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流() 优秀课件-(人教版八上)地理

河流() 优秀课件-(人教版八上)地理

返回
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 “海”分别指( B ) A.喜马拉雅山脉和渤海 B.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C.巴颜喀拉山脉和东海 D.唐古拉山脉和东海
返回
2.考察组在宁夏平原发现这里农作物长势喜人,宁夏平原大
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200 mm,地处干旱地区,但成为我国
著名粮食产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B )
返回
7.黄河进入 下 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 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成为 “ 地上河 ”。
返回
课堂探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的概况(包括河流的源头、注入海洋、流经地形区、 流经省区、流经干湿地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
返回
源头: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渤海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 西、河南、山东,共9个 流经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河 南桃花峪(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7.要写好 一篇记 叙文, 首先必 须确定 自己的 情感, 然后根 据自己 的情感 选择提 炼材料 ,再加 以细致 的描写 ,在必 要的地 方画龙 点睛地 穿插一 点议论 。

8.对任何 一篇记 叙文而 言,叙 述是骨 架,描 写是血 肉,而 抒情与 议论则 是灵魂 ,这四 者是缺 一不可 的。总 之,我 们要学 会综合 运用多 种表现 手法, 使我们 笔下的 文字显 得生动 活泼、 形象可 感、醒 人耳目 、启人 深思。
返回
5.这次黄河之行,考察组了解到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 ) A.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 C.下游培修、加固大堤 D.中下游疏浚河道
返回
6.考察组在黄河干流哪一河段能亲自体验到“人在水下走,
船在天上行”的情境?( D )
A.②
B.③
C.④
D.⑤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味起来 就更觉 得真诚 可亲。

6.通过对 客观事 物的描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3.抒情往 往不会 单独出 现在文 中,它 常与记 叙、描 写、议 论等结 合在一 起。一 般来说 ,直接 抒情一 般要与 议论结 合在一 起,而 间接抒 情一般 与叙述 、描写 结合在 一起。

4.借景抒 情又称 寓情于 景,是 指作者 带着强 烈的主 观情感 去描写 客观景 物,通 过景物 来抒情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第三课时)
课程标准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 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 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 响。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重点)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知道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以及黄河的治理措施 。(难点)
返回
2.黄河的忧患
河段
表现
黄河的忧患 成因
治理措施
上游
荒漠化,有 凌汛
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 过度放牧,破坏植被; 从低纬流向高纬
植树种草,退耕还 林还草;
兴建水库,疏浚河 道
中游 水土流失
流经黄土高原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
下游
凌汛、地上 河、洪涝
泥沙淤积,低纬流向高 纬
中游治沙,清理河 道,加固大堤
返回
(3)“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指哪一河段的景观?形成 这一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景观是指下游河段的地上河;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河段流 速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 的。
返回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①黄河干支流上众多水库的蓄水拦沙;②黄土高原地区在国 家政策的扶持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了水土流失;③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居民外迁,减轻 了环境压力;④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得到很好的治理,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任意答三点即可)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丰富
C.热量充足
D.地势平坦
返回
3.考察组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B )
A.① C.③
图 2.21 B.② D.④
返回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 B ) A.黄河水量小、常常断流 B.黄河水含沙量大,河水浑浊 C.黄河污染严重、河水黑臭 D.黄河水势汹涌,跳进去出不来
返回
随堂检测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密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为更好地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地理杂志社于2020年 5月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黄河之旅。图2.20为“黄河流域简 图”,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④代表黄河的不同河段。结合材 料和图,完成1~7题。
返回
图 2.20
返回
4.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 宁夏 平原 和 河套 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 华北 平原的塑造者之一。 5.黄河 上 游多在高山、高原的 峡谷 中穿行,蕴藏着丰富 的 水能 资源。 6.黄河中游流经 黄土高原 地形区,支流较多,河水携带大 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 沙 量最大的河流。
返回
图2.22
返回
(1)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 理视角可以解读为:黄河发源于 青藏 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 山脉,向东注入 渤 海。 (2)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道出 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突出特点。黄河泥沙90%来自 黄土 高 原,但随着该地区 保持水土 措施的实施和水库的建设,黄 河含沙量大幅下降。
7.黄河的凌汛主要出现在( B )
A.上、中游
B.上、下游
C.中、下游
Dபைடு நூலகம்上、中、下游
返回
8.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得到众多 文人墨客的歌颂和赞美。读材料和“黄河流域简图”,完成 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暸望》杂志报 道:自 2000 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 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 80%以上 的河段是清的。
返回
返回

1.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 ,并不 是最后 的时刻 ,而是 我们的 精神崩 溃了。 那你只 要坚持 精神的 重整, 坚持精 神的出 发,其 实当我 们觉得 ,那是 万劫不 复的情 景,也 依然可 以去找 到它的 出口, 也依然 可以坚 持过来

2.所以如 果你有 愿望, 如果你 真的还 有力量 去实行 它,我 觉得我 一定要 即刻就 出发, 去完成 自己的 愿望, 让自己 更少的 遗憾。 人生是 一个漫 长的过 程,年 轻是多 么的好 ,但是 请你们 记得, 记得有 很多的 东西, 当你不 懂的时 候,你 年轻, 当你懂 得了以 后,你 已年老 。
返回
课前预习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认真阅读课本P49~53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 标记: 1.河流概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山脉 , 呈巨大的“ 几 ”字,注入 渤 海。
返回
2.分界点: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河口 、 桃花峪 。 3.黄河主要流经 干旱 、 半干旱 和 半湿润 区,降水较 少 ,蒸发量 大 ,水量较 小 ;与长江相比,黄河的 含沙量 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