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上机题目

数据库上机题目

上机时间7-18周周四上午3、4节
实验第一部分数据库操作
一:熟悉ACCESS环境(不用提交)
下面的实验要在七周内完成
实验1 建立学生、课程及成绩表,录入部分数据,并设计验证实体、参照及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实验第二部分SQL语句VB数据库访问技术
二:SQL语句及VB数据库访问技术(要提交)
下面的SQL语句要求在“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进行测试。

下面的实验要在八至十二周内完成,要求提交纸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SQL语句及查询结果的截图(查询的名称为自己的学号加姓名)。

【实验2_1】查询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的所有信息。

SQL语句如下:
【实验2_2】在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族别信息。

SQL语句如下:
【实验2_3】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查询学生由哪些民族构成。

学生的族别有多行重复,要快速查询学生的民族构成,实际上就是对相同值的族别只需要显示一行,可使用DISTINCT关键字实现。

【实验2_4】从成绩表中查询学生成绩。

SQL语句如下:
【实验2_5】从相关表中查询每一位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名称、成绩。

【实验2_6】在课程信息表中查找“Delphi程序设计”课程的任课老师。

【实验2_7】查询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实验2_8】检索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女生基本信息。

【实验2_9】查询每位同学的课程门数、总成绩、平均成绩。

【实验2_10】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统计各民族学生人数。

【实验2_11】从学生基本信息表中统计汉族学生的人数。

【实验2_12】显示平均成绩大于等于80分以上的学生情况。

【实验2_13】查询学生成绩并将显示的结果按成绩升序排序。

SQL语句如下:
【实验2_14】查询1985年出生的学生基本信息。

【实验2_15】查询不及格学生成绩信息。

查询不及格学生成绩信息,也就是查询0—59之间的学生成绩,可用BETWEEN关键字表示为:WHERE 成绩BETWEEN 0 AND 59。

【实验2_16】查询课程编号为002、003、007的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

【实验2_17】检索所有姓刘的学生基本信息。

【实验2_18】检索包含“技术”两字的课程信息。

【实验2_19】查询第2 个字为“丽”的学生信息。

【实验2_20】查询课程信息表中教师未定的课程信息。

【实验2_21】统计成绩表中各门课程的学生人数、总成绩、平均成绩。

【实验2_22】检索单科成绩高于全班平均分的学生成绩信息。

【实验2_23】使用左外连接检索学生成绩信息(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实验2_24】使用右外连接检索学生成绩信息(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实验2_25】查找同名同姓的学生信息。

【实验2_26】在VB中设计针对“课程信息表”的基本编辑窗体,需要附运行界面及源程序代码。

实验第三部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作为本课程课程设计考查内容,需要在18周之前提交纸质课程设计报告(主要是系统开发侧重于实施环节的报告)及数据库应用系统。

系统开发可以两人(不能超过两人)一组,系统名称可自行拟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