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
【详解】
由 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 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 在 2X 中,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 2 个,碳原子都是 6 个,氧原子都是 6 个,反应前氯原子 是 14 个,反应后应该是 14 个,其中 6 个包含在 2X 中,因此 X 的化学式是 FeCl3。故选 A。
原子个数分别为 1、2、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钙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 +2H2一定条件Si+4HCl ,由方程式可
知:
【详解】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 应,故 A 正确;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 B 不 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4,故 C 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变成了+1 价,故 D 正确。故选 B。
x+y=20.8g−10.8g, x+ y=3.6g,解得 x=5.6g,y=4.4g。故选 C。
15.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X+CaCl2+2H2O,则 X 为( )
A.CaClO
B.Ca(ClO)2
C.Ca(ClO)3
D.Ca(ClO)4
【答案】B
【解析】
反应物中钙、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 2、4、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氧、氢、氯
【答案】C 【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
的质量比也为 3:1,10.8gH2O 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 =1.2g,则 CO 和 CO2 中总的碳元素 的质量=1.2g×3=3.6g,设生成的 CO 的质量是 x,CO2 的质量为 y,则
13.高温条件下,14.4g 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 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
D.21:8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 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 x,
CO O CO2 28 16 5.6g x
x = 16 5.6g 28
3.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 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X+2H2O=2Ca(OH)2+O2↑,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
A.CaO
B.CaO2
C.CaCO3
D.CaCl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8.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 1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 A 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1:2,故 B
正确;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C 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 D 错误。
故选 B。
9.已知 、 、 分别表示 X、Y、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 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 4X+Y=2Z D.一个 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反应物是 X 和 Y,成物是 Q 和 Z B.参加反应的 Y 和 Q 的质量比是 1∶1 C.参加反应的 X 与 Q 的质量比是 1∶3 D.反应后生成 15 g Z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 X 的质量减少了 4 g﹣0 g=4 g,故 X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 的 X 的质量为 4 g;反应前后 Y 的质量增加了 12 g﹣10 g=2 g,故 Y 是生成物;同理确定 Z 是生成物,生成的 Z 的质量为 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 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 应的 Q 的质量为 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 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 知反应物是 X 和 Q,生成物是 Y 和 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 Y 的质量为 12 g ﹣10 g=2 g,参加反应的 Q 的质量为 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 Y 和 Q 的质量比是 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 X、Q 的质量比为 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
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 Z 的质量为 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选 C。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
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
该产物化学式是( )
A.CH4O 【答案】B
不变;反应后 Ca、O、H 的原子个数依次为:2、6、4,已知反应前 O、H 的原子个数分别
为:2、4,则 2X 中应含有 Ca、O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 X 的化学式为 CaO2,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该反应可表示为 3X+Y=2Z,错误; D. 一个 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 C。
10.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
7.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
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FeCl3
B.FeCl2
C.Fe2O3
D.FeO
【答案】A
【解析】
11.FeS2 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 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2X+8SO2,则 X 的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2O3
D.FeSO4
【答案】C
【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S2+11O2
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 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4 个铁原子和 6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铁原子 和 3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Fe2O3。故选 C。
x=3.2g, 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3.2g):3.2g=7:2。 故选 B。 【点睛】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4.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 CO、CO2 和 H2O, 且总质量为 20.8g,其中 H2O 的质量为 10.8g,则 CO2 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
【详解】
A、根据化学式 CH4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 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 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 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 C2H5OH,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不符合所生成有 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
,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
比为 : 故选 C.
=1:2,故选项说法错误.
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 2: 7
C.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12.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 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 3 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各不相同,故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 4 种分子,错误; 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原 子是不可分的,正确; 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D、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