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话就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学生学好英语很有必要。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问候方面
熟悉的人在见面时都有打招呼的习惯,这是世界各族人民共有的行为。

只是问候的内容和方式不同而已。

在中国看到熟人外出,我们通常会说:出去啊?去哪里啊?看到他们刚回家又会说:回来了,去哪里了啊。

然而英语的打招呼不能这么说。

如果我们对外国人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会误认为我们在打听他的隐私,可能他会毫不客气地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在英语国家,特别是英国,人们常常以谈论天气来打招呼。

比如:It’s a fine day, isn’t it?由此可以看出两个民族历史和文化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语言表达方面所形成的差异性:在中国,人们比较喜欢关心彼此的起居生活和工作状况,这种表达方式会被认为是对彼此的关心和友好;而西方人则把这部分状况作为自己的隐私,不喜欢与他人谈论。

(二)称赞和谦恭方面
称赞或谦恭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一座桥梁。

而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称赞的方式、对象、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谦虚是传统的美德,人们往往会用否定自己来当作谦虚的表现,当人们受到称赞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拒绝来表示自己的谦恭。

而英语国家则不是这样的。

在英语国家人们更注重称赞的作用,喜欢听别人说恭维的话,也很喜欢称赞别人。

在那里你可以称赞任何人:朋友、父母、上司,甚至是完全的陌生人。

如在外国的街上你看见一个女孩长得很漂亮,你可以对她说:You are very beautiful. 她听到肯定会很高兴。

但是在中国你可能得到的是一个白眼。

这就是两种文化对于称赞表现的差异。

(三)致谢和道歉方面
致谢是人们日常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语言行为,是世界各国人们都拥有的礼仪规范,是对别人为自己提供的帮助的承认,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的文明举止。

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冒犯了他人,则需要道歉,以修补维护人际间的关系。

由此看来,道歉不仅仅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还具有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功能。

但由于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致谢与道歉的方式也不同。

在英语国家,人们不仅对上司、同事或是陌生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对亲戚、朋友或是父母的帮助也会表示感谢。

而在中国,属下为上级办事,晚辈为长辈办事都是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是不需要表示感谢的。

当然,在中国对于关系亲密的人的帮助也有致谢的表现。

比如:辛苦啦!快歇会吧。

等等。

在英语中道歉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用来表示遗憾,如:I am sorry. 一种用来请求原谅,如:Please forgive me. 另一种用来表示道歉,如:I apologize. 在使用这三种表达方式时是很有讲究的。

在汉语中表示道歉没有那么复杂,通常一声对不起就可以表示在英语中的那三种方式。

在致歉方面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中国,人们通常会估计面子问题在致歉方面不容易做到直截了当的赔礼道歉,通常会采用迂回的办法。

这一点与英语国家的致歉行为有着最大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致歉和道谢都是经常发生的,在措辞上需要注意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性。

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出现。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
(一)利用教材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授
1.通过词汇讲解渗透文化信息。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进行介绍,防止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

新教材中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汇可挖掘。

对具
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2.通过对话练习与阅读文章渗透文化信息。

英语课本中的对话材料是学生了解和接触英语文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编辑者在设置对话的时候,有意识地考虑学生对文化信息的接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对话作为一个重点来讲解,让学生通过对话更加了解英语文化,从而熟知中西方国家在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在讲解对话时肯定会出现一些学生们应该掌握的日常对话,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日常用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再进行一些补充,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英语活动
1.英语角。

在英语角,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每一位同学可以当一天的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讲解一些中英文化的差异。

更多的时候同学们自己练习用英语对话,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差异,也锻炼了口语,为以后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2.网络、书籍等英语资源的利用。

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不能仅限于教室,学生应该学会在课本以外的资料里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在网络上查询一些文化知识,然后讲给同学们听,或者
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找一些新闻报道以及反映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总结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

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潜移默化地接受和适应英语文化带来的差异。

(责任编辑付淑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