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债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

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

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特点(1)具有债券、股票双重性质;(2)利息固定;(3)换股溢价(一般为5%~20%);(4)发行人具有期前赎回权;(5)投资者具有期前回售权。

编辑本段可转换债券的种类1、国内可转换债券这是一种境内发行,以本币定值的债券。

如深圳宝安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便属此类。

2、外国可转换债券指本国发行人在境内或境外发行,以某外币标明面值,或外国发行人在本国境内发行,以本币或外币表示的一种债券。

如上海中纺机可转换债券就属此类,它以瑞士法郎为面值,供海外投资者(主要是瑞士投资者)购买。

3、欧洲可转换债券指由国际辛迪加同时在一个以上国家发行的以欧洲货币定值的可转换债券。

分记名与不记名两种。

此类债券每年支付一次利息,而且其利息可免征所得税。

编辑本段可转换债券的优点首先,对股份公司来说,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在股票市场低迷时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可以减少外汇风险,还可以通过债券与股票的转换,优化资本结构;甚至可获取转换的溢价收入。

其次,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者购买可转换债券,可以使手上的投资工具变得更加灵活,投资的选择余地也变得更加宽阔,如投资者既可持有该债券,获取债息,也可在债市上转手,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换成股票,获取股息,红利,也可以在股市上买卖赚取差价。

因此,该债券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目录简介投资风险影响因素投资策略市场现状基金动态发展趋势上市公司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

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债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

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

当可转债失去转换意义,就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依然有固定的利息收入。

如果实现转换,投资者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

可转债具备了股票和债券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

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2009年以来,因为正股价格的不断上涨,可转债市场迎来了一波持续上涨行情,但进入8月份以来,可转债忽然整体暴跌,受此影响,以兴业可转债为代表的重仓持有可转债的基金,净值快速下跌,短期业绩遭到无情倾轧。

这瓢冷水,让市场对可转债的投资风险进行了重温。

编辑本段投资风险一、可转债的投资者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

可转债二、利息损失风险。

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

因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

三、提前赎回的风险。

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

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

最后,强制转换了风险。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转股价格调整条款:在发行之后,当公司因送红股、增发新股或配股、派息等情况(不包括因可转债转股增加的股本)使公司股份发生变化时,将进行转股价格的调整。

中国银行则将发行400亿元可转债转股价格修正条款:在存续期间,当本公司A股股票任意连续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85%的情况,本公司董事会有权提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本公司股东大会表决。

经过2008年的下跌,正股股价远远低于转股价格。

根据转股价格修正条款,2009年3月12日,发行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向下修正转股价格的议案,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为8.52元/股,比初始转股价格大幅下降。

南山转债的正股,于2009年6月4日(股权登记日)实施2008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的分配方案,根据转股价格调整条款,南山转债的转股价格相应由原来的8.52元/股调整为8.42元/股。

当期转股价格的大幅降低,配合正股股价的上涨,使可转债的价值比前期大幅上升。

以南山转债为例,2009年7月27日,其正股股价为15.83元,转债价格为192元(今年以来涨幅接近1倍)。

但之后正股价格的下跌,转债市场的暴跌突如其来,截至2009年8月11日,南山铝业股价13.76,南山转债163元。

更有意思的是,一般情况下,可转债的价格不可能像股票一样可以不断上涨,为了保护发行人的利益,可转债一般都具有提前赎回条款,以南山转债为例:提前赎回条款:在本期可转债转股期内,如果公司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公司有权按照债券面值103%(含当期计息年度利息)的赎回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

任一计息年度本公司在赎回条件首次满足后可以进行赎回,首次不实施赎回的,该计息年度不应再行使赎回权。

南山转债发行人于2009年8月11日公告:董事会于通过《关于行使“南山转债”提前赎回条款的议案》:根据赎回条款的约定,公司A股股票自09年7月14日至8月10日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8.42元/股)的130%(含130%),已触发可转债的提前赎回条款。

经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审议,决定行使“南山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全部赎回截至赎回日尚未转股的“南山转债”。

编辑本段投资策略基本方略当股市形势看好,可转债随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到超出其原有的成本价时,投资者可以卖出可转债,直接获取收益;当股市低迷,可转债和其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双双下跌,卖出可转债或将转债变换为股票都不划算时,投资者可选择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利息。

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业绩看好时,预计公司股票价格有较大升高时,投资者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

