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区发展调研报告4篇

园区发展调研报告4篇

园区发展调研报告4篇一、我区周边几个工业园的发现状1、安义工业园区。

江西安义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昌九工业走廊的主体板块,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达10平方公里。

目前,已有美、日、泰、港、台、粤、沪、浙、闽等地的客商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建筑材料、纺织服装、高新机电、铜材加工、精细化工、医药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新材料担龙头,建材挑大梁,纺织、机电唱主角”的产业布局,先后被授予“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截至XX年8月,安义工业园共落户项目205户,其中投产企业115户,在建企业46户,筹建企业39户。

XX年1-7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上缴税收0.68亿元,用水397.23万吨,同比增长56%,用电10736度,同比增长23%突破30亿元,新型仿生制药产值突破20亿元,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20家,税收突破10亿元的“5121”目标,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的特色工业制造基地。

4、湾里罗亭工业园。

罗亭工业园筹建于XX年,是全省最年轻的工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安公路为主轴,南北两侧自东向西扩建,东接桑海、西连安义,北靠永修。

XX年罗亭工业园开始正式对外招商,XX年区委、区政府按照“四区互动、奋力比拼、富民强区、健康湾里”的总体战略,成立了园区(罗亭)项目建设推进指挥部,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截至目前,罗亭工业园以南安公路为依托,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规划了新型材料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物流仓储产业区和配套服务产业区等四个产业区。

现有落户项目2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项目总用地约XX亩,总投资30亿元,已有竣工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12个,实现工业产值1.38亿元,创税约720万元,解决就业600余人。

二、我区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应当说,我区工业园区在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规范和解决。

1、园区规划定位方面。

罗亭工业园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园区道路建设为例,园区内三条纵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循环路网,由于缺少完善的路网建设规划,园区道路往往随着项目的落户而规划建设,导致部分路网地块标高不一,条块分割严重,同时,由于园区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存在“搞什么样算什么样”,“来什么项目要什么项目”情况,导致现有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彼此关联度小,集聚程度低,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2、园区基础设施方面。

虽然我区在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园区项目建设,但鉴于区财力有限,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例如,园区现有的3.5万伏供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银行、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配套服务发展略显滞后。

3、园区用地方面。

现在全市各县、区用地指标都非常紧张,我区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300亩,用于园区项目建设的指标更为有限。

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限制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

目前,园区江中保健品项目、东升塑编项目及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因用地指标的限制影响了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园区用地指标缺口还将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

区县级商业银行由于授权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园区内新办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所需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创办单位的投资,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

5、招商引资方面。

由于园区“户口”原因,难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时园区土地出让基准价高于周边,这些因素加大了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难度。

三、发展壮大我区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1、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

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按“产业链”布局规律,结合湾里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业经济区域为目标进行统一规划。

在园区发展规划工作中,要根据“规划先导,分步实施,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围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城市化”的园区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调整工业园区产业布局。

在园区建设规模上,要一次规划,留足余地,分步实施,总体上要能满足发展需要,确保园区建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园区发展规划的超前性、严肃性。

2、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后劲。

一是要及时进行土地总规修编。

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区、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工业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用地,加大土地开发治理力度,每年有计划储备一定的用地指标,实行工业园区用地占补平衡,余缺调剂。

二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

加强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跑省、市争取土地指标,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随时掌握土地信息,切实做好土地报批工作。

三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

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

按照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控制工业用地绿化率,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3、进一步培育项目产业集群。

扶持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相关配套企业做大做强。

进一步加大园区产业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励已经入园的重点企业以商引商地引进配套企业,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引进核心企业和与之配套的企业,使之做到同时引进,同期建设投产,以实现产业集群化。

4、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设施。

一是加强园区建设,将整个园区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运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靠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靠信贷吸纳银行投资,靠积累增加企业投资,形成渠道畅通、来源多样、成分多元的产业投资机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夯实园区发展基础。

二是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促进银企之间的沟通,争取商业银行对新入园企业授信服务。

鼓励企业之间建立互信担保合作机制,特别是对于有业务联系的关联规快速建设。

四是要搭建企业用工平台。

一方面要针对园区企业需求做好订单培训。

在用工培训方面,要有前瞻性打好提前量,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和引资动态,在企业开工建设时就要主动上门,了解其招工意向,以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和岗前培训工作。

另一方面要和先锋软件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向园区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先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大学生暑假园区发展历程和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一、园区发展历程和现状(一)、乡镇工业园区起步较早发展缓慢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始于&;&;期间,在全市乃至全省属于启动较早的地区。

从九二年起各乡镇因地制宜,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相继开发建设了、、马群三个工业园区。

如:当时的镇是以本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创建了国际建材工业园;工业园则摒弃&;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旧模式,开辟荒山,形成一个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当时乡镇虽意识到工业园区是新生事物,但还没有完全从战略上充分认识建设工业园区的深远意义,工业园区建设缺少全区统一领导,基本上是乡镇自主开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且投入有限,基础设施落后,所以至&;&;末,全区工业园区总体上处于&;休眠&;状态,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园区现状与特点我区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认真分析总结园区经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地区发展总体规划,从发展经济的战略角度,提出了&;依托园区经济,实现本区工业的二次创业&;的口号,对全区各园区的建设规划再次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园区的功能定位,各级党委、政府把园区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今年区委、区政府又提出了&;一个中心、二个市场、三个分园、四个重点园区&;的发展思路,将全区工业园区建设推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呈现以下五个特点:1、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企业布局趋向集中。

预计至今年底,全区7个工业园区(4个重点园区、3个分园)规划总面积达48.64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开发面积7.8平方公里,完成总投入16.8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7.55亿元,项目投入9.31亿元;入园企业148家,其中外向型企业39家,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

2、投入不断加大,园区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预计至今年底,全区各园区共完成投资9.82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总量的89.98%,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其中基础设施投入4.95亿元,同比增长229%,项目投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86%。

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4.73亿元,现价增加值3.15亿元,利税1.4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2.84%、23.83%、26.29%;分别同比增长21.16%、24.71%、27.54%。

3、园区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

各工业园区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依据功能定位,吸纳项目,集聚产业,逐步形成了错位发展、差别竞争、产业凸现的园区开发局面。

马群科技园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园区以海陵药业、金龙软件等科技型项目为核心,规划发展it信息和生物药业等高科技产业;迈皋桥创业园规划面积10.2平方公里,园区以7425厂、新恒基管业等项目为核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都市型工业企业;规划面积为14.77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是我区唯一一家在园区规划范围内有深水岸线的工业园区,抢抓沿江开发先机,规划引进石油化工、港口物流、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用水量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的产业。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3.77平方公里,也依据当地基础特色产业,把规划入园项目定位于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机械加工、纺织服装以及不锈钢深加工等产业,使我区工业园区在内涵和功能定位上都有了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园区载体招商的吸引力。

4、园区投资环境日趋优化,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在我区现有园区硬环境建设中,绝大多数园区所在街镇都是按照&;先当债主、再当财主&;的方式开展园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前期启动资金,拉框架、出形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外来资金,进行园区初期开发。

目前多数园区达到了&;五通一平&;的要求。

二是随着园区建设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各街镇对园区的管理与服务手段趋向成熟,成立了园区管理办公室,区领导牵头各重点园区,街镇领导挂抱重点项目,为入园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全区园区软环境建设夯实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