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20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一、 设计要求
彩灯控制器 (一)
利用控制电路可使彩灯(例如霓虹灯)按一定的规律不断的改变状态。

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以 10 个指示灯作为显示器件,能自动的从左到右、然后从右到左自动的依次被点亮,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2.打开电源时控制器可自动清零,每个指示灯被点亮的时间相同约为 0.5S 。

二、 设计作用及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美化,在许多场合可以看到彩色霓灯。

由于 其丰富的灯光色彩,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彩 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本次设计的彩灯控制器就是为了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同样也是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彩灯控制电路由三个模块构成,脉冲电路和4017控制电路和彩灯组。

脉冲电路全程为电路提供脉冲信号送入4017芯片的脉冲输入端,从而使4017芯片的输出端(01,02,
03,04,05,06,07,08,09)依次为高电平,这样就能控制彩灯不断的跑动,
并且不断重复。

2.单元电路设计、分析与仿真
(1)555脉冲电路
本电路秒脉冲电路由一个集成的 555 芯片构成,当电源接通后,VCC 通过对 R1=10k 向电容器充电。

输出电压 V 为零,电容器放电。

输出电平为高电平时,电容器放电结束,周而复始形成了振荡。

脉冲发生器由 NE555 与 R1,100k 电位器,C1=0.1u ,C2=10u 组成的多
形成振荡脉冲,输出给4017芯片
NE555 定时器
输出控制彩灯流动
4017脉冲分配器
9组彩灯依次点亮
LED
谐振荡器组成,它是为彩灯流动控制器提供流动控制脉冲的,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根据所需要的彩灯流动速度,通过电位器进行调节。

证明该555多谐振荡器是可以产生脉冲信号的,其仿真图所示:
(2)4017输入控制电路
用一个4017芯片,4017芯片有十个输出端口,而每3个一组的等都接一个017的输出端口,这样可以控制任务中的9组灯。

电路中的555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接4017的脉冲输入控制,555多谐振荡器不断产生的脉冲送入4017芯片的脉冲输入端,从而使4017芯片的输出端(01,02,03,04,05,06,07,08,09)依次为高电平,这样就能控制彩灯不断的跑动。

CD4017引脚图如下:
CD4017仿真图如下:
(3)9组彩灯
由9组彩灯组成,每组彩灯由一个LED发光二极管和330欧的电阻组成,9组彩灯并联在一起,实现彩灯流水循环效果。

彩灯仿真图如下:
3.电路的安装(仿真)与调试
(1)电路的原理图如下:
(2)实际焊接现象
现象:实际安装焊接电路过程中接上电源和地出现了LED-D1正常脉冲闪烁,104电位器可以正常控制脉冲频率,而彩灯却只是常亮一个,如果放开电源再触碰将常亮下一个彩灯。

在设计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在调试的过程中,发现有些led不能亮,经过多次排查才发现有些引脚虚焊,要很认真才能找出来。

觉得自己的焊接技术还要好好练习才行。

还有就是对芯片引脚不熟悉,没画好原理图,导致最后在焊接的时候要跳许多的线。

原因分析:CD4017芯片没焊接好,可能出现了引脚接错的情况,导致了彩灯不流畅循环的情况。

实际焊接电路如下: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
这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共进行了3天,在这些日子里,可以说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以前上实验焊接课的时候,老师和学长经常强调在设计一个电路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把设计原理图画出来,但是我开始总觉得这样做没必要,很浪费时间。

但是,这次课程设计完全改变了我以前的那种错误认识,我接触的那些电路都是很短、很基础的,但是在课程设计中碰到的那些需要很多芯片才能完成的任务,设计原理图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通过设计原理图,可以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减少跳线,自然也就减少了短路等错误情况的出现。

其次,以前对于课程设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但是经过这一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怎么去排错,查错,怎么去看每一步的运行结果,怎么去了解各个器件的功能我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看到我的不足之处,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还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困难都很快的解决了。

在此我对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我也对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们表示感谢!五、附录
六、参考文献
[1]阎石,王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
[2]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