特殊性转债的根本还是“债”需要还本付息:但是这种债有个特殊性,就是债权人有权利根据债务人的股票价格的情况把债转换为股票,相应得,债权也就转换为股权。

当你认为该公司的业绩增长会比较好而股价表示很高时,就是将"转债"转换为股票的时候,转债,全名叫做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CB) 以前市场上只有可转换公司债,现在台湾已经有可转换公债。

简单地以可转换公司债说明,A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言明债权人(即债券投资人)于持有一段时间(这叫闭锁期)之后,可以持债券向A公司换取A公司的股票。

债权人摇身一变,变成股东身份的所有权人。

而换股比例的计算,即以债券面额除以某一特定转换价格。

例如债券面额100000元,除以转换价格50元,即可换取股票2000股,合20手。

如果A公司股票市价以来到60元,投资人一定乐于去转换,因为换股成本为转换价格50元,所以换到股票后立即以市价60元抛售,每股可赚10元,总共可赚到20000元。

这种情形,我们称为具有转换价值。

这种可转债,称为价内可转债。

反之,如果A公司股票市价以跌到40元,投资人一定不愿意去转换,因为换股成本为转换价格50元,如果真想持有该公司股票,应该直接去市场上以40元价购,不应该以50元成本价格转换取得。

这种情形,我们称为不具有转换价值。

这种可转债,称为价外可转债。

价外可转债似乎对投资人不利,但别忘了它是债券,有票面利率可支领利息。

即便是零息债券,也有折价补贴收益。

因为可转债有此特性,遇到利空消息,它的市价跌到某个程度也会止跌,原因就是它的债券性质对它的价值提供了保护。

这叫Downside protection 。

至于台湾的可转换公债,是指债权人(即债券投资人)于持有一段时间(这叫闭锁期)之后,可以持该债券向中央银行换取国库持有的某支国有股票。

一样,债权人摇身一变,变成某国有股股东。

可转换债券,是横跨股债二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由于它身上还具有可转换的选择权,台湾的债券市场已经成功推出债权分离的分割市场。

亦即持有一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人,可将债券中的选择权买权单独拿出来出售,保留普通公司债。

或出售普通公司债,保留选择权买权。

各自形成市场,可以分割,亦可合并。

可以任意拆解组装,是财务工程学成功运用到金融市场的一大进步。

编辑本段市场现状一直被认为颇具投资价值的可转债,最近也有新动向。

此前由于诸多可转债触发回购条款,市场上仅存的可转债只剩下12只,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可转债荒”。

身处困境的转债市场期待扩容已久。

最近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发行400亿可转债,此举被认为开创了转债市场的“新纪元”。

作为金融行业巨头,中行转债的发行或许将起到示范效应,并引来纷纷效仿,因而有望促使转债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这一点对债券类基金而言,也是中长期的利好。

兴业可转债基金理杨云认为,此举对可转债基金及一般债券基金都是一件大好事,发行后转债基金有望打开申购限制。

之前,由于转债规模限制,可转债基金已限制当日5万以上申购一年多。

可转债融资具有多方面的好处,利息上优于债券融资,增发价上优于增发融资,而且可转债融资对股本的摊薄效应是逐渐释放的,可以被企业的利润增长同步消化,对银行每股盈利和ROE(净资产收益率)压力很小。

更重要的是,可转债融资可能广受股东和市场欢迎,对正股的冲击压力较少,甚至基金会为了获配可转债,在融资前买入正股。

杨云表示,其他银行如果也借鉴采用可转债方式融资,预计对二级市场将不构成什么压力,投资者的顾虑将迎刃而解,形成双赢的格局,对资本市场是一大利好。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对转债产品的认识加深。

万科、南山铝业、丝绸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已经多次尝试转债融资,并获益匪浅;其次,转债二级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筹码稀缺严重,加上投资者对股市仍有乐观预期,导致对转债需求十分旺盛;再次,资本市场面临再融资潮,而转债品种融资成本低,发行难度小,有望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选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采取转债融资方式是化解国有大银行再融资难题的最佳途径。

尽管中行此次的转债发行规模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00亿元,但分析人士认为,相比于市场旺盛的需求而言,仍然难以抗衡,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

杨云认为,造成国内可转债发行出现萎缩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是一些上市公司对可转债这一品种仍不熟悉,有一定的专业障碍,觉得先发转债再转股过于繁琐等。

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与可转债的融资条件过于苛刻有关。

建议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将可转债融资纳入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将其提高到与股权融资、一般债券融资同等重要的分量,并采取措施引导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

同时,可参照债券与定向增发条件,放宽可转债融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