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说课稿《电子邮件》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准确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甘肃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模块二第8课,主要内容是电子邮件的概念、申请免费邮箱的方式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步骤。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了如何从网上查找信息,在生活中对于QQ邮箱也略有耳闻,这都为教师顺利展开本节内容奠定了很好地基础。
二、说学情了解完教材,再来谈谈我所面对的学生。
我所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该学段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且对于信息技术这类科技含量较高的学科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同时活泼好动,又有很强的操作欲和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多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活动环节,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整堂课的教学中来。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因此,设置好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出什么是电子邮件,能够自己申请邮箱并独立收发电子邮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并总结收发电子邮件的步骤,提升归纳总结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堂好课要详略得当、张弛有度,因此在本课中,我将申请免费邮箱的步骤设置为教学重点;将信息技术发展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设置为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提问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给朋友写封信,并将上节课做好的‘桥的研究’演示文稿发给朋友”。
预设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会说出“可以利用QQ、微信等方式将作品发送给朋友”,此时我会顺势提出“其实我们也可以用电子邮件实现这一过程”,接着向学生演示一遍发送电子邮件的操作,顺势引入本节课——《电子邮件》。
通过向学生演示发送电子邮件的操作,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电子邮件相较于传统发信方式而言更加快捷方便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而很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顺利展开本课打好基础。
(二)任务驱动,讲授新知在新课教学环节,通过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我将从以下四个任务进行讲授:任务一:电子邮件任务一我将采用自主探究法,首先请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独立归纳出电子邮件的概念、用途、特点并提问,在学生回答后作出相应的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对于电子邮件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待学生明白什么是电子邮件以及电子邮件的特点之后,我会进一步提问学生“对比传统写信的方式,电子邮件有哪些优势”,相信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对于传统写信方式的认识,准确地说出电子邮件“更加方便快捷”。
请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归纳总结电子邮件的概念,是因为这一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性不强,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这一任务,通过归纳总结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提炼知识点、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请学生对比分析电子邮件和传统邮件并说出电子邮件的优势,能加强学生对比分析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任务二:申请免费邮箱在这一部分,我将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首先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收费邮箱和免费邮箱的实际事例,请学生自己阅读,阅读完毕后,请学生以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并总结收费邮箱和免费邮箱在安全性和信箱容量方面的区别。
学生通过对比事例并结合教材内容,能够归纳出:收费邮箱在安全性和信箱容量方面均比免费邮箱更加出色,我从而向学生介绍两种邮箱的区别,并提醒学生养成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学生了解了两种邮箱的区别之后,我会提问学生“没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该怎样给朋友发邮件”,学生能够回答出“需要先申请一个自己的电子邮箱”,进而过渡到对于申请免费邮箱的操作步骤的讲解。
讲解前,我将先向学生介绍邮件地址的格式、输入时的注意事项和特殊符号的使用。
对于申请免费邮箱的操作步骤,我会带领学生一起,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结合教材分析申请免费邮箱的操作步骤:1.在IE浏览器中输入网易免费邮箱的网址并进入;2.在126首页单击“注册免费邮箱”按钮,进入注册界面;3.输入用户名;4.输入其他相关信息;5.注册成功并登陆邮箱。
将操作步骤分析完成之后,我再将操作整体示范一遍,然后请学生自己模仿操作一遍。
学生操作时,我将在组间巡视指导。
以实例引出收费邮箱和免费邮箱并请学生小组讨论说出二者的区别,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两种邮箱的区别,初步形成一种合理的消费观念和保护个人信息意识。
以一问一答、师生共同分析总结的方式得出申请免费邮箱的操作步骤,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来说更具引导性和趣味性,既可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
任务三:发送邮件这里我会使用演示法,先进行一次整体的操作,请学生观察并回答“老师在刚才发送电子邮件时进行了哪些操作?整个操作是在邮箱的哪个模块下进行的?”相信学生通过观察能够说出整个操作是在“写信”模块下进行的,并能描述出发送电子邮件的大致步骤为:1.打开126页面,登陆网易免费邮箱;2.在“写信”模块中输入收件人电子邮箱地址、电子邮箱正文内容;3.在“附件”按钮下添加名为“桥的研究.PPT”的附件;4.单击“发送”,成功发送电子邮件。
待学生回答完成后,我会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并且简单补充两点:1.将同一封邮件同时发给多个人,可以在收件人后继续添加其他收信人地址,也可以采用抄送的方式;2.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可以同时添加多个附件。
