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操作人员钻井井控验证培训题库(技术)1、在钻开油气层前100~150米开始,用正常钻进 1/3~1/2 的排量进行低泵冲试验,以后每加深200米、钻井液密度调整或更换钻井泵缸套后要进行一次,取全压井施工数据,并做好记录。
2、揭开设计油气层钻时加快时,要采取钻开 1~2 m停钻、停泵观察有无溢流的方式,在判明无溢流后,再继续钻进。
3、最大允许关井套压不得超过井口装置额定工作压力、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 和薄弱地层破裂压力所允许关井套压三者中的最小值。
4、从二开开始,坐岗人员要坐岗观察溢流显示情况;钻至设计油气层(包括浅层气)之前100-150m或在施工过程中提前发现油气水层,要按要求认真填写坐岗记录。
5、起钻前要充分循环钻井液,使其性能均匀,进出口密度差不超过 0.02 g/cm3。
6、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增加安全密度附加值:油、水井为 0.05~0.10g/cm3。
气井为 0.07~0.15g/cm3。
(AB卷共同)7、在起下钻时发现井涌,抢装钻具内防喷器的目的是及时控制钻具内环空,以防内喷。
8、在关井条件下,井底压力等于钻柱内静液压力与关井立管压力之和。
9、在油气活跃的井,下钻中途和到底开泵前,应关井进行节流循环排气。
10、起钻完要及时下钻,严禁在空井状态下进行设备检修。
11、每次灌注钻井液后,要及时记录、校核钻井液的灌入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2、起钻过程中发生抽吸现象时,要停止起钻作业,开泵循环正常后再重新起钻。
13、在钻进过程中发现溢流,因起升系统原因方钻杆不能提出转盘面,此时应立即停泵,关环形防喷器控制井口。
井控技术371、当井内液柱压力不能平衡地层压力时,依靠地面设备、井控技术恢复井内压力平衡的过程叫二次井控。
2、下钻时,井内液柱向上流动,使井底压力增加,这个压力增加值称为激动压力。
3、两口井的井径不同,钻井液密度相同,在垂深3000m处,两口井的静液压力相同。
4、气侵后,环形空间的钻井液密度自下而上逐渐变小。
5、波动压力包括抽汲压力和激动压力。
6、作业班组进行防喷演习时,钻进作业和空井状态应在3分钟内控制住井口,起下钻杆、起下钻铤作业状态应在5分钟内控制住井口。
7、关井以后,套管压力不能超过最大允许关井套管压力。
8、钻井液受油气侵后,密度下降,粘度、切力升高。
9、在地层压力大于环空和钻柱内钻井液静液压力时,就会出现关井立压、关井套压都大于零的显示。
10、钻井时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不能超过地层破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
11、当发生气侵关井后,天然气到达井口时,作用于井底压力达到最大。
12、井口返出的钻井液的量比泵入的量多,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的现象称之为溢流。
13、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而出现敞喷的现象叫井喷失控。
14、地层中的流体无控制的涌入井筒,喷出地面的现象叫井喷。
15、当发现溢流关井后,通常人们把关井立管压力作为判断地层压力的压力计来使用。
16、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米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得超过0.5m/s。
17、抽汲压力发生在井内起钻时,其结果是降低的井底压力。
18、激动压力发生在井内下钻和下套管时,其结果是增大井底压力。
19、钻遇大裂缝或溶洞时,天然气被钻井液从裂缝或溶洞中置换出来进入井内,造成的井侵我们称为置换气侵。
20、关井后套管压力升高到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时,就要打开节流管汇泄压。
21、在关井条件下,井底压力等于钻柱内静液柱压力与关井立管压力之和。
22、硬关井的特点较软关井时间短,但易产生水击效应。
23、软关井是在节流管汇开通的状态下,先关防喷器,再关节流管汇的方法。
24、发生溢流关井后,如不能通过钻柱正常循环,可通过压井管汇,泵入加重钻井液,以便恢复井内压力平衡。
25、起钻速度越快,则抽汲压力越大。
26、起钻时,每起出 3 个立柱的钻杆,或起出 1 个立柱的钻铤时,就需要检查一次灌入的钻井液量。
27、安装钻具浮阀或钻具回压阀时,每下 5~10 柱钻杆要灌满一次钻井液,下钻中途和到底开泵前必须先往钻具内灌满钻井液,然后再开泵循环。
28、发现溢流关井后,应及时求得关井立管、套管压力和溢流量等数据。
29、发现溢流关井后,如关井立压和关井套压均为零,应保持原钻进时的流量、泵压,以原钻井液敞开井口循环,排除受侵钻井液即可。
30、发现溢流要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为一声长笛、关井信号为两声短笛、开井信号为三声短笛。
31、下钻时发生溢流的显示:返出的钻井液体积大于下入钻具体积。
33、钻进时发生溢流的显示:循环罐钻井液液面升高;出口管钻井液流速加快、流量增加,停泵后出口管钻井液外溢。
34、硬关井是在节流管汇关闭的状态下直接关井的方法。
35、在地层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钻井液密度越大,井底压差也相应增大。
36、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37、钻进与空井时相比,钻进时的井底压力比空井时增加了一个环空流动阻力。
二、简答题1、简述一般情况下短程起下钻的基本作法。
答:一般情况下试起超过新钻开的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再下入井底循环观察1~2个循环周,确认有无油气侵。
2、简述常规钻机在起下钻杆时的软关井程序。
答:(1)发信号。
(2)停止起下钻杆作业。
(3)抢接应急旋塞。
(4)开(四号)平板阀。
(5)关防喷器。
