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


围护结构
8.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包括纵墙和横墙(山墙)及由连系梁、抗风柱 (有时还有抗风梁或抗风桁架)和基础梁等组成的排架。这些 构件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墙体和构件的自重以及作用在墙 面的风荷载。 单层厂房传力路线见图2-8。
基础
图2-6 杯形基础 (a)锥形;(b)阶梯形;(c)高杯形
图2-7 桩基础
二、变形缝
防震缝:
是为了减轻厂房地震灾害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厂房 平、立面布置复杂或结构高度或则度相差很大,以及在厂房侧 边贴建生活间、变电所、炉子间等附属建筑时,应设置防震缝 将相邻部分分开。地震区的厂房,其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 防震缝的要求。
三、支撑的作用和布置原则
(1)屋面梁(屋架)间的垂直支撑及水平系杆 垂直支撑和下弦水平系杆是用以保证屋架的整体稳定(抗 倾覆)以及防止在吊车工作时(或有其他振动)屋架下弦的侧向 颤动。上弦水平系杆则用以保证屋架上弦或屋面梁受压翼缘的 侧向稳定(防止局部失稳)。
结构布置
厂房跨度在18m及以下时,应采用扩大模数30M数列; 在18m以上时,应采用扩大模数60M数列。当跨度在18m 以上,工艺布置有明显优越性,也可采用扩大模数30M数 列:厂房的柱距应采用扩大模数60M数列。目前从经济指 标、材料用量和施工条件等方面衡量,特别是高度较低的 厂房,采用6m柱距比12m柱距优越。但从现代工业发展趋 势来看,扩大柱距对增加厂房有效面积提高设备布置和工 艺布置的灵活性,机械化施工中减少结构构件的数量和加 快施工进度等,都是有利的。当然,由于构件尺寸增大, 也始制作、运输和吊装带来不便。
第二章 单层工业厂房



§2.1 单层厂房的结构型式、结构组成 和结构布置 §2.2 排架计算 §2.3 单层厂房柱 §2.4 柱下独立基础 §2.5 吊车梁
§ 2-1单层厂房的结构型式、结构组成和结构布置
2.1.1 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形式 :
1.排架结构: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和基础组成。其特点是, 柱顶与屋架(或屋面梁)铰接,柱底 与基础刚接。分为钢-钢 筋混凝土排架、钢筋混凝土排架、钢筋混凝土砖排架。
纵向平面排架
5.柱
常用的柱的形式有矩形截面柱、工字形截面柱及双肢柱 。 下图:(a)为单肢柱,(b)为双肢柱。
5.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图2-5
(b) 柱截面形式
支撑和基础
6.支撑----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加强厂房结构整体性 和空间刚度,传递水平荷载。 7.基础----基础承受柱和基础梁传来的荷载并将它们传至地 基。主要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杯形基础)图2-6,适用于地 基土质较好,地基土承载力高,结构荷载不大。否则可采用 桩基础(图2-7)。
二、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将厂房结构分成几个温度区段、缝应从基础顶 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构件完全分开。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钢筋混凝土结 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作了规定,当厂房的伸缩缝间距超过规 定值时,应验算温度应力。
二、变形缝
纵向平面排架
4、纵向平面排架 纵向平面排架由纵向柱列(包括基础)、连系梁、吊车 梁和柱间支撑等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厂房的纵向稳定性和 刚性,并承受作用在山墙、天窗端壁以及通过屋盖结构传 来的纵向风荷载、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另外还承受纵向水 平地震作用、温度应力等。
组成
图2-3 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
1-屋面板;2-天沟板;3-天窗架;4-屋架;5-托架;6-吊车梁;7-排架柱;8-抗 风柱;9-基础;10-连系梁;11-基础梁;12;天窗架垂直支撑;13-屋架下弦横向 水平支撑;14-屋架端部垂直支撑;15-柱间支撑
2.刚架结构:特点是屋架(或屋面梁)与柱刚接,而柱与基础 铰接。
图形
(a)三铰门式刚架结构
(b)两铰门式刚架结构
图2.1 钢筋混凝土刚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
图形
2.1.2 结构组成
通常由屋盖结构、吊车梁、柱、支撑、基础及围护 结构等结构构件组成。
屋盖结构
1.屋盖结构---屋盖结构由屋面板(包括天沟板)、屋架或 屋梁(包括屋盖支撑)组成,有时还设有天窗架和托架等。 分为有檩和无檩两种屋盖体系。 将大型屋面板直接支撑在屋架或屋面梁上的称为无 檩屋盖体系;将小型层面板或瓦材支承在檩条上,再将 檩条支承在屋架上的称为有檩屋盖体系:屋面板起围护 作用;屋架或屋面梁是屋面承重构件,承受屋盖结构自 重和屋面活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至排架柱;天窗架支 承在屋架或屋面梁上,也是一种屋面承重构件。
吊车梁和横向排架
2. 吊车梁 简支在柱牛腿上,主要承受吊车竖向和横向或纵 向水平荷载,并将它们分别传至横向或纵向排架。 3、横向平面排架 横向平面排架由横梁(屋架或屋面梁)和横向柱列 (包括基础)所组成,是厂房的基本承重结构:厂房结 构承受的竖向荷载及横向水平荷载都是通过横向平面 排架传至基础和地基的。
三、支撑的作用和布置原则
三、支撑的作用和布置原则
当屋面梁(或屋架)的跨度l>18m时,应在第一或第二 柱间设置端部垂直支撑并在下弦设置通长水平系杆;当 l≼18m且无天窗时,可不设垂直支撑和水平系杆,仅对梁 支座进行抗倾覆验算即可。当为梯形屋架时除按上述要求 处理外,必须在伸缩缝区段两端第一或第二柱间内,在屋 架支座处设置端部垂直支撑。
沉降缝: 只有在特殊情况严才考虑设置,如相邻两部分高度相差 很大(如10m以上)、两跨间吊车起重量相差殊,地基承载力 或下卧层土质有较大差别,或厂房各部分的施工时间先后相 差很长,地基土压缩程度不同等情况。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 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以使缝两边发生不同沉降时不致损坏 整个建筑物。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
图2-8 竖向荷载传力路线
图2-9 横向水平荷载
图2-10 纵向水平荷载
2.1.3结构布置
一、柱网间距 柱网布置的原则一般为:符合生产和使用要求:建筑平面 和结构方案经济合理;在厂房结构型式和施工方法上具有先进 性和合理性;符合《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推》(GBJ6—86)的有 关规定;适应生产发展和技术革新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