之后由学生进行操作。
采用先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再由学生说出操作步骤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操作步骤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任务四:接收邮件这里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究法,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接收电子邮件的操作,之后请一位学生分享其操作步骤。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够说出接收电子邮件的操作步骤为:1.单击“收信”按钮,选择需要打开的邮件并打开;2.单击“下载附件”按钮下载附件;3.将附件保存到特定的位置。
待学生明确操作步骤之后,请学生进行操作。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步骤较少,且前面已经学习了接收电子邮件的操作,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因此我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展开这一部分的教学,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提升请学生给同组的同学发送电子邮件并交流学习心得。
既可以引导学生再次整体回顾一遍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四)小结作业小结:请一列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从第一个人开始,说出收发电子邮件的第一步,第二个人说第二步,直到复述完整个操作流程。
采用这样的小结方式,既充满了趣味性,学生也乐于参与到这样的小游戏中,又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作业:找一找邮箱自带的电子贺卡功能,并给朋友或亲人发送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
现在许多免费邮箱都带有电子贺卡的功能,通过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寻找该功能的位置,并运用该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加深对于126免费邮箱的界面和功能的记忆,自行寻找也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里面,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新功能,可以加深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电子邮件》说课稿2(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通过电子教室向学生播放一段Flash动画《小猪兄妹的故事》,通过动画,学生知道了比传统写信方式更方便、快捷、电效的电子邮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我们本节课的主题就是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并学会在Web方式使用电子邮件与人交流信息。
设计思路:通过Flash 动画引发学生对电子邮件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课堂走位,发现学生们是否使用过电子邮件,并让使用过的同学做“小老师”,引导大家探究。
(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教师:根据刚才的动画flash,提问学生,并且得出 1、电子邮件的定义 2、电子邮件与传统邮件相比的优点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问题,判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_mail地址: A、 B、@ C、people@ D、teacher@sina 并指出用户名和邮件服务器名,他们是否唯一?从而得出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3、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师:我们小组成员非常聪明,下面,我们进入最关键的一步,注册免费的电子邮箱,并在其上收发邮件,若有邮箱的同学可直接收发,并当小老师,教教不太会的同学。
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动画来进行探究,同学们进行申请电子邮箱和电子邮件的收发操作。
(屏幕上提示怎样操作动画和帮助文档)结合课本和老师下发至每台学生机上的申请邮箱动画进行自学探究。
教师:关注注册情况及收发情况。
(若存在较大的问题,请同学演示,若没有什么问题,则不需要演示。
)教师:屏幕上强调注册免费邮箱之时,一般情况下用什么作为用户名和密码较好?(三)第二轮任务教师:前面,我们各个小组已成功地解决了发E-MAIL的工作,现在请我们同学看第三个课堂任务,大屏幕展示任务书:完成探索思考的三个小题,将答案写在问题后面,该文档保存至桌面,将课堂任务以附件形式发送至老师邮箱. 收件人:scjhzyq@ 主题: 正文内容: 插入附件:C:课堂任务.txt 探究思考 1、如果对方不在线,邮件能发送出去吗? 2、我能自己给自己发邮件吗?(只有一个邮箱) 3、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教师:碰到不会的难题,可以运用我们上学期学过的搜索引擎去寻找。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我相信同学们做的都很好。
(运用课件自己讲解三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如何将这个课堂任务一附件形式发送呢?利用教学控制系统,先把学生机进行控制,以便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操作过程。
在操作中边讲解,边演示,目的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让学生理解、领会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操作。
学生:看完演示,认真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四)延伸课外教师:强调电子邮件网络社会公德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形成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
《电子邮件》说课稿3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本课为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小学版第五册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了解了电子邮件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新授课。
本课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利用网络与他人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大纲对小学阶段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初步掌握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删除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