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
1.伤情判断:临床特点是各伤相互加重
整体损伤重、休克加重、感染加重
造血损伤加重、创面伤口愈合延迟。
2.救治与护理:
现场救护:去除伤因、针对性急救、转运
抗感染、抗休克:
早期抗辐射处理:洗消、催吐、洗胃、缓泻、服用碘化钾
创面伤口的处理:
(二)烧伤复合伤
•以热烧伤为主,常合并冲击伤
1.伤情判断:
–体表伤易发现,重要的是判断有无内脏冲击伤
运送条件:力求快速,途中抢救不间断
伤员体位:根据伤情选择
搬送方法:脊柱损伤保持直线位置
途中注意:观察面色、表情、呼吸等
观察病情:神志、瞳孔反射、生命体征等
3.急诊室救护
抗休克、控制出血、处理胸部、颅脑、腹腔内脏、呼吸道伤及骨折
4.多发伤急救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扩容:
–P=pelvis(骨盆) L=limb(四肢) A=arteries(动脉)N=nerves(神经)
3.多发伤的诊断
①颅脑外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伤或裂伤、颌面部骨折
②颈部损伤:大血管损伤或颈椎损伤
③胸部损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心肺、气管、纵膈、横膈和大血管损伤
④腹部损伤:腹腔内脏损伤、出血、后腹膜血肿
–整体损伤加重(休克、感染率高)、心肺损伤
–肾功能损伤、造血功能损害、听器等冲击伤
2.救治与护理:
–防治肺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辅助呼吸
–补液抗休克:
–抗感染:创面处理、抗生素等
–保护心、脑、肺、肾功能:
(三)化学性复合伤
1.伤情判断:毒物经呼吸、消化道、皮肤粘膜进入人体
1.
2.急救护理:消除毒物、及时实施抗毒疗法、纠正器官功能紊乱、预防并发症。
2.什么是轻伤、重伤、危重伤?
3.创伤后机体主要的代谢变化有哪些?
4.院前评分有那几种?院内评分有那几种?
5.试述多发伤的现场救护?
编写日期:2006年月日教研组长签字200年月
创伤
概述
损伤是指人体受各种致伤因子作用后发生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致伤因素 :机械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狭义创伤指由机械因素所致的损伤。
课程急危重症护理学
年级2006
2007/2008学年
第1学期
教师王卫
授课日期
07/ /
班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课题
创伤
概述 发伤和复合伤
教学方法
讲述
教学资源
教学时间
2 学时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
教学内容安排
创伤
概述
一、创伤病因分类
二、病理变化
三、创伤评分
多发伤和复合伤
一、多发伤
二、复合伤
复习题
1.什么是创伤、多发伤、复合伤?
一.创伤病因分类
按伤口及原因分类
1.开放性损伤:
挫伤、扭伤、冲击伤、挤压伤
2.闭合性损伤:
擦伤、切伤、裂伤、刺伤、撕脱伤
按严重程度分类休克微循环变化
1.危重伤
2.重伤
3.轻伤
二.病理变化
(一)局部反应
主要是创伤性炎症反应,包括充血、渗出和组织变质坏死。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
(二)全身反应
1.应激反应:主要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脑垂体、肾上腺等分泌明显增加.
⑤脊柱骨折伴有神经损伤
⑥骨盆骨折伴有休克
⑦上肢长骨干、肩胛骨骨折
⑧下肢长骨干骨折
⑨四肢广泛撕脱伤
⑩泌尿生殖损伤:肾、膀胱、尿道、子宫、阴道破裂。
(二)急救护理
1.现场救护
脱离危险环境
–解除呼吸道梗阻
–处理活动性出血
–解除气胸所致呼吸困难
–处理伤口
–保存离断肢体
–抗休克
–现场观察,记录伤情
2.转运途中的护理
3.ICU评分(APACHEⅡ)
4.
多发伤和复合伤
一.多发伤
定义:同一致伤因素,使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是致命的或合并休克。
特点:应激重、伤情重、变化快、难处理、范围广、低氧血症、休克多、易误漏诊、致死率高
(一)伤情评估
1.危及生命的伤情评估:
–主要评估气道、呼吸、循环、中枢
2.代谢变化:机体能量代谢、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均明显增加,出现负氮平衡,血糖升高,醣异生作用加强。
三.创伤评分
(一)院前评分
1.院前指数(PHI)
2.创伤计分(TS)
3.修正的创伤计分(RTS)
4.院前指数(PHI)
5.CRAMS评分
(二)院内评分
1.简明创伤分级法(AIS)
2.创伤严重度评分(ISS)
配血:立即抽血配血,尽快补充全血。
置管:置胃管、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血气胸者及时进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并观察有无进行性血胸。
皮试:青霉素、普鲁卡因、TAT皮试。
包扎:开放性骨折及出血伤口均采用加压包扎。
二.复合伤
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称为复合伤
(一)放射复合伤
以放射损伤为主,常合并烧伤、创伤、冲击伤
–1小时黄金时间:抢救→诊断→治疗
–评估血压:触及桡A80、股A70、颈A60mmHg。
–BP<80,P>120,R>30或<10,意识不清:抢救。
2.全身伤情评估:
–Freeland提出Crash Plan评估程序:
C=cardiac(心脏) R=respiratory(呼吸) A=abdomen(腹部) S=spina(脊髓) H=head(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