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自然处理ppt课件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一、稳定塘
1概述 2 稳定塘的原理和类型 3 稳定塘系统的优缺点 4 稳定塘系统的工艺与流程
1.1定义
1 概述
稳定塘又名氧化塘或生物塘,其对污
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
似,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
的生物处理设施。
应用:城镇污水,可与其他工艺结合
分类:根据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
水深(m)
BOD5去除 率(%)
出水中藻 类浓度 (mg/L)
好氧塘
8.5~17
35 0.3~0.5
80~95
>100
处理其它生物 处理的出水。水
主要用途 溶性BOD5浓度 及优缺点 低,但藻类固体
含量高,因而用 途受到限制
兼性塘
2.2~6.7
5~30 1.2~2.5
50~75
10~50
处理城市原污水 及初级处理、生 物滤池、曝气塘 或厌氧塘出水。 运行管理方便, 适应能力强,是 氧化塘中最常用
稳定塘的分类及功能
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一种天然的或经 过一定人工修整的有机废水处理池塘。按照 占优势的微生物种属和相应的生化反应,可 分为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和厌氧塘四种 类型。
2.1 好氧塘
好氧塘是一种主要靠塘内藻类的光合作 用供氧的氧化塘。它的水深较浅,一般在 0.3~0.5m,阳光能直接射透到池底,藻类 生长旺盛,加上塘面风力搅动进行大气复氧, 全部塘水都是好氧状态。
曝气塘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10d,有效水深2~6m。曝气塘一般不少 于3座,通常按串连方式运行。
完全混合曝气塘
部分混合曝气塘
以上四类氧化塘的主要性能分列于下表。 表中各项性能均受控于阳光辐射值、温 度、养料及毒物等多种因素。因此,其具体 数值也因纬度高低、气象条件和水质状况的 不同而异。
稳定塘的主要性能
厌氧塘的主要问题是产生臭气,目前 是利用厌氧塘表面的浮渣层或采取人工覆 盖措施防止臭氧逸出。也有用回流好氧塘 出水使其布满厌氧塘表层来减少臭气逸出。
厌氧塘宜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如制浆造纸、酿酒、农牧产品加工、农药 等工业废水和家禽和家畜粪尿废水等。也 可用于处理城镇污水。
2.3 兼性塘
(1)兼性塘的基本工作原理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属数与个体数,均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 法少。
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与塘的负荷有关,它可以反应塘的运行状况和处 理效果。
2.2 厌氧塘
(1) 厌氧塘的基本工作原理 厌氧塘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由两类厌氧菌
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段完成的。厌氧塘的设 计运行,必须以甲烷发酵阶段的要求作为控制条件, 控制有机污染物的投配率,以保持产酸菌与甲烷菌之 间的动态平衡。控制有机酸浓度3000mg/L以下,pH 值为6.5-7.5,进水的BOD5:N:P=100:2.5:1,硫酸盐 浓度应小于500mg/L。
生臭气
2.5 生态系统塘
在稳定塘内(一般是好氧塘和兼性塘)种植水生植 物的水生植物塘和放养动物的养殖塘,统称生态系 统塘。
养殖的植物或动物与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底栖动 物、细菌、藻类之间通过起相互协调的“食物链”, 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既能进一步净化水质,又可 以使出水中藻类的含量降低,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水生植物塘种植的维管束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的:一 是通过根部吸收氮、磷、重金属等营养物后富集在生物体内; 二是它们发达的根系上形成了大量的生物膜,植株通过根端 向生物膜输氧,使微生物参与对污染物的净化。
养殖塘以阳光为能源、对污染物进行同化降解,并在食物链 中迁移转化,最终转化为动物蛋白
(1)好氧塘的种类
按照有机负荷的高低,好氧塘可分为 a.高负荷好氧塘 b.普通好氧塘 c.深处理好氧塘 (精制塘)
(2)基本工作原理
(3)好氧塘内的生物种群
好氧塘内的生物种群主要有 藻类、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水蚤等微型动物。
菌类主要是生存在水深0.5m的上层,浓度为1×108~5×109个/mL, 主要种属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相同。
功能划分
1.2 概述国内外稳定塘经历如下发展阶段
用于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处理食品工业废水,其他工业废水 作为活性污泥二级处理的后续深度处理 稳定塘处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发展养鱼 稳定塘的运行方式,单塘变为多塘串联运行。 厌氧塘-兼性塘-好氧或兼性-好氧塘
2 稳定塘的原理和类型
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水体 净化法和土壤净化法两类。氧化塘和养殖 搪,统称为生物稳定塘,其净化机理与活 性污泥法相似;土壤渗滤和污水灌溉,统 称为废水的土地处理,其净化机理与生物 膜法相似。
的池型
曝气塘
8~32
3~10 2~6 50~80
0
常接在兼性 塘后,用于工 业废水的处理 。易于操作维 护,塘水混合 均匀,有机负 荷和去除率高
厌氧塘
16~80
20~50 2.5~5
50~70
0
用于高浓度有 机废水的初级处 理,后接好氧塘 可提高出水水质 。污泥量少,有 机负荷高。但出 水水质差,并产
完全混合曝气塘中曝气装置的强 度应能使塘内的全部固体呈悬浮状 态,并使塘水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微 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
部分混合曝气塘不要求保持全部 固体呈悬浮状态,部分固体沉淀并 进行厌氧消化。其塘内曝气机布置 较完全混合曝气塘稀疏。
曝气塘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排放前需进行沉淀,沉淀的方法可 以用沉淀池,或在塘中分割出静水区用于沉淀。若曝气塘后设置兼性塘, 则兼性塘要在进一步处理其出水的同时起沉淀作用。
项目 进水 BOD5 DO
微生物
氧源
净化速 度
停留时 间
曝气 较低
饱和 好氧 兼性 曝气
快 短
好氧 中等
饱和
好氧 藻类 大气
快 短
兼性
中等 饱和 过渡 0 (从上至下) 好氧 兼性 厌氧
藻类、大气、无
厌氧 较高
0 厌氧 兼性 无 慢 长
稳定塘的主要性能
典型BOD 负荷
(g/m2.d) 常用停留 时间(d)
-
2.4 曝气塘
为了强化塘面大气复氧作用,可在氧化 塘上设置机械曝气或水力曝气器,使塘水得 到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保持好氧或兼性状态。 曝气塘有机负荷和去除率都比较高,占地面 积小,但运行费用高,且出水悬浮物浓度较 高,使用时可在后面连接兼性塘来改善最终 出水水质。
曝气塘的两种类型
完全混合曝气塘
部分混合曝气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