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及练习巩固【VIP专享】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及练习巩固【VIP专享】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及练习巩固实词词义的推测既是做好选择题和文言文句翻译的关键,也是学生知识框架中的弱项。

原则:结合语境,调动已知,掌握方法,科学推测。

方法:一、根据字形推断熟悉汉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会意造字法对推断词义很有帮助。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二、根据语法规律推断一个词的语法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它的词性、活用并进而推知它的大意。

尤其是处在相同结构位置上的词语,可以凭已知去推出未知。

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朱丹”、“黝”都分别带了宾语“门”和“之”,所以就能感知它们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漆成红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

三、根据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快速推断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排比、互文、比喻、借代、拈连等,这些手法也能用来作为推断词义的凭借。

象使用频率极高的对偶和排比就对词语推义很有用处。

可以根据古人喜欢在两个句子里的位置相同处使用相同或相反的词语的特点很容易地去推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极”字因与上句的“通”位置相同就可以马上推出它的大意“通达”。

四、根据文化、文学常识推断文化文学常识也是文言文中常常要涉及到的内容,有时一个熟知的文化文学常识就可以帮助我们顺利推出词义。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知道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坏的孝道,自然容易推断“剔”通“剃”,即“剃除”,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被剔除毛发就是蒙受极大的耻辱。

五、根据语境推断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的多义、活用、通假、偏义复词的用法、古今异义等,都容易判定。

这是最常用、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前提是必须了解文段大意,抓住前后关键词语,否则就会无处下手。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由“少多疾病”可知“不行”与今义“不行”不同,而是“不能行走”即柔弱、不健康意;而“零丁孤苦”的语境,也能帮助推断“成立”不是今义的“成立”之意,而是“成人立业”的意思。

常见文言虚词的词义或用法也可依据语境大胆而科学地推测。

锦囊(1)建立知识框架实词部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虚词部分:考点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

(2)整体入手,把握人物和事件。

特别是关注文段写了几个人、几件事,人物任职有何变化及变化原因、空间位置有几次转移、上级或下级对关键人物的评价,这些都是出题人设题的题点,也是做对题目的帮手。

(3)看清题干要求,把握命题意图,特别是看准是“选正确”项还是“选错误”项,不要犯低级错误。

(4)对文段与词语的理解,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充分利用旧知,并结合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

课外浅易短文阅读系列训练(三)七.赵将括母赵将马服君赵奢①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主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乎?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括既行,代廉颇。

三卜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注释】①马服君赵奢:赵奢,战国时赵国的大将。

马服君是赵奢的封号。

一、解释下列句加点的词1.父时为将()2.愿王勿遣()3.始妾事其父()4.身所奉饭者以十数()5.故卒不加诛()6.吏无敢仰视之者()二、下列加点的“将”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 B.父时为将C.括不可使将 D.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三、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父时为将(经常) B.受命之日(那些日子里)C.今括一旦为将(一时) D.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每天)四、翻译下列句子1.身所奉饭者以十数2.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3.愿王勿遣4.妾得无随坐乎五、赵括的母亲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练习巩固【2013·佛山顺德期末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丁前溪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之为人。

御史行台按访之。

丁亡去,至安丘遇雨。

避身逆旅。

雨日中不止。

有少年来,馆谷丰隆。

既而昏暮,止宿其家,莝cuò豆饲畜,给食周至。

问其姓字,少年云:“主人杨姓,我其内侄也。

主人好交游,适他出,家惟娘子在。

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

”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

次日雨仍不止,供给弗懈。

至暮锉刍chú,刍束湿,颇极参差。

丁怪之。

少年曰:“实告客,家贫无以饲畜,适娘子撤屋上茅耳。

”丁益异之,谓其意在得直。

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

俄出仍以反客,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

主人在外,尝数日不携一钱,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丁赞叹而别。

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

”数年无耗。

值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

至诸城,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申言始忆之。

踩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明日为制冠服,表里温暖。

杨义之,而内顾增忧,褊心不能无少望,居数日殊不言赠别。

杨意甚急,告丁曰:“顾不敢隐,仆来时米不满升。

今过蒙推解固乐,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已代经纪矣。

幸舒意少留,当助资斧。

”走怦①招诸博徒,使杨坐而抽头,终夜得百金,乃送之还。

归见室人,衣履鲜整,小婢侍焉。

惊问之,妻言:“自君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米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

