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语文压轴卷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届高三第5周周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压轴卷江西省横峰中学2018届高三第5周周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五次语文周练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因人的疏忽,过多地被送进海洋中的重金属是危险的,不仅对海洋中的生命,对人类也很危险。

最终遭殃的是排放污染的人类。

A.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了这些重金属,鱼虾吃了藻类,人类又吃了鱼虾B.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藻类和海洋植物又吸收了重金属C.这些重金属被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鱼虾吃了藻类,人又吃了鱼虾D.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重金属又被藻类和海洋植物所吸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只有深入排查安全风险,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并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才能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不再发生B.阿根廷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基于西班牙语的人工智能程序,用于通过分析被测试者微博、论坛帖子、演讲等评估作者的人格和个性C.我们不能否认浅阅读的作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至少使得有人低头看书了,现在我们应当树立多层次的阅读观,倡导自由阅读,广泛阅读D.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餐桌上、排队时、会议及课堂的间隙,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A.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集中了他们所有的注意力B.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使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了C.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集中了D.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野生水禽是各种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最终来源,鸭子是流感病毒混合和“创新”的重要平台。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故称禽流感病毒,但有的禽流感病毒也同时感染人,如。

A.因为主要不是以人类为宿主并感染人类B.由于主要是以禽类为宿主并感染禽类C.虽然为常见流感病毒,但是最容易发生变异D.其病毒基因变异后能够感染人类,病死率很高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的思想、学识,可以从两个源泉中得来:一、从过去学者的遗籍;二、从社会、人生与自然的直接观察。

第一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读书”,第二种思想的源泉叫做“自主的研究”,或“自主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源泉孰优孰劣?读书,是把前人的思想重复思想一遍。

这中间有两种好处:一、脑力经济:前人由无数直接经验和研究得来的有价值的思想,我们可以不费许多脑力就得着了;二、时间经济:前人用毕生的时间得着的新发现,像开普勒定律,我们可以在一小时的时间内就领会。

所以读书确有很大的价值。

但读书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读久了,安于读书,习于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渐渐地把“自主研究”“自主思想”的能力消灭了。

这一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极透彻。

叔本华说:读书是拿他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想。

读书读久了,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许多外来的思想,这种外来思想纷呈堆积,东一块,西一块,好像一堆乱石,不比那由我们自己心中亲切体验发展出来的思想,可以自成一个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

我们常常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离了书本,就茫然不能思索;得了书本,就犹鱼得水。

这种脑筋,至多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

我们要晓得前人留下来的书籍,好比他在一片沙岸上行走时留下来的足印。

我们虽可从他这足印中看出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但却不能知道他在道路上所看到的景物、所发生的感想。

我们果真要了解这书籍,获得这书籍的益处,还是要自己接着这书籍所指示的道路,亲自去行走一番,直接地看这路上有些什么景物,能发生些什么感想。

叔本华并非绝对地反对读书–他自己读书之多,在欧洲学者中算是少见的–不过他极力鼓吹自主的观察、自主的思想。

他说,书籍中的知识,犹如武士的盾甲,一个强有力的武士,运用沉重的盾甲,可以自卫,可以攻战;一个能力薄弱的人担负了一身沉重的盾甲,反而不能行动。

所以天才能多读书而不为书籍学问所拖累;普通人多读了书,只牢记了些书本中的死知识,不能运用,不能理解,反而对社会、人生、自然失去了亲切的了解。

以上引用叔本华书本中的几句死话。

他这话对不对,还要我们亲自去看。

要是有人问我:我们怎样去自主研究、自主思想呢?我必答道,自主的研究就是走到大自然中,自主地观察,自主地归纳。

从中得来的思想,才是创造的思想,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亲切的知识。

这是一切学术进步的途径。

这个途径不唯近代大科学家如是,就是古代天才的思想家也是如此。

就看东周时的庄子,我们从他的书中,可以知道他每天并不是坐在家中读死书,他是常常走到自然中观察一切,思想一切,到处可以触动他的灵机,发挥他的妙想。

他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与自然接近的人,最富于自主的观察的人,也是个最富于创造的思想的人。

我们模仿他的学者人格,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

向着大自然间,做自主的研究,恐怕这神秘万方的自然,也要悄悄告诉我们几件未曾公开的秘密呢!(选自宗白华《读书与自动的研究》,有删改)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如果我们安于读书,读得越多,接受外来的思想越多,就会把自己“自主研究”“自主思想”的能力消灭了。

B.要从前人的书籍中获益,正确的方法是按照书籍指示的道路亲自走一遍,而不是仅从书籍中了解他所行走的道路与方向。

C.如果我们以读书为唯一的思索的时间,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那我们的脑筋至多是一个没有条理的藏书楼,是没有用的。

D.天才读书多,仍能正确理解运用书本知识,也能保持自主的观察与思想,这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地方。

8、下列各项中,其含义不符合原文叔本华的读书观点的一项是________A.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到字面之外。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C.读书并不能让我们借助别人的思想和知识,构建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D.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智慧,长精神;不善吃者吃出病,添烦恼。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叔本华读书很多,却认为读书读久了容易使思想不能成为有生气的、有机体的系统,不过他还是承认读书是有用的。

B.在作者看来,叔本华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这表明作者经过认真思考后并不认可叔本华的观点。

C.我们若像庄子那样亲近自然,自主观察,富于创造思想,再具有精密的科学方法做自主研究,应该能揭示更多自然的奥秘。

D.如果读者没有自主的思想,不能自主研究,那么本文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也是“书本中的几句死话”。

三、文言文阅读(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

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

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

三迁谏议大夫。

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

郾进曰:“十一圣①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

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

西望戎垒,距宗庙十,百姓憔悴,畜积无有。

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

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

”高釴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意。

”帝重咎谢,咸赐锦、币。

郾与高重类《》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

迁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

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

郾曰:“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即以府常费代之。

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

郾乃旁流为大敖②受粟,窦而注诸艚。

民悦,忘输之劳。

改鄂、岳等州观察使。

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

郾修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

又观察浙西,迁检校礼部尚书,卒于官。

吏部尚书,谥日德。

郾不藏赀,有辄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

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

室处庳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

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

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闻者服焉。

(节选自《新唐书•崔邻传》,有删改)【注】①十一圣:穆宗之前的十一个皇帝。

②敖:通“廒”,储存粮食的仓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B.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C.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D.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

B.《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C.礼部,古代的官署,隋唐起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等事宜。

D.赠,追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崔郾忠于职守,严格要求官员。

他在吏部任职,亲自考查官员,注重选拔人才;在虢州为官,对下属官吏不赡养父母、不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

B.崔郾为人耿直,善于劝谏皇帝。

他从祖上基业、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的角度直谏穆宗勤于朝政,后委婉劝谏敬宗习读儒家经典:他的建议都被采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