酸或除去污染物的过程。 应去除的三类污染物: 1、非核酸的大分子污染物 蛋白质、多糖、脂类; 2、非需要的核酸分子; 3、对后续研究与诊断有影响的溶液与试剂。

步骤越多,纯度越高;步骤越少,结构完整性越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