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届中考物理《电压和电阻》复习教案

届中考物理《电压和电阻》复习教案

《电压和电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电压,会使用电压表;能从器材安全和提高测量精度的角度,正确选择电压表的量程,会使用电压表做测量。

(2)知道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探究实验过程,知道实验所选择的器材及其作用,明确实验操作过程及其操作原因,知道实验现象及结论。

(3)知道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规律及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规律及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电路示教版、灯泡、三节干电池、导线若干、铅笔芯(约10厘米长)、亮度可变台灯、电位器。

滑动变阻器、小灯泡3.8V、4.5V电源、开关、导线、实验报告单(共计12组,每4人一组。

)【教学方法和学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转换法等【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电压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

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

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

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

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U=U1+U23、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三.电阻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

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

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D.同种材料长度相等,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2.两条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电阻线,长度分别为3米和1米,20℃时它们的电阻之比为3:1,当温度上升到40℃,它们的电阻之比是(横截面积变化不计)[]A.大于3:1 B.等于3:1 C.小于3:1 D.等于1: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同种材料的导线,若长度相同,则细的导线电阻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的导线电阻一定大4.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度大的,电阻一定大B.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D.铝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5. 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5V,且保持不变,灯L1、L2正常工作的电压均为2.5V,小红同学选好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而电压表指针大约指在5V位置,灯L1、L2不发光,由此小红分析,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或接触不良而实际未接入电路B.从A.L1到b部分电路中的某处出现了断路C.灯L2灯丝烧断或与灯座接触不良D.电流表,灯L1、L2都坏了6.如图2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B.L1和L2并联在电路中C.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7.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电灯L1、L2均不发光。

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 ab=0,U ad=6V,U b c=0,U cd=6V,发生断路的部分是()图3A.电路的a L1b部分 B.电路的a L2C部分C.电路的aEd部分D.电路的CR S d部分8.如图4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小,电流表示数突然变大,则下列故障可能是()图A.L1短路 B. L2短路 C.L1灯丝断开 D.L2灯丝断开9.如图所示,A为导线,BM、CN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S和A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变暗B.S和B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亮度不变C.S和C接触,P向左移动灯泡变亮D.S和C接触,P无论怎样移动灯泡亮度不变10.如图6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不可能是()图6A.L1断路 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11.如图7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P向a移动滑阻阻值变大B.将滑片P移至a点,A1示数为零C.P向右移动过程中,A1示数不变,A示数变小D.P向左移动过程中,A示数不变,A1示数减小【作业设计】A必做题:伴你学填空和选择B选做题:伴你学填空和选择作图探究【板书设计】知识梳理一.电压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3、电压表的使用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U=U1+U2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三.电阻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

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电压和电阻这节复习课难度较大,初学电学学生感到有点难,特别是电路图的识别、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画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的接法,量程的选择原则,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学生感到困难重重,灵活运用串联、并联的相关知识是分析解决电学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上课发现学生对规律掌握得不够熟练,存在张冠李戴的问题,遇到一个题,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本节课我只注重讲解电路的识别,如何利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解题,没有拿出时间让学生背基本的规律,这是一个失误。

通过本节课,我发现对于变阻器的教学,对学生不能过于急燥, 给学生留些思考的时间.不能认为题目简单,就以为学生就会,一讲了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设计一些学生易于了解掌握的方法多练练.另外对个别学生要加强指导,防止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消化不了得局面。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