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一新生管理的几点意见
1做好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
军训期间,大一新生的问题会比较多,往往会对环境不适应,想家,对艰苦的军训排斥等情况,这就需要辅导员密切关注同学们的思想变化,多关心他们。
而这时导生应该成为“朋辈管理者”。
因为都是同龄人,所以容易敞开心扉;一方面可以了解到教师无法了解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容易接受朋辈管理者的教育引导。
一般副班主任可以由高年级比较好的学生来担任,高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管理制度比较熟悉,在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比较有说服性,对新生的心理情况比较了解,要能第一时间发现班级同学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汇报给辅导员。
大一新生在经历了高考、进入大学校门后,面对新的环境和生活学习方式,往往会感到很迷茫,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往往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发展的方向。
所以在军训结束后,老师在开学的教育中,一定要严格,让大一新生从进入大学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高考的积极状态,不能松懈。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他们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树立全方位就业和敢于竞争的意识。
应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当今的就业形势,放弃以“天之骄子”自居的心理,主动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相应的职业,以及将来就业的优劣势,试探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以及将来的出路。
2 完善大一新生的管理制度
大一的学生由于新入校,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都不熟悉,因此对新生的管理比较繁琐。
但是,却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班主任、导生都要积极工作,深入学生生活,密切关注学生生活。
保证学生日常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学生寝室的作息制度、卫生、请销假等管理,学生档案材料,学年小结、评优评先、奖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事宜。
④学生安全管理,包括学生人生安全、学生用电安全、寝室财产安全的管理以及学生保险的实施工作。
3 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学习生活,教会他们如何在大学学习。
第一,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
大学学习是为自己未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准备。
第二,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
高职学校的学习主体就是学生本人,要变高中阶段的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寻求教育,即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第三,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学习特点。
第四,帮助新生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
高校学生自由时间较多,因此要善于制定合理的学习、文化娱乐、上网、体育锻炼及社会实践计划,做到有条有理,劳逸结合。
第五,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文献资料,学会自我解惑,充实提高自己。
4.安排新生过好第一个国庆长假
新生入学后不久,就遇到国庆长假,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时候刚好也是他们前一段时间积聚的思乡之情最为浓重的时候。
辅导员要用心照顾到每个新生,把握他们的情绪变化。
对于返乡的学生,辅导员要和他们保持联系,让关心的牵挂伴随他们的返乡之路,对不回家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假期结束时辅导员要问候到每一个同学。
国庆长假蕴涵着很多的教育机会,辅导员要利用好,对新生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