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中考满分作文5篇(赏析)王立华 wlhwz8@ Tel:1XXXXXXXXXX 【2007安徽省中考作文试题】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 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考场佳作】1 我们的心近了安徽一考生她,今年42岁了,是一位下岗女工。
她勤劳、能干,有一颗慈爱的心。
她是我的妈妈,是一位好妈妈。
一年前,我还把她当作敌人,我对她恨之入骨,因为她是我后妈。
我恨她同样也恨爸爸。
我恨她抛开自己的家人和爸爸再次结婚;我恨爸爸为什么在妈妈去世还没有一年又和这个女人结婚。
我恨透了这个家。
在那时,我和她一直不说一句话,因为我看见她就烦。
其实我知道这“焕”了还夹杂着“恐惧”,都说后妈会虐待像我这样的孩子,所以我天天躲着她不和她交谈。
从此,我迷上了网络,经常在放学后进入我的网络世界。
我感觉在网络上才真的有人关心我,理解我。
上网让我将自己彻底忘了。
爸爸气得不想管我,可她,偏偏和我过不去,天天带着可怜兮兮的脸去网吧找我。
每一次我玩的都半途而废。
我怎么说她都不行。
我急了,我骂她,我咒她。
她伤心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其实骂了她后我也后悔了,毕竟是我的错。
爸爸狠狠地打了我,我跑了出去,去了网吧。
本想找人听听我的诉说,可她又跟了上来,找到了我。
我讨厌极了。
她被几个讨厌的男人围了起来,对她动手动脚。
可我一点用也没有,只能打了110。
几个流氓被吓跑了。
这时我哭了,不知为什么,只是因为她的眼神,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一些东西。
那就是妈妈的爱。
是的,在她的眼神里有一股浓浓的母爱。
那一次我哭得好认真。
我不再去上网,因为我从她那里得到了我久违的母爱。
我和她的关系近了,我和她的心近了!【点评】与其它优秀作文相比,或许本文要弱一些。
它没有另类的文体形式让你眼前一亮;它没有深刻的主题让你心悦诚服;它没有华丽的语言让你回味无穷。
但本文又确实堪称优秀。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风朴实无华。
作者以第一人称手法向我们讲述了“我”与“后妈”由“我对她恨之入骨”到“我和她的心近了”这样一个过程。
写出了“后妈”对“我”的深沉的“爱”。
作者的语言朴实而真诚,犹如一块璞玉处处渗透着朴实的文风。
正如一位阅卷老师说:“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本文最后得分:27(内容)+23(表达) 50分。
【考场佳作】2 我们的心近了安徽一考生奥运会是我们全国人民共同期盼的一场盛会。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奥运的火炬的熊熊火焰燃起时――我们的心正悄悄靠近。
――题记我问流水盼什么?流水不语。
盼清流见底鱼虾嬉戏?你的脸庞已经清秀亮丽,你的瞳孔中映出我欢笑的身影。
接天莲叶无穷碧,河中的鱼虾成群戏。
湾湾的碧水踏着轻盈的节拍奔流向东,以磅礴的气势汇入大海。
你究竟在盼什么?流水回头,悄悄对我耳语:我盼五环到北京!哦,流水,原来你也有一个五环梦啊!昔日子期访伯牙,今朝高山应流水。
知心人说不尽知心语,同心人同语五环梦。
邻家的雨燕生下个小妹妹,唤名叫盼盼。
盼盼呀小盼盼,你又在盼什么呢?盼早日羽翼丰满去搏击长空,盼早日成长为祖国添砖加瓦?盼盼呀小盼盼,你到底在盼什么呀?盼盼呢喃:盼五环!盼五环――多少个风雨街头,多少次烈日当头。
我曾对着长空呼唤五环。
五环,五环,几代人谱了几百年的梦想,在今朝能否实现呢?五环,我们齐声呼唤你,我们共同等候你!呼声飘过大海,越过小溪,传向遥远的天堂,也传向每个人的心田。
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夙愿和梦想。
让我们紧握双手传递出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紧紧相拥共同传递奥林匹克理念;让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实的步伐迈向辉煌的明天!当明天的第一缕朝阳透窗直射时,当鲜艳美丽的花朵争芳斗艳时,当中国人民的心中怀揣同一个梦想时,当奥运健儿在赛场奋力拼搏时,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梦。
那时你会感受到每个人火热的心跳,你会感受到我们每个人的激情与温暖的怀抱。
此时,我们的距离近了,近了,近到可以听清楚对方的呼吸声。
我们的心也在慢慢靠近。
让我们用自己火热的激情来共同祝愿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吧!【点评】当很多考生将“我们的心”定格在“我与老师”“我与父母”“我与同学”等等时,这位同学独辟蹊径写出了自己“盼奥运”的心情。
内容上的出新是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
其次,本文在写自己“盼”奥运之情时,不是直接地倾诉,而是借高山、流水、雨燕等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来间接表达,这样文章就有了浓浓的拟人气息。
