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镇中心小学冬季安全知识教育进入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易发生不安全事故,现就冬季用火,用电,交通安全,防煤气中毒和冬季流行病预防知识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各年级、各班认真组织学习以增强我校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用火常识1、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2、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因为液化气残液,一旦遇到明火,将会发生一连串的燃烧爆炸。
所以,应将液化气残液交由充装单位统一回收,不得自行处理。
3、要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
平时要把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不准小孩开启煤气、液化气开关;不能让小孩在有可燃物的地方放烟花爆竹。
4、生活中不要乱丢烟头;不能躺在床上吸烟,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6、如果油锅着火,千万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麻布覆盖,令火窒息。
还可向锅炉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7、如果发现火灾,应迅速拔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8、家中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
9、当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
10、如果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11、在救火时不要冒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12、如果燃气罐着火,您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13、在离家或睡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14、不要随意占用楼道,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和搭设建筑,要保持楼道畅通,便于着火时疏散。
15、不要乱接乱拉电线,配电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措施,切勿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丝。
16、不要在电暖气上烘烤衣物,要让电暖气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安全用电知识1、自觉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和觉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从内心真正地重视安全,促进安全生产。
2、要熟悉自己生产现场或宿舍总闸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触电或其它电气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
3、不能私拉私接电线、不能在电线上或其它电器设备上悬挂衣物和杂物、不能私自加装使用大功率或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如有需要,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审批,由电工人员进行安装。
4、不能私拆灯具、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不要使用灯具烘烤衣物或挪作其它用途,当设备内部出现冒烟、拉弧、焦味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切断设备的电源,并通知电工人员进行检修,避免扩大故障范围和发生触电事故;当漏电保护器(俗称漏电开关)出现跳闸现象时,不能私自重新合闸。
5、在浴室或湿度较大的地方使用电器设备(如电吹风)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因电器的绝缘变差而发生触电事故。
6、确保电器设备良好散热(如电视机、电热开水器、电脑、音响等),不能在其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防止因散热不良而损坏设备或引起火灾。
7、珍惜电力资源,养成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当要长时间离开或不使用时,要确定切断电源(特别是电热器具)的情况下才能离开。
8、带有机械传动的电器、电气设备、必须装护盖、防护罩或防护栅栏进行保护才能使用,不能将手或身体进入运行中的设备机械传动位置,对设备进行清洁时,须确保切断电源、机械停止工作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9、不要攀爬高压杆塔,不要在高压线路附近放风筝或进行其它活动。
10、未经有关部门的许可,不能擅自进入电房或电气施工现场交通安全(一)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每横列不超过二人。
2、不穿越、攀爬护拦;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玩耍;不要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横过马路或通过十字街时,要走斑马线。
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
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雪天行人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旅游鞋,切勿穿硬塑料底鞋。
5、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手腕骨折。
6、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很好地起到对身体的平衡作用。
7、尽量避过大理石路面。
(二)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
2、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
转弯时,不猛拐,要慢行,并伸手示意。
经过交叉路口,要慢行,注意来往行人、车辆,不闯红灯。
3、不双手离把,不骑车带人和在快车道上行驶。
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三)雪后骑车注意事项1、雪后行车车胎气不要太足(60%—70%即可)。
2、不要低头猛骑,车速不宜快。
3、拐弯时不要强行猛拐。
4、不要猛捏车闸,且不可捏前闸。
5、车距不宜近:应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
防止前车突然摔倒,后车下意识捏闸跟着摔倒。
这样,常常一人摔倒吓倒一大片。
6、拐弯不宜太小。
7、车座不宜高:车座高重心就高。
遇有紧急情况下车时,单脚着地车体倾斜,地面太滑就不易站稳。
8、轮胎不宜旧:轮胎太旧,刹车容易打滑,最好选用粗花纹的宽轮胎或防滑轮胎。
9、鞋底不宜硬:应穿平跟鞋、软底鞋或雪地鞋,女生尤其不宜穿光底的高跟鞋或松糕鞋。
10、穿衣适当厚些,可防止不慎滑倒摔伤,但也不宜太臃肿,使行动不便。
11、离机动车车不宜近:雪地不慎摔倒,常滑行一段距离,而雪地汽车制动不灵,故应离汽车远些。
预防煤气中毒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一)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时,可能中毒。
(二)、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4、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5、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冬季流行病流行病: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节,气温低、气候干燥,常受冷空气、寒潮侵袭后,气温可出现骤降。
这一季节,人们日常活动以室内为主,因此,要注意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很常见的传染病。
患者可表现高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部分体弱者和老年人得病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人们在说话、呼吸,特别是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可达几万至上百万个。
如果一个健康的人吸入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个人就有可能患流感。
流感病人可排出大量的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一般重症病人都要住院或者在家里休息治疗,而轻型流感病人既能排放病毒,又能四处活动,所以传播范围和危害则更大。
有些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人可能没有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不易被人们发现。
但这些隐性感染者同样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排放病毒,也会传播流感。
此外,病人的手上也可以沾有流感病毒,可以传播。
如人们互相握手,孩子们互相拉手,共用玩具等,都可能传染上流感病毒而患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与躯干出现淤斑和脑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
流脑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好发季节为冬春季,感染对象为儿童和部分青壮年。
因此,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被;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幼托机构加强晨检等预防措施。
如一旦出现类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病毒性腹泻: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引起该病病原主要有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诺瓦克病毒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严重者易出现脱水。
该病好发季节在冬春季。
主要以幼儿、学龄儿童和小学生感染为主。
感染途径为食用污染的水源、食品和日常生活接触。
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培养饭前饭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做好日常卫生管理。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
时间:2013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