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第二章 高速公路的设计依据解析

【高速公路】第二章 高速公路的设计依据解析

第二章 高速公路的设计依据
第一节 设计车速 第二节 设计车型 第三节 公路用地与建筑界限 第四节 交通量、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第一节 设计车速
一、设计车速的定义 在天气良好、交通量小、道路状况良好 (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的条件下,一 般驾驶员能够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 速度。一般用V表示,单位是KN/m
二、高速公路设计车速
一般为120km/h,100km/h,80km/h,60km/h。


同一条高速公路,设计车速可分段,但要 注意以下几点:
设计车速级差一般20km,有限速标志; 分段长度大于等于20km; 设过渡段; 车速变化点设在村镇、车站、交叉口等处并设 置相应的标志。


三、运行车速 运行车速: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实际的 道路和交通环境条件下维持的最大车速,一般不包括 设计车速,也可以称为实际车速1-97)规定 的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单位:m)
车辆类型 小客车 载重汽车 总长 6 12 总宽 1.8 2.5 总高 2 4 前悬 0.8 1.5 轴距 3.8 6.5 后悬 1.4 4
鞍式汽车
16
2.5
4
1.2
4+8.8
2
第三节 公路用地与建筑界限
N 基本
3600 1000V t0 l0
基本通行能力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通行能力,亦称理论通行能力,实际 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可能通行能力则是根据实际道路交通条件确定对理 想条件的修正,以这些修正数乘以基本通行能力而得到的通行能力。但 若以可能通行能力作为道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则道路交通容量仍将处于 饱和状态。故根据对道路的性质及使用的要求不同,再对可能通行能力 作不同的折减,使道路在不同的通行能力,即实用通行能力(设计通行 能力)。
交通密度 (辆/公里)
三、车辆换算 高速公路采用小客车作为标准车型。
我国公路上采用的换算成小客车的当量系数
小客车、吉普车、摩托 大、中、小型载货汽车、大货车、 单节公共汽车 拖挂车、铰接式公共汽车 1.0 2.0 3.0
四、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控制和 环境条件下,对应于一定的行驶质量即服务水 平,在某一道路断面上单位时间(常用1h)所 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通行能力反映了道路所能承受的交通负荷能力,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 析计算:
(一)基本通行能力:在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于理想条件下, 不考虑服务水平,标准车辆在单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上某 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它是道路所能承受的交通负荷极限。
车头时距法
车头间距法
计算公式
(veh/h) t 连续车流车头最小安全时距(s); l 为连续车头最小安 其中: 全间距(m); l 为车辆之间最小安全净距(m); l 为计算车型身全 车长 长(m); 、V为计算行车速度,单位分别为m/s和km/h。
高速公路用地 公路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加上 一定的附加宽度后的土地为公路的用地。
附加宽度通常不小于1m,对高速公路,附加宽度宜大于 等于3m 。
高速公路的建筑界限 是在保证路上汽车交通正常运行的安全条件下 所规定的空间界限。
空间界限包括宽度和高度,在此空间界限内不 得有任何部件侵入。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段;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交织区段 一般公路的路段设计时也宜对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行分析计算
根据条件和服务水平要求不同,常用的公路通行能力有以下三种:
基本通行能力 CB :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能通 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的最大小客车数。
第四节 交通量、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一、交通量 是指道路上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 量。
根据观测方法和观测时间的不同,常用的有: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高峰小时交通量
12小时交通量
24小时交通量 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考虑道路服务水平)
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 指的是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按从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30位的小时交通 量。
运行车速=实测85%位车速
车速变化的影响因素 车速的变化特性是反映交通基本特征的一个 重要方面,它能说明车速在人、路和环境等因 素及交通量和交通密度等交通基本参数影响下 所产生的变化。
1.驾驶员条件 车速除与驾驶者的技术水平高低、行车时间长短有关 外,还与驾驶者的生理、心理特性有关。 2.车辆条件 车型和车龄对地点车速有显著影响,载货车其载重量 的多少也将对速度产生影响,单辆车、车队及车队的车 辆组成对速度也会产生影响。 3.道路条件 道路类型、平纵横线形、坡长、路面类型等对车速有 明显的影响;而地理位置、视距、车道位置、侧向净宽 和交叉口也均影响到车速。 4.环境条件 交通量的大小及组成、时间与气候条件均对车速产生 退出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定的影响。
二、设计交通量 设计交通量作为公路规划和设计依据的交通量,通常为远 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为20年)的预测交通量。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均以小时交通量为设 计交通量。 大多采用考虑道路服务水平的第30位高峰小时交通量。研
究表明,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k值十分稳定,所 以设计小时交通量一般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亦可根据各地交通 量资料选用第20位至第40位小时之间最为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理想的道路条件 车行道具有足够的宽度,足够的路旁侧向净空,道路纵坡平缓, 坡度值在2%以下;平面线形好,视野开阔; 理想的交通条件 指车型单一、车辆行驶时连续、等速;车辆之间的间隔在安全行 驶的前提下为最小值; 可能通行能力 CL: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能通 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的最大车辆数。 设计通行能力 CD :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行车密度不很高, 不致引起过度的延误和阻碍驾驶的通行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