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一、必答题(本大题共3轮,每轮30分,共90分。
按照学校抽签顺序(座位号)依次进行)第一轮(分值30分)1.有“吝啬”意思的词是()。
A.憾B.悭C.慝D.恺【 B 】(憾:恨。
慝:te,邪恶。
恺,kai,和乐。
悭,qian,悭吝。
)2.下面哪个不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A.家慈B.家君C.大人D.家严【 A 】(家慈,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俗有父严母慈之说。
)3.下列农作物不属于古代“五谷”的是()。
A.高粱B.小米C.大豆D.水稻【 A 】(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高粱虽然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但都不在各种说法的“五谷”之列。
)4.不属于鞋子一类的是()。
A.屦B.弁C.靸D.舄【 B 】(屦,ju。
靸,sa。
舄,xi。
弁,古代男子戴的帽子。
)5.下面汉字中不能用来表示一种颜色的是()。
A.卢B.猩C.犀D.赭【 C 】(卢,黑色。
猩,像猩猩血的鲜艳红色。
赭,红褐色。
犀:犀牛;坚固。
)6.下面几种“马”哪一个指的是哺乳动物马?()A. 秧马B.哨马C. 冀马D. 禄马【 C 】本文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秧马,拔秧苗用的一种农具。
哨马,负责哨探的骑兵。
禄马,指禄命,古代相术术语。
冀马,古代指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第二轮(分值30分)1、下列成语中在词语结构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 生死肉骨B. 成事不说C. 一衣带水D. 举足轻重【C】(“衣带”为固定结构,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读若“一/衣带/水”。
其余都是当中断开。
)2、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地域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乌衣巷口夕阳斜B.夜泊秦淮近酒家C.风生白下千林暗D.绿杨深处是苏家【D】(D是写杭州,ABC均是写南京)3、下列城市历史上都曾经做过首都,以它们首次作为首都的时间排列应该是()。
① 洛阳②杭州③南京④北京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③②D. ①③④②【B】(①夏商周首都。
②南宋首都。
③三国吴首都。
④元首都。
)4、“诸葛未亡犹是汉,伯夷虽死不从周”的诗句用在谁的身上最合适?A.岳飞B.顾炎武C.文天祥D.孙中山【C】(元代诗人虞集《挽文丞相》诗句)5、有一首清诗题目是“得家荆州兄都下书久而未答夜窗检■中旧札因续报章并作二诗奉寄”,其中一个字看不清,只知道是竹字头的。
下面是一些猜测的选项,正确的应是()。
A. 箕B. 筯C. 筑D. 笥【 D】(箕,ji,簸箕。
筯,zhu,箸,筷子。
筑,古代一种弦乐器。
笥,si,方形竹器。
题目断句为“得家荆州兄都下书/久而未答/夜窗检■中旧札/因续报章/并作二诗奉寄”)6、《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联句有“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之句,下列诗句中的“上元”与之同义的是()。
A.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B. 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C.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D. 握斗调玄化,持衡佐上元【C】(A指上元夫人。
B指年号。
D指帝王)第三轮(分值30分)1.汉字以形声字为多,其字大抵用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如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木材有关,土字旁的字与土地、土壤有关。
请问,现在的阝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山陵】(阝是阜,即山陵之意。
)2.明代学者王鏊,人称震泽先生,著有《震泽集》。
请问,“震泽”是什么意思?【太湖的别名】(传说太湖是陨石撞击引起大地震而形成,故名“震泽”。
清曾设震泽县,今为苏州吴江区下属镇,王鏊ao即吴县人,故人称“震泽先生”。
)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武功名“凌波微步”出自哪篇著名的文章?【《洛神赋》】(《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浪漫主义名篇。
原名《感甄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4、我们现在用到“荼”字主要是在成语“如火如荼”中,这里的“荼”是指茅草、芦苇之类的白花。
那么,“荼毒生灵”为什么用“荼”?【荼的另一解释为苦菜,由此引申为痛苦义。
】(荼毒:毒害、残害。
)5、这首咏物诗所咏的对象什么?汉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
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
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
金门应入论,玉井冀来求。
【钱】(作者:唐李峤)6、京歌《说唱脸谱》中有“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的歌词。
后面四个三国人物都家喻户晓,请问第一个窦尔敦是什么时代的人物?【清】(农民起义的领袖。
后人编著的公案小说《施公案》将其生平事迹加以改编收入其中。
)二、读图题(本大题共6题,各60分。
各校代表队从1号队到6号队依次选择题号并答题)1、下面这幅剪纸年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历史上的什么人?【左为尉迟恭(尉迟敬德),右为秦琼(秦叔宝)】答对1个得30分。
(门神)2.请根据图中文字判断所画人物是谁,并说出其朝代。
【曹大家(gū)(班昭),东汉】答对1个得30分。
(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
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
