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灰土挤密桩施工总结

灰土挤密桩施工总结

K19+340-K19+680段灰土挤密桩首件总结
一、首件目的
通过灰土挤密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出适合本标段灰土挤密桩施工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人员的配置、成桩、拌制灰土、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回填虚铺厚度、每层夯击次数及每次提锤高度。

通过本首件的施工,收集各个工序的相关数据,使灰土挤密桩施工在达到施工技术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全面指导本标段的灰土挤密桩施工。

二、试验项目概述
2.1试验项目概况
黄延高速扩能工程LJ-4合同段施工起点桩号为ZK11+970/YK11+923,终点桩号为K20+100,全长8.15km。

主要构造物有1座特大桥、4座大、中桥、6座分离式立交及车行天桥、3座通道、3座涵洞、左右洞分离式隧道1座。

K19+340-K19+680段灰土挤密桩共有16414根,长度65656米,灰土挤密桩首件为灰土挤密桩K19+340右幅0-1、0-2、1-1、1-2、2-1,灰土挤密桩直径为0.40m,桩间距1m,石灰剂量为10%,压实系数不小于93%(重型击实标准)。

2.2试验方案
灰土挤密桩采用履带式吊机成孔,灰土采用筛土机拌和机拌制,回填采用小推车,夯实采用重夯夯实。

三、现场施工组织
为了确保灰土挤密桩首件工程建成真正的优质工程,我项目部不断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力度,以先进的工艺保证工序的质量,以工序的优良质量保证单位工程质量优良。

并在技术、人力、设备的资源上为创优工程建设提供支持。

3.1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首件工程领导小组,随时检查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2管理人员
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配置现场管理人员,即设置一个
队长、一个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等关键人员均有项目部人员
担任,控制施工中每一环节均符合规范及管理处要求。

3.3劳动力
劳务人员要求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敬业爱岗,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

另外选择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熟悉高速公路各专业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标准,并具有一定沟通、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担任领班员及工班长。

3.4机械设备
物资部门提供性能状况良好的机械设备及技能过硬的机械操作人员。

3.5材料供应
试验室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查,严格把关,严禁不合格原料进入施工现场。

四、施工工艺过程
1、施工准备
⑴施工前,先进行填料的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施工用的相关参数,如最佳干密度、最佳含水量、配合比等。

经试验确定,10%灰土最佳含水量为16.2%,最大干密度为
1.79g/cm3。

⑵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荒地和耕地清表30cm,苹果园清表80cm。

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的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⑶由测量工程师使用全站仪根据桩位布置图,准确定出每个桩位,并用石灰作出标示,经现场监理检验无误后,再进行施工,并做好记录,桩孔中心偏差不超过5公分。

⑷灰土挤密桩成孔采用冲击法成孔,冲击法是使用柴油打桩机将 0.6t 重锥形锤头,提升 3m 高后,落下反复冲击成孔。

成孔后,立即测量桩孔直径和桩长,直径不
小于0.4米,桩长控制在4-6米。

2、施工顺序
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以先外后内、从两侧向中间、隔排隔点进行机械成孔夯填,成孔后立即回填,以防止邻孔之间互相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振动坍塌。

3、施工工艺
⑴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宜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率低于16.2%时,宜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

增湿处理应在地基处理前4~6d完成,需增湿的水通
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渗入处理范围的土层中。

⑵桩机就位,使沉管尖对准桩位,调平扩桩机架,使桩管保持垂直,用线锤吊线检查桩管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⑶成孔工艺: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桩管顶设桩帽,下端作成60°角度锥形活动桩尖。

灰土挤密桩施工时应控制拔管速度,不宜过快,在拔管前宜停顿10秒左右。

成孔后清底夯实、夯平,成孔后进行孔中心位移、垂直度、孔径、孔深检查。

成孔后报检监理工程师验孔,孔径深度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⑷填料的拌制
用筛土拌和机在准备好的场地进行拌和,灰土拌合料外观颜色均一,灰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的灰土不得超过6小时或隔夜使用,然后用装载机运至孔位旁,采用人工使用手推车(每车0.2m3)将拌合好的填料推至孔中。

(5)成桩:桩孔填料夯实机,采用梨形夯实机。

向孔内填料前,请监理工程师测量孔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选取5根桩进行试桩,桩号分别为0-1、0-2、1-1、1-2、2-1,填料前应夯实孔底,然后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20cm -30cm,每层夯实10下,并保证行锤高度不小于2m。

夯锤采用倒置抛物线型锥体或尖锥形,锤重160kg,直径30cm。

每个桩孔夯填至高出设计标高0.5m,成桩直径不小于400mm。

灰土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施工中技术人员作好每根桩的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⑹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如下:
成桩
挤密桩试桩施工工艺框图
五、施工验收
施工完成后根据现场记录,每根桩填写施工资料。

灰土挤密桩检验主控项目包括:灰土挤密桩施工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人员的配置、成桩、拌制灰土、回填虚铺厚度、每层夯击次数及每次提锤高度。

六、安全措施
1、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2、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3、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4、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5、场内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电器开关设在防雨防晒的电器箱柜内,距离地面不
小于1.5m.
七、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1、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运转中尘埃过大时要及时洒水。

2、对清理场地的表层腐植土,砍伐的荆棘丛林等废料,要运至指定的地点进行废弃。

3、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及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与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4、运输车辆在运输石灰过程中要求进行覆盖,避免扬尘;
5、施工便道在晴天及时进行洒水,避免扬尘;
6、施工车辆进入村路不得鸣笛,车速不得超过40Km/h;
7、对参建的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教育培训,使其树立环保意识。

8、施工现场悬挂标牌,齐全、美观、整齐、按统一标准格式加工制作。

八、成果总结
8.1、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施工机械:灰土挤密桩施工配合机械为履带式吊机1台,柴油锤1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重夯1台,筛土机1台。

保证机械性能良好,无故障,在施工前对每辆机械进行详细检查。

测量仪器:全站仪1台,电子天平1台,电子秤1台,轻型触探仪1台,灌砂桶1个。

施工前,对测量仪器和试验仪器进行标定,保证测量实验准确。

主要施工人员20名,技术管理人员5人,机械操作人员10人,普工5人。

8.2施工基本数据及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拌制灰土,10%灰土挤密桩配合比:石灰:干土=10:100(重量比),最佳含水率16.2%。

拌制前对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的土质提前5天进行洒水闷湿。

准确放样,钻机准确定位,桩管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沉桩机拔管速度不宜过快,在拔管前停滞10s时间,成孔后,检测桩径、桩长及倾斜度,保证成桩准确。

夯锤质量160kg,夯锤直径30cm,每层虚铺厚度25cm,夯锤提升高度6m,每层夯击次数10次。

在每个桩夯击填高高于桩顶标高50cm。

成桩2天后进行桩头压实度检测及桩间土承载力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