又给一婢,为妾驱使。

”杨感不自已。

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

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走怦:派人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御史行台按访之按:考察B.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业:以……为业C.数年无耗耗:损耗D.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诣:拜访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俄出仍以反客B.问:“主人何业?”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C.丁赞叹而别。

踩履而出,揖客入D.慕郭解之为人丁茫不忆,申言始忆之7.下列各句中,句子成分省略最多的一句是( ) (3分)A.避身逆旅B.止宿其家C.居之温室D.明日为制冠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诸城人丁前溪受古代侠客郭解的影响,好仗义疏财,抱打不平,不愿参与政治,知道御史行台要拜访自己,就逃跑了。

B.旅馆女主人家里经济不宽松却很是好客,在丁前溪前来避雨时即使素昧平生也能热情招待,为了喂马甚至不惜拆下自家屋顶的茅草作为饲料。

C.几年之后,杨某因荒年无法度日前来求救,丁前溪知恩图报,热情款待曾经一度忘记的杨某,还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送了不少吃穿用品接济对方。

D.“一饭之德”得涌泉相报。

在丁前溪的帮助下,杨某一家即使舍弃经营旅馆的旧业也能过上好日子,诠释了“好心有好报”的人生道理。

9.断句和翻译。

(10分)(1 )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异史氏日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2 ) 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丁益异之,谓其意在得直。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①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宣告之,暇幸见顾。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课后果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不满周岁——襁褓;2~3岁——()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10岁以下——()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30岁(女)——()20岁(男)—— ()30岁(男)——()40岁(男)——()50岁——()60岁——()70岁——()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5.选C (耗:消息)6.选C (皆为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A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把、拿;B代词,什么/ 副词,怎么;D助词,的/4弋词,这件事)7.选B (“(少年)止(之)宿(于)其家”;A“(丁)避身(于)逆旅”;C (丁)居之(于)温室;D明日(丁)为(之)制冠服)8.选D (杨某旧业是“日设博场以谋升斗”,即开赌场)9.断句和翻译。

(10分) (1)断句。

(4分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2)翻译。

(6分) ①丁前溪更加感到惊异,认为这样做的意图是想得到自己的钱财。

(3分)(评分标准:“异”1分,“直”1分,意思对1分。

)②我是诸城的丁某,主人回来后,应该告诉他,得空时希望(他)光顾我家。

(3分)(评分标准:“我诸城丁某”译成判断句和“见”“顾”各1分)参考译文:丁前溪,是山东诸城人。

家中富有钱粮,好仗义疏财,抱打不平,最钦佩古代侠客郭解的为人。

御史行台考察后,要拜访他。

丁前溪逃跑了,到安丘时遇上下雨,他就在一家旅舍避雨。

雨一直到中午仍下个不停。

这时,有个少年过来,用丰盛的饭菜招待他。

不久天黑了,(年轻人)挽留丁前溪在他家住宿,拿饲料草喂养他的马匹,照顾得非常周到。

问那少年的姓名,少年回答说:“主人姓杨,我是他的内侄(妻子弟兄的儿子)。

主人喜好交游,适逢他出门在外,家中只有他家娘子在。

家贫不能给你丰厚的招待,希望你能见谅。

”丁前溪问:“你家主人从事什么行业?”得知主人家没有多的资产,只是每天靠开设赌场谋得少量的糊口用品。

第二天阴雨仍旧连绵不止,但旅馆供给的饭食照样无丝毫怠慢。

到晚上铡草喂马时,喂牲口的草料湿漉漉的,看起来很是长短不齐。

丁前溪对此感到奇怪。

年轻人说:“实话告诉您,家中贫困没有什么拿来喂养牲畜,这是刚才娘子让拆掉的屋上的茅草啊。

”丁前溪越发感到奇异,认为这样做的意图是想得到自己的钱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