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
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3、下图是著名的“和合二仙”,其中一个名叫寒山,苏州寒山寺因之得名。
另一个叫什么?他们是什么朝代的人?【拾得。
唐。
】答对1个得30分。
(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
至清代时,复以唐代师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
婚礼之日必挂悬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与厅堂,以图吉利。
)4、请根据图中文字判断所画人物是谁,并说出其朝代。
【严子陵,东汉】(图中文字出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水,山高水长。
”原来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一样永久流传。
现在有时比喻恩德、情谊的深厚。
)答对1个得30分。
(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高士(隐士),浙江会稽余姚(今宁波慈溪市)人。
严少年时就很有才气,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好友。
刘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回忆起少年时期的往事,想起严子陵,便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其因此被时人及后世传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
)5、请正确读出印文,并说出其出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
出自柳永《蝶恋花》】答对1个得30分。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请正确读出印文,并说出其出处。
【结庐在人境。
出自陶渊明《饮酒》】答对1个得30分。
饮酒《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共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100分。
各组分别在题板上写出正确答案,写错字、别字扣5分)[规则:以组为答题单位,组员之间可交流。
]第一轮——句读(分值20分,错一处扣5分,扣完为止)[时间:1分钟]满庭芳和少游送别陈子龙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纷纷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无过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各组选手在下发的材料上以“/”斜杠标示即可,过片处(中间分段)用“//”双斜杠标示)【满庭芳/和少游送别陈子龙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 // 纷纷/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无过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未背过同格式词作的同学,一是过片处(中间分段)不易发觉。
二是“纷纷”容易连成五字句而忽略“纷”字韵脚。
)第二轮:这里有一份关于李清照的介绍,其中有若干错误,请一一指出并改正。
(分值50分,找出一处并正确改正得10分,写一个错别字扣5分)[时间:2分钟]李清照,苏州吴县人,号青莲居士。
宋代女词人,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即出自她手。
有《青莲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淑玉词》辑本。
其佳作名句有: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各组选手在答题纸上划出错误之处并标号,在纸下方按序号改正)【1、苏州吴县人,应为“济南章丘人”。
2、青莲居士,应为“易安居士”(两处,改出一处即可得分)。
3、赵明成,应为“赵明诚”。
4、《淑玉词》,应为“漱玉词”。
5、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这是朱淑真的词句。
】第三轮:对对子。
请按照对仗的基本要求(平仄可不论),参照示例完成下列题目。
(分值30分,每小题10分,写错别字扣5分)[时间:1分钟](评委当场给各组打分,按程度分别给10、5、0分)1、冬虫夏草【例:春华秋实、南腔北调】2、指鹿为马【点石成金、照猫画虎、看朱成碧、杀鸡儆猴】3、愁对青山独不语【醉携明月自无忧、倦随流水可堪怜】(“愁对青山独不语”是李清照词中的一句)四、论述题(每题分值100分,各校代表队从6号队到1号队依次选择题号并答题)1、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改变生活,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杀手,而且不可逆的。
比如,通讯手段的发达,使得分别、相思之类的诗作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电脑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极少提笔写字,遑论书法;相机加ps的超级手段,使得绘画变成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又如何评价这种观点?2、现在很多人都痛恨应试教育,很多长者动辄声称自己儿时读书很轻松。
然而事实上自古就有寒窗苦读之说,如宋代小说《避暑录话》记载:“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
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
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
昼夜苦之。
中间此科久废,政和后稍复。
于是亦有偶中者,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
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也。
”请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看法。
(木杪miao,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