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
第一篇 谁在感受激励
实施了股权激励方式的86家上市公司,截止2001年
底,占沪深全部上市公司的7.57%,分布于不同的行业和 地区,分别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以及激励对 象。
一、股权激励倾向高科技行业
原因:核心人才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以计算机软、硬件与生物医药行业最多,分别 达9家,各占10.47%;纺织、农业、非金属矿物、文化、 体育等行业均只有1-3家。
评价指标: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样本选择:深沪上市公司1026家(总样本)、86家实 施股票激励上市公司
一、股权激励作用明显 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与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指 标对比,前者每股收益是后者的164%,净资产收益率是 后者的265%。实施股权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 的业绩,激励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净资产收益率(%) 4.608 5.796 4.432 4.476 5.399 3.497 7.179 3.825 3.213 5.445 4.052
三、激励范围宜广不宜窄
分四种情况比较,对全体员工和对高管与骨干人员 进行激励较优,但由于二者激励效果相差不大,而对 全体员工进行激励的成本却要大不少,因此对高管与 骨干员工进行激励效果最好。
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分类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表
激励对象 高管 高管与骨干人员 中高管和骨干人员 全体员工
每股收益(元) 0.145 0.192 0.187 0.198
净资产收益率(%) 4.106 5.414 5.182 5.523
第四篇 方案制定须量体
主题:企业行业背景、发展阶段、股权结构、人员结构、 发展战略与公司文化等为外部环境是制定股权激励方案 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案例1:福地科技与天大天财 同样采用业绩股票的激励模式,业绩却天壤之别,原 因在于前者的激励对象仅为高管,后者包括高管和核 心骨干员工。
案例2:亚泰集团 采用股权认股证的激励模式不太成功,原因在于:
(1)股权激励模式选择不当,其属于综合类行业,业绩 比较平稳,适合运用业绩股票和延期支付方式;
1、地区分布 86家调查对象共分布在23个省区,其中,广东15家, 占17.44%;上海14家;浙江11家;北京6家;天津5家;湖 北4家。以上六个省区共占总数的63.95%。 2、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占本省区上市公司的比 例 天津、广东、浙江三省市均超过为20%,其他省区基 本都在10%以下。
二00二年五月
前言
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经理人市 场的逐步建立,企业经理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也就成了 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已有相当一批企业实行了股权激 励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我国企业激励严重不足和 约束疲软乏力的痼疾。
目录
◆ 谁在感受激励 ◆ 激励方式花样繁多 ◆ 股权激励 激励业绩 ◆ 方案制定须量体 ◆ 业绩股票 业绩指标 ◆ 推行“激励”正当时
三、股权激励范围向高管与骨干人员倾斜
86家调查对象中针对高管人员占30.14%,高管及骨 干人员占32.88%,全员激励只占17.81%。
已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激励对象统计表
激励对象 高管 高管与骨干人员 中高管和骨干人员 全体员工
每股收益(元) 0.145 0.192 0.187 0.198
净资产收益率(%) 4.106 5.414 5.182 5.523
2、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占行业上市公司总 数的比例,通信服务、电子元器件制造、计算机硬件 三个行业居前三位,分别达53.85%、40.00%和31.03%。
已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统计表
行业 计算机软硬件 通信服务 电子元器件制造 电器机械及制造 生物医药 贸易代理 零售 公用事业 电力能源 房地产 交通运输 机械制造 石油、化工 家牧业 综合类 其他
股权激励模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表
模式 绩股票/业绩单位 管理层/员工收购 经营者/员工持股 股票期权/股票认股权 延期支付 间接模式 虚拟股票期权 股票增值权 复合模式 限制性股票 虚拟股票
每股收益(元) 0.176 0.199 0.145 0.166 0.143 0.122 0.244 0.076 0.107 0.170 0.100
公司家数 9 7 8 5 9 4 4 2 4 6 5 3 2 4 8 6
占行业上市公司总数比例(%) 31.03 53.85 40.00 13.51 13.04 23.53 6.90 15.38 9.30 15.79 10.64 5.36 9.09 11.11 4.94 4.88
二、发达地区人才价高
第二篇 激励方式花样繁多
股权激励制度的具体安排因企业而异,在操作细 节上稍加变化,就可以变化很多模式。以下是一此典 型模式:
1、业绩股票 2、股票期权/股票认股权 3、虚拟股票 4、股票增值权 5、限制性股票 6、延期支付 7、经营者/员工持股 8、管理层/员工收购
第三篇 股权激励 激励业绩
主 题:股权激励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
已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地区分布统计表
省区名称 广东 上海 浙江 北京 天津 湖北 江苏 陕西 湖南 四川 福建 甘肃 贵州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山东 广西 河南 江西 内蒙古 宁夏 新疆
公司家数 15 14 11 6 5 4 3 3 3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占本省区上市公司比例(%) 23.08 10.69 21.57 8.96 26.32 7.14 4.92 12.5 8.82 3.08 4.88 13.33 13.33 6.25 6.45 3.70 3.39 5.88 3.85 5.56 5.26 10.00 4.76
二、不同模式效果差别显著 1、虚拟股票期权和管理层/员工收购效果最好,实 行这两种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44元 和0.199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179%和5.796%,明显 高于实施其他类别股权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资本的结 合激励力度大。 2、实施间接模式、复合模式、虚拟股票模式和股票 增值权模式的上市公司业绩明显低于其他类别激励模式 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