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
1.目的
规范救护车消毒隔离,消除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保证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救护车。
3.内容
3.1救护车应专车专用,不能与普通车混用,转运烧伤、血液病、免疫力低下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时,使用监护型救护车,一人一车。
3.2车内备有一次性防护用品、消毒用品以及医疗废物包装用物。
3.3根据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及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使用个人防护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胶围裙、防护服(最好为防渗漏)、鞋套等,司机及患者、陪护人员在医护人员指导做好相应隔离防护措施,详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程》。
3.4转运传染性疾病患者时,使用指定急救车辆,出诊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急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应隔离措施,如转运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如肺结核,应使用负压急救车。
3.5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现场处理。
如被患者血液、体液溅入眼内,先清洁手,用手指撑开上下眼脸,并用无菌水交替冲洗双眼5-15分钟,如溅到皮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衣服及时更换,详见《感染性职业暴露处置规程》。
3.6救护车出诊后,应根据车辆的污染情况,及时对救护车进行清洁消毒并保留记录。
接送普通患者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救护车内壁、坐椅、扶手等物体表面。
如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应先清除污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关闭门窗30min后再开窗通风。
运送传染病患者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防护口罩等,运送结束后应对救护车进行全面综合消毒,含氯消毒剂浓度应为1000mg/L。
3.7使用后的止血带、氧气湿化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可使用75%酒精棉球或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处理。
药品急救箱等物体表面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表面应用75%酒精擦拭。
3.8. 救护车内的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必要时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机消毒大于30分钟)。
3.9. 每周对救护车进行全面清洁消毒1次,并进行终末处理。
3.10使用后的锐器、一次性器材、患者的排泄物等,应分别置于锐器盒和黄色医疗废物袋中,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处理,禁止随意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