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市委2018年工作任务一览表

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市委2018年工作任务一览表

牵头单位:市人才办,主要参与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工商联
蔡剑峰
科技与质量处、中小微企业处、人事与培训处
5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持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重点在“破除无效供给、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促进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主要参与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
李忠
新兴产业发展处、产业政策处、产业协调处、产业投资处、信息化推进处、科技与质量处、生产性服务业处、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市软件办
7
开展传统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围绕《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深入开展企业互联网融合提升工程,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升级、先进管理应用、品牌创建等,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质监局,主要参与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中国移动苏州分公司、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
李忠
产业投资处、信息化推进处、科技与质量处、大企业处
8
推进先导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引导新一代显示、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主要参与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苏州银监分局、苏州保监分局
杨秀英
中小微企业处、大企业处、科技与质量处、产业投资处
11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预期引导,提供优质服务,不断优化亲商服务,保护、关爱、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建立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强化产权运用保护。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不见面审批”覆盖率,推动“3550”改革实现常态化、普遍化。以入选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主要参与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蔡剑峰
科技与质量处、电子信息产业处、大企业处、产业投资处
3
加大对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的扶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转化平台,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建设苏州自主创新广场,加快建设运河湾双创中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拓宽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金融办,主要参与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
孙洪
产业协调处、产业政策处、经济运行处、中小微企业处、电力能源处、节能与综合利用处
6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主动融入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主要参与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旅游局
金晓虎
生产性服务业处、信息化推进处、市软件办
10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引领行业发展、组织专业化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实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培育工程,打造一批产品质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的标志性“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生动局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做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创投机构发展,从信贷投向、产品创新、渠道布局等方面推动金融服务向实体经济延伸、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
附件1:
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市委2018年工作任务一览表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参与)单位
分管领导
牵头(责任)处室
1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国有产权、集体产权、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主要参与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
蔡剑峰
科技与质量处、产业投资处、大企业处、中小微企业处
4
推动人才优先发展。全面执行“人才新政”40条,以重要科研项目、研发平台、创新事业和良好环境氛围,吸引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改革创新,促进人才规模与人才质量同步提升,人才引育与发展需求协调匹配,加速集结创新创造的千军万马。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编办、市经信委,主要参与单位:市科技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行政审批局、苏州地税局、市工商联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产业处、科技与质量处、产业投资处、电力能源处、产业政策处、产业协调处、市软件办
9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物流、旅游等优势服务业,推动商务、科技、软件、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主要参与单位:市委农办、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
蔡剑峰
综合与法规处、新兴产业发展处、产业政策处、产业协调处、经济运行处、产业投资处、科技与质量处、中小微企业处、大企业处
2
发动科技创新引擎。聚焦大院大所和标志性龙头企业,鼓励其在苏设立研发机构。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战略项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凝聚力量、集中突破。推动教育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