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缕阳光前行——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学“阳光教育”实践探索“具有儿童文化品味和精神感召力的学校,必定为儿童留下一生值得回味的生活。
”我们洮南一小以阳光情怀“播撒尊重、传递温暖、分享幸福”,把学校打造成“普惠、自然、润泽生命”的文化场域,成为孩子们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家园。
让师生在阳光教育的呵护下,尽享阳光的普惠与恩泽。
一、营造润泽生命的“阳光校园”“阳光教育”是“以爱育美”的实验田,如同每片绿叶都需要阳光的沐浴一样,为彰显“阳光校园”特有的魅力。
我们构建了“健康、多元、卓越”的精神文化,本着“做最好的自我”的共同信念,确定了自己的“葵花”校旗、“金钥匙”校标、“阳光下的金钥匙”校歌,我们把荷花做为学校文化意象,力争使学校将以一种特有的高洁姿态静静绽放,达到诗意般生存的目的。
走进洮南一小,每幢建筑、每片绿地、每条道路都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个性和精神,使人感受一种“凝固的音符美”。
一本展开的长卷提醒孩子“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名帖碑林让孩子走进了文字的发展史;“童眼看世界”雕塑让孩子具有了哲学思维;“阳光前行”的雕塑墙如同学校文化的浓缩相册。
生命园区、生态园区、生活园区给孩子们不同的启示:清新雅致的“育莲池”,妙趣横生的迷你游乐场,沉淀着古诗词文化的艺术墙,别具一格的校园雕塑小品。
每一处都那么别致,好似一本本独特的连环画。
在这样诗情画意的环境里,师生的心情是愉悦的,他们耳濡目染所感受到的,都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学校的楼层文化更是别具匠心:大厅文化凸显特色;走廊文化厚重充实;教室文化异彩纷呈。
在这样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里,教师用友爱的真情相互帮扶,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细致的眼光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欣赏的眼神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师生和谐共生并彰显生命的价值。
二、实施和谐人本的“阳光管理”我校以“家”文化为特色,贯穿到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形成了“阳光管理”的独特意境。
我校通过实施“七彩阳光,让梦飞翔”规划和“阳光阅读”工程,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每一个洮南一小人的言谈举止都富含教育的意义,符合洮南一小人的行为标准。
把创造洮南一小品牌当成一种自觉行为,构建了洮南一小的“眼界文化”。
我们定期引导教师写“我和班级的故事”、“我和学生的故事”、“我的教育故事”,促进教师及时表达心语。
“智慧漂流”记载着每位教师成长的快乐。
“寄语园地”,就像加油机,持续提醒、激励、鼓舞,这种“心语文化”让教师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
为了记录教师的成长,我校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袋,以收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学习表现、专业成果、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反映教师成长的个性化材料。
这种“脚印文化”充分发挥了教师发展的自我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也为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学校通过开展“做有品位教师”、“让优秀成为习惯”、“书写教育名言”、“优秀时值积累”、“个性教师评奖”、“教师T台”等活动,提升洮南一小人的归属感、成就感与责任感。
“赏识文化”发挥了每个人的自主性,唤醒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实现持续的超越和创新。
三、培训高雅时尚的“阳光教师”我校鼓励教师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全力打造一支具有“阳光心态、魅力人格、责任人生”的“阳光教师”队伍。
以关爱为依托,做健康的教师。
学校将提高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及生活品味,作为打造“阳光教师”的落脚点,学校在教职工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组建了“健身俱乐部”,实施了教师“温馨工程”。
每周一的甜心问候、节假日的温馨祝福、心灵盛宴等项目,让所有的洮南一小教工体验到了身为洮南一小人的幸福。
以学习作聚会,做时尚的教师。
学校不断提升教师的“读书”品位和“美”的“欣赏”水平,开展“教师读书六个一活动”。
教学随笔、专题征文,主题演讲,阳光文化讲坛、让教师享受生活、彰显才华、欣赏自己、悦纳他人、分享幸福,人人充满了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荣耀感,真正体会到了其职业价值与生命价值的内在统一。
以活动创和谐,做阳光的教师。
学校通过《阳光教师宣言》,明确“阳光教师”行为规范,倡导“阳光教师”的六种心态。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牵手“阳光之约”、奉献“阳光建议”、共筑“阳光联盟”、评选“阳光人物”、互送“阳光心语”、培养“阳光心态”、打造“阳光文化”。
以研究论境界,做智慧的教师。
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落实“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成长原则,构建“以问题为向导”的研修机制,营造开放、互动的研究氛围。
通过“希望工程”、“青蓝工程”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在“优效管理彰显特色”的班级管理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做智慧教育的幸福。
