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倡导“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基于此,本文聚焦继续教育问题,分析其
运转机制和成因,弥补应然性视角的缺陷。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XX行政职业学院、XX省电子职业技术
学校、XX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XX行政职业
学院等6所高校体育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分析法共搜集到文献资料10287篇,对于
研究的数据、表格、图文、关键词、作者、项目基金等分析维度,
都进行了整理和标注。

1.2.2专家访谈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前提下,对于专家和教
师采取访谈方式,听取他们对于本研究的意见。

1.2.3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30份教师问卷,收回129份。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根据访谈内容将问卷分为两类。

1.2.4数据分析法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运用SP
SS17.0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群进行
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阶段特征和现状
2.1.1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途径分析调查显示,函授比例为55.78%,短期培训比例为46.14%,经验交
流比例为26.53%,学术研究比例为22.18%,网络培训
比例为14.90%。

如表1所示。

2.1.2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考核形式分析
调查显示,考核形式过程评价比例为16.94%,结果评价比例
为52.52%,自我评价比例为49.44%,其他比例为
8.16%。

如表2所示。

2.1.3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频次分析调查显示,继续教育频次相对较少。

其中,每年1次比例42.94%,每年
多次比例为14.52%,2年1次比例为31.44%,3年1
次比例为12.1%。

如表3所示。

2.1.4XX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效果分析调查表明,认可度中认为非常有帮助比例为23.94%,比较有帮助比例为
43.53%,帮助不大比例为21.47%,没有帮助比例10.16%。

如表4所示。

2.2高校基于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促进与制约的因素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员认为“理念认知”上问题的为35人,
占比25.40%;“个人认识”17人,比例为14.78%;“内容设置”45人,约占32.14%;选择“授课模式”的为
61人,达到46.53%;认为是“经费保障”比例是22.18%;归结为“培训时间”占比44.90%。

如表5所示。

2.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的问题
2.3.1重视程度不够。

存在着对于教师职业规划和专业发
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自主提升意识。

2.3.2课程设置形式不合理。

课程内容设置和形式落后、
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式下教师需求的变化。

课程开设的多样性不足、合理性欠缺、国际性缺乏。

2.3.3职业发展和提升渠道不畅。

一是选拔体制机制尚不
完善。

二是教师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教师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3.1.1继续教育能激活师生关系,提升教学主体团队意识。

高职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教学参与热情高涨,互动性更强。

3.1.2继续教育对教学能力提升有极大推动作用。

高职教
师认可继续教育的价值,教师教学能力增强,课堂效果改善。

3.1.3教师体育队伍相对合理。

男性略多于女性,中青年
为主,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但仍有优化空间。

存在着形式单一、缺
乏针对性和教学效果上差异。

3.2建议
3.2.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升高职教师培训规范性。


是构建多样化教师培训体系。

二是增设多样化、多层次培训内容。

三是鼓励教师报考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

3.2.2完善高职教师岗位设置,强化高职教师选拔机制。

第一,完善高职教师岗位设置,突出岗位匹配性,实行定岗定责。

第二,要强化高职教师选拔机制,鼓励高职教师竞争相关的职位。

第三,强化高职教师的监督管理,完善高职教师监督管理和评价考
核机制。

3.2.3强化民主监督轮换制原则,进优化教师评价机制。

一方面,要坚持教师队伍轮换原则,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锻炼
他们的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样化评价监督体制机制,优
化形成性评价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