这是这篇文章的又一突出特点。
最后,文章主题积极,结构井然,语言流畅。
对一个初三学生而言,此文显示了小作者较扎实的语文功底。
本文最后得分:28(内容)+23(表达)=51分。
【考场佳作】3 我们的心近了安徽一考生如俏无声息的冬雪,似渐渐沥沥的春雨,若仲夏浓荫里沙沙而过的风。
日子一页一页静静地翻过。
有的早已与草木腐去,有的则填涂着朦胧的色调散乱在心上,欲将疏忽的曾经拾起,却捡得几页缺角少字的篇章。
泪眼婆娑过一段雨季,当莫名的把一个陌生的形象,埋下蒲公英的向往,视为美丽的诗篇珍藏,才知在日子的催长中已不知不觉已套上了成熟的伪装。
当走出母亲殷殷的目光,独踏异乡的旅途,才知日子显示的不仅仅是青春年少对母亲眼路的漫行,更是成长对迢远梦乡的奔赴。
你我举起包袱,背影消失于同一轮红日,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
也许那些落叶上写诗的心情会一天天老去,也许成长要以孤独为代价,逝去的日子也无非给我们一个把握今天的启示。
其实,谁能给完整的人生,完美的日子一个固定的概念呢?或许,绿色的宁静,蓝色的淡泊,红色的躁动,紫色的忧郁,茶色的不安,黑色的惊惧……种种缤纷的支离破碎拼凑着,缤纷的人生,渲染的日子。
从此,我们都有了一颗多彩的心。
暗淡的岁月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安于暗淡!更多的时候,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拭去旅途的灰尘,用自己的问候驱散跋涉的疲顿,更用自己的魂灵,去珍惜每一个日子,每一点感动。
我们将要并肩挽起,走过夹杂汗水与眼泪的飞扬尘土,一路走去。
幸福的时候,我们常不自知,即便别人的目光投来多少羡慕不已。
此时此刻,何不静下心来望那天边酡红如醉的<a name=baidusnap0></a>夕阳</B>,也欣慰地痴迷了。
其实我们拥有的也已缀满了天空,粲然一笑中,就会嗅到整个世界的馨香。
是否在遥望远方星空的时候,望不见自己心灵的彼岸?而信念确是那呢喃不息的轻涛,荡漾着心愿渡进理想港湾,给自己一个承诺,好吗?在回首的某日,还看过一本完整的书,不论拙劣还是单薄,只要有过内容,你我握起同一支笔写好人生这本书,名为《花样年华》的一本书,待明日细细品读我们捧起炽热的心,彼此约定永远透明,在这即将离去前往另一个开始的岔路上,也只有真心祝福了,挥去浮躁与轻狂,在播洒梦的季节上路吧!你我,心静了,心也近了!【点评】这是一篇备受阅卷老师争议的考场作文。
初评阅卷教师认为本文不应是一位初三学生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太成熟、太老到,尤其是散文化的笔触,含蓄而优美的语言让他怀疑。
但他又不能确定这是一篇抄袭之作。
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谁也不能随便冤枉一个学生。
最后阅卷组长认定本文应是一篇将不同文章的优美语段进行恰当组合并且紧扣主题的考场佳作。
再来品读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确实有不俗之处。
首先,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心灵中的某种追求,很好地扣住了题目。
这种追求的过程是朦胧的,是含蓄的,又是幸福的。
这正是“雨季”少年的心路历程。
其次,作者的语言与内容达到了高度一致,含蓄的优美语言是对内容的恰当印证。
作为一位初三学生,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最后得分:28(内容)+24(表达)=52分。
【考场佳作】4 我们的心近了安徽一考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体会人与人的和谐――题记无私在一所医院里,有这样的一幕,有无数的好心人都在募捐箱旁边来来回回,他们用无私的心,不求回报的心情向募捐箱里投入一张张纸币,也投入了一颗颗无私的关爱之心。
他们不求回报为这即将要离开人世的阳光少年黄舸奉献上自己的祝福。
“是的,我们的心又拉近了,虽然我们不知道你的姓名。
”理解黄舸希望父亲能够带上他用他有限的生命去感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作为一位父亲,他是多么希望儿子能够幸福的在床上睡着,把自己的爱全部献上。
但这位父亲却没有拒绝黄舸,而是含着泪答应了他。
他理解儿子,理解他的心。
为了完成儿子的最后心愿,再苦再累也值得。
“爸爸,谢谢您理解我,您的理解让我们的父子情更近了,我们的心更近了!”感恩父亲骑着一张破旧的三轮脚踏车,带着黄舸走上了感恩的旅程。
父亲带着黄舸走了20多个省份,花了三年的光阴,找遍了那些曾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为他们献上一束花,一个躬,感谢他们的帮助。
“感恩的人,感谢有你,让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你们的帮助,让我们的心更近了,虽然我要死了!”无私、理解、奉献拉近了人与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