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考对联题型》课件

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中考对联题型》课件


• 落日平原纵马
闲谈莫道人非 秋风古道题诗 峰从何处飞来
• 静坐常思己过 • 泉自几时冷起
例2、请按对联的要求,把下面的 句子组合成三副对联。
有天皆丽日 春在江山里 花静鸟谈天 无地不春风 水清鱼读月 人入画图中
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
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春在江山里,人入画图中。
【改写式】
对联的一般特点
5)意义相关
•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正对 •登楼看月胸襟阔,把酒临风感慨多。
反对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勤奋筑起通天路,懒惰堵塞智慧门。
对联的基本要求 : 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 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 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对联的一般特点
1)它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 字数必须相等。
处 处 春 光 好,
家 家 喜 气 浓。
对联的一般特点
2)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对。
词性,或者说词类,在上下联对应位置,应当 相同或相近。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雨滋春树碧连天 学海无涯勤可渡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2、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1、民族耻不忘,(
B

A、英雄荣永记 B、中华魂永存
2、血与火的战斗,( A、情与义的磨练
对联的一般特点
6)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见“备考”书P100 对联运用
【配对式】 • 这种题型一般有多个句子,要 求选出两个句子组成一幅对联。 做此类题目时,我们除了用到 对联的知识外,还必须根据 “仄起平收”的特点来确定每 幅对联中的上下联。
例1、用连线给下列三幅对联配对
范仲淹则后乐先忧
【根据材料拟对联(其它式)】 例1、在下面句子空格中填写适当词句: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异卉对( 知音存海内,朋友( 黄梅时节家家雨,( )。 )。 )。
奇葩(奇果、奇草) 遍天涯(遍天下)
2、下面是白云山风景区的一副对联,请 你用简体字按对联张贴的顺序抄写在方格 内。綠樹多生意,白雲無盡時。
名 动 名
对联的一般特点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 应该相同。节奏停顿应当相合。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偏正结构) (并列结构)(主谓结构)
对联的一般特点
4)上下联平仄相协,仄起平收。
日 耀 长 天 画 卷 红
Hale Waihona Puke 春 回 大 地 诗 行 绿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B

B、明与暗的争锋
3、某同学想为教室写一副对联,还缺下 联,请你帮他写出合适的下联:
• 横批:静物无声 • 上联:一张课桌迎冬夏, • 下联: 。 例:三年书本度春秋。 两块黑板过春秋。 四方屏幕伴春秋。
4、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 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物荣
试题出上句上联,要求对下句
“备考”P100 例1;例2
例1:结合课文补充完整对联
•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 下联:陶渊明 。 例举:1、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 2、厌恶黑暗描绘世外桃源
例2、联系《岳阳楼记》拟出下联
上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例举: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范仲淹学仁人喜忧 范仲淹则进退皆忧
~~中考对联题型复习~~
对联知识
详见八年级下册 P214—215 “备考” P100
对联的基本特征: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结构相应,节奏相合, 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 [“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 “平”就是第一二声的字,“仄” 就是第三四声字。上联末字必须仄 音,下联末字必须平音。 •通常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 下联居左。]
例句:近观湖面,绿色荡漾,波光闪烁;
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 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 远方。
远望青山,峰峦起伏,峻岭绵延。
例2、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 副对联的下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 上联:小石潭上,凄神寒骨; 下联:在醉翁亭中畅饮,欧阳修倍感 赏心悦目
醉翁亭中,赏心悦目
【对句式(补句式)】
4、请用下列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 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曹操 • ⑴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 ⑵ □□□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练一练!
完成“备考”P118
25—32题
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腊梅吐芳迎红日 书山万仞志能攀 风送花香红满地
ȗȗȗȗȗ
白 云 无 尽 时
ȗȗȗȗȗ
绿 树 多 生 意
3、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 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 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 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 明。【对联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
(一般是第三、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 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二声)贴在左边。】 参考答案:王阿姨,你好!你家的对联贴反了。 按照对联知识,尾字“岁”是第四声,这一句 是上联,应贴在右边;另一句的尾字“春”是 第一声,是下联,应贴在左边,这才符合对联 要求。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寿 比 南 山 不 老 松
福 如 东 海 长 流 水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判断下列句子的上联和下联: • 德从宽处种( 上联 • 福向俭中求( 下联 ) )
• 花香鸟语是诗情( 下联 ) • 水色山光皆画本( 上联 ) • 一脚踢开穷光蛋( 上联 ) • 双手迎进财神爷( 下联 )
• 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 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我们根 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 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 进行改写。 • 改写时可采用“增(增加词 语)”“删(删除词语)”“调(调换词 语位置)”“换(更换词语)”“留(留住 关键词)”等方法。
例1、把画线句改写成例句的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