四、构建个性多元的“阳光课程”我校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九大课程体系,在系列化的活动中,健全学生人格,让教育成为生命的必需。
文养化育打造习惯美。
我们编写了“文养化育,自然天成”的牵手好习惯教材,同时我们开设了“阳光密码、成长之旅、现代儿童、升旗感言、健康热线”等课程。
翰墨飘香体验书法美。
我们按照笔画、部首、结构为学生编写了《翰墨飘香》校本教材,通过每周的书法课,利用播放名家光盘的方式提高孩子的书法鉴赏、模仿能力。
阳光作文体验习作美。
我校结合很多名家的经验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联系,编写了让学生快乐习作的一些方法,老师们经过细心研究编写了《阳光习作》校本教材。
为了把习作变成一种习惯。
书香怡人塑造心灵美。
学校开展了“阳光阅读行动”工程,图书漂流、快餐书架、亲子阅读、书香评比……使全校师生融入读书的热潮。
书香文集成了学生自由吸收和创造的快乐小天地。
星级诵读,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储备。
读书交流展,成了孩子们精神的港湾。
综合实践享受艺术美。
每周的“大综合课程”。
为孩子播下了儿童个性发展的“艺术种子”。
道德讲堂感受表达美。
“道德讲堂”,让学生自己当小讲师,一同感受道德的魅力。
生动课间练就形体美。
“趣味游戏节”、街舞、国学操、搏击操等项目深受学生喜爱。
“格子操场”、“太极通道”、“梅花部落”成了孩子快乐的天堂。
体验教育感受成长美。
我们开设了“自主管理课程”,一是“形象自塑、班级自治、校务自理的三自活动”,也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职责。
不同的岗位,轮换,比如“校长小助理制度”、“班级执行小班长”、“班级警示员制度”、“阳光流动岗”、“阳光志愿者”等。
二是“自我教育”,通过“道德讲堂”、“心桥”、“阳光密码”、“班级日记”等短课来完成。
三是“自我展示”,我们给孩子设立了阳光小舞台、让孩子有展示的机会,比如“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校报”等。
思维体操形成智慧美。
《阳光思维训练》和5分钟的“奇思妙想”课,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打造生动高效的“阳光课堂”我校的“阳光课堂”,通过教学互动氛围的营造,融洽师生关系、启迪学生的思维与自信、追求教与学之间的自然与和谐,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及幸福的童年时光。
为体现温暖、普惠、和谐,学校明确了阳光课堂的“五生”目标,即: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动的课堂、生长的课堂。
学校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推出了“阳光课堂阶梯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个体、目标、策略以及课堂作业与评价的分阶梯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这种模式,编写了“阳光导学案”和“阳光手册”。
为了凸显阳光课堂教学的六大效果——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爱、呵护、温暖的阳光情怀;尊重差异、激励扬长的教学方法;舒展心灵、充满情趣的开放氛围;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的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
我们细化了各学科的“自主学习模式”,力争使每一学科都能实现阳光课堂的生动与高效。
为了从根本上推动学校“阳光教育”主题教改活动,促进学校课堂从理念到内涵、从“教堂”走向“学堂”,从“传授”走向“探究”,从“单一”走向“综合”,从“统一”走向“多样”,形成具有个体性格特色和学校整体风格的“阳光式教学”。
六、培养健康个性的“阳光少年”我校的“阳光教育”顺应儿童天性,推崇学生快乐、健康、和谐、个性化的发展及阳光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我运动、我快乐、我做主”大型的体艺节、放飞童心大型红歌会、“美丽新一小”百米长卷绘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将每一个学生心紧紧与学校贴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成为校园的新主人;“男孩节”、“女孩节”、“电影节”、“科技节”、“感恩节”和“体育节”活动,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为前提,为每个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培养自我。
阵地活动有声有色——《天籁》广播站从站长到播音员都是学生,从采编到播出,同学们做得井井有条。
学生来稿、中外名曲等栏目办得有声有色。
《金钥匙》校报成了孩子飞翔的天空。
“心语心愿”悄悄话信箱和“紫丁香心灵氧吧”,充分发挥“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
家校沟通精彩分呈——构建家校“绿色通道”和“十大方略”:主题家长会;开通校园快讯;建立班级“心桥”;召开网上视频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办家教咨询热线;开展家长俱乐部、家教沙龙活动;成立家长义工队;开展“亲子”活动;实行家长评价。
实践活动多元个性——我们成立了“中国印象剪纸团”、“九点阳光电视台”、“DIY 俱乐部”等20多个“阳光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给孩子又一片蔚蓝的天空,与电视台牵手的“孩子眼中的洮南”都是那么受孩子喜欢。
我们的阳光教育是一种氛围,一种尊严,一种文化。
我们的目标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真正做到“阳光办学、文化引领、科学发展”。
/xgnza//sz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