(6)关节流阀,试关井。
(7)看套管压力、立管压力、钻井液变化量。
3、简述常规钻机在正常钻进时的软关井程序。
答:(1)发信号。
(2)停止钻进、停泵。
(3)抢提方钻杆。
(4)开(四号)平板阀。
(5)关防喷器。
(6)关节流阀,试关井。
(7)看套管压力、立管压力、钻井液变化量。
4、常用关井方法有哪几种?其中什么是软关井?答:两种,软关井和硬关井。
软关井指的是开通节流管汇,关闭防喷器,再关节流管汇的关井方法。
井控技术选择题1、当发生岩屑气侵时,侵入天然气量与()成正比。
A、井径B、井深C、地层硬度D、岩石塑性A2、地层流体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出转盘面()米以上的现象称为井喷。
A、0.5B、1C、1.5D、2D3、通常情况下,力求一口井保持()井控状态,同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一旦发生井涌和井喷能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加以处理。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A4、钻井施工队伍应坚持干部()小时值班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对现场的技术支撑和井控管理。
A、8B、12C、16D、24D5、压力梯度是指()压力的增加值。
A、某一深度B、套管鞋深度C、单位井深D、单位垂直深度D6、计算钻井液的静液压力时,井深数值必须依据()。
A、钻柱长度B、测量井深C、垂直井深D、设计井深C7、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是指把()折算成钻井液密度。
A、地层破裂压力B、循环压力C、地层压力D、回压C8、地层压力是确定钻井液()的依据。
A、密度B、粘度C、失水D、切力A9、正常压力地层中随着井深的增加,地层压力梯度()。
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B10、上覆岩层压力是指某深度以上的()所形成的压力。
A、岩石的重力B、孔隙流体C、岩石骨架应力D、岩石基质和孔隙内流体的总重量D11、地层破裂压力一般随着井深的增加而()。
A、不变B、减小C、增大D、不确定C12、地层破裂压力是确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A、地层压力B、抽吸压力C、坍塌压力D、最大允许关井套管压力D13、钻井过程中,配制合理的钻井液(),平衡地层坍塌压力,防止地层失稳。
A、密度B、粘度C、含砂D、失水A14、地层坍塌压力指的是液柱压力由大向小到一定程度时井壁岩石发生剪切破坏造成井眼坍塌时的()。
A、地层压力B、基岩应力C、液柱压力D、地面压力C15、地层漏失压力是指某一深度的地层产生()时的压力。
A、地层破裂B、钻井液漏失C、岩石变形D、地层坍塌B16、大部分的压力损失发生在钻柱里和()。
A、水眼处B、地面管汇C、环空内D、出口处A17、压力损失的大小取决于钻柱长度、钻井液密度和()、切力、排量及流通面积。
A、钻井液粘度B、钻井液含砂量C、泵的功率D、钻井液失水A18、产生抽汲压力的工况是()。
A、起钻B、下钻C、钻进D、空井A19、在钻井作业中,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
A、钻进B、起钻C、下钻D、空井B20、空井时井底压力等于()。
A、静液压力+激动压力B、静液压力+环空流动力阻力C、静液压力-抽吸压力D、静液压力D21、增大井底压差,机械钻速会()。
A、不变B、减小C、增大D、无规律变化B22、欠平衡钻井,井底压差()。
A、大于零B、等于零C、约等于零D、小于零D23、地层破裂压力试验是为了确定()地层的破裂压力。
A、白云岩B、井底处C、石灰岩D、套管鞋处D24、现场地层承压能力试验可以采用分段试验的方式进行,即每钻进()m,就用钻进下部地层的钻井液循环试压一次。
A、100~200B、200~300C、300~400D、400~500A25、在井身结构设计中,同一裸眼井段中原则上不应有两个以上()相差大的油气水层;A、温度B、压力梯度C、岩性D、可钻性B26、在钻井施工中,()必须满足平衡地层压力的要求。
A、关井套管压力B、循环总压力C、钻井液液柱压力D、地层流体密度C27、为了保证钻进和起下钻过程的安全,做到井壁稳定,既不压漏地层也不会引起溢流,必须控制钻井液的()和粘度。
A、密度B、失水C、静切力D、泥饼28、钻井中造成溢流的根本原因是()。
A、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B、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C、井底压力等于地层压力D、井底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B29、起钻时,从井内每起出()柱钻铤必须向井内灌一次钻井液。
A、1B、2C、3D、4A30、发生溢流后要求及时关井的目的是()。
A、防止井塌B、防止卡钻C、防止井漏D、保持井内有尽可能多的液柱压力D31、发生溢流后正确的做法是()。
A、迅速关井B、循环观察C、及时请示D、等待命令A32、发生溢流采取软关井的优点是()。
A、容易产生水击现象B、关井时间比较长C、对井口冲击比较小D、关井时间比较短C33、关井程序中,如未安装司钻控制台,由()通过远程控制台关防喷器。
A、司钻B、副司钻C、井架工D、场地工34、下尾管时发生溢流,通常的处理方法与()时发生溢流一样。
A、起下钻杆B、起下钻铤C、空井D、钻进A35、发生溢流关井后,一般情况下,要等()分钟才能读取稳定的立管压力值。
A、1~2B、3~5C、10~15D、60~90C36、关井操作由()统一指挥,防止误操作。
A、队长B、工程师C、值班干部D、司钻D37、关井后需要放喷泄压时,要通过()放喷降压A、节流管汇、放喷管线B、压井管汇C、打开防喷器D、打开钻具内空间A38、对于()溢流来说,更要强调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关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