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五篇
教学反思篇一
《项链》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通过课文对大海的描述要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课堂教学中继续利用随文识字、看
拼音识字等方法学习生字,学习课文时有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
情境,通过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大海的美丽,激发孩子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朗读的部分要让孩子分层读课文,首先集体初读课文,读熟文中生字词,其次跟着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最后分小组有感情的赛读课文,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大海之美。
上课时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一年级的孩子对很多事情还充满着好奇之心,需要激发孩子想知道,想了解,想探索的欲望,在解读课文过程中
合作探究学习字词,包括分析字的笔顺结构,多音字等,从而更深
的加强孩子在课堂上对生字词的记忆。
教学反思篇二
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本课的重点是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住了教学重点,注重了读长句子的训练了和完整话的训练,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和味道,但是
本以为孩子们都能吃过粽子肯定能说的很好,但是说话训练没有达
到预期的效果,发现孩子们对于粽子的样子和味道表达得不够完整。
我反思一下他们对于说话训练不够完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
是有的孩子不喜欢吃粽子根本没有见过,第二就是对文本第二自然
段理解不到位。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粽子的一些特征,并且是从外
到里的顺序描写了粽子的样子。
训练长句子的能力,在反复诵读中训练,这样才能培养语感。
但是我班孩子的朗读能力是比较薄弱。
,主要一节课又要分析重点段
又要认读生字还有书写生字。
总感觉给孩子们朗读课文的时间不多。
再有就是在家不能做到充分的阅读,孩子们对于文本内容不熟悉,
所以影响朗读效果。
做好语文课前预习我觉得非常必要。
教学反思篇三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
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一、由扶到放,培养自学能力
课文前4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教学中,重点指导第一自然段,通过由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第一自然段中重
点教学“又()又()”的词语,通过朗读“又大又多的玉米”和“玉
米又大又大”让学生体会词语的灵活运用。
通过做做动作,让学生
理解“掰”、“扛”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通过朗读,边演小猴
子的动作、神态,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这样由细节到整体学习
课文第一自然段,为学生学习二至四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迁移运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本课的课文语言结构相似,这为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
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很重要。
通过“小猴子走到(),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的句式反复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说完整,从而为他们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做铺垫。
在学习中,还不断总结、提
醒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迁移运用,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续编故事,培养表达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年级小学生内心充满想像,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
在
教学结束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
学生表现出异样的兴奋,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把自己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这样既培养学
生创新能力,又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评价语言过于平淡,缺乏针对性,教学机智缺乏。
今后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
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篇四
《一个接一个》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儿童诗,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
本课教学内容我一改从
前的课时安排,仅用了一节半课时左右,两个早自习读的练习。
半
节课讲文理解拓展,半节课字词的书写和运用。
效果较好。
优点之处:
1、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
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2、通过多种方法指导朗读,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
读中领悟,感受到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3、字词的理解和读法感悟情感,“正”“哎”“但是”三处的
读法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当时的情感。
不足之处:
个人认为本次课相较于其他课是比较好的,但是不足之处是字词的巧记部分没有详讲,可能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来说,要求识记的字
词掌握不太牢固。
整改措施:
在练习课时,根据优化设计的题来,复习巩固一下识记字词的方法。
教学反思篇五
一、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感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阅读中体验,入情中感悟。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
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
书的意识,本案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学生们在朗读“我多想去
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或快或慢或轻或重的自主获取,为
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二、适时拓展,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构建了美妙的课堂
充这些图片、资料充分展示出来,就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我国首都北京的美,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实现了语文课与
生活的不痕对接,同时也体现了让语文课堂情景化、生活化、审美
化的教学理念。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学习的个性和精神
的自由释放,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爱国情感也在无形中自然升华。
不足之处:
课堂上感觉学生与老师配合不是很好,因为教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高年级要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
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
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
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
字时,编一些的有趣的儿歌用或游戏等形式互动读记生字,在读文
及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
比如说在
揭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之后,我可以换种方式:让我们的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地读——:女孩子们甜甜地对北
京说——:我们怀着对北京无限的热爱一起说——!让学生多种形式
的读中悟、体会感情,最后读出感情。
还有就是在写字时老师讲的
过多,留给孩子们自主发现学习的时间少了点,所以很多孩子在写
字时没有按正确格式去写,显然写出的字不是很规范。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
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适当的补充课文内容的介绍,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对课文的了解,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
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总的来说,课堂是艺术,需要我们去不断改进加以完善。
06-23|2020小学生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
06-17|小学音乐教学反思2020最新范文五篇
06-17|2020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五篇
06-17|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五篇2020
06-17|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五篇
06-17|2020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
06-17|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2020
06-17|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
06-17|2020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优秀范文精选
06-17|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优秀范文精选2020
2020小学生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2020最新范文五篇
2020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五篇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五篇2020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最新范文五篇
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2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五篇
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大全4小学生语文教学反思五篇
5小学生各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小学生课堂语文教学反思
7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五篇
8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