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跃庭院设计——关于庭院地面铺装相关问题分析——海跃庭院设计学习资料在园林景观设计、别墅庭院设计、庭院景观设计中,除了植物景观、水系景观、假山营造、硬质景观、园林小品等方面的运用之外,庭院地面铺装(铺地景观)也是在构园造景方面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庭院设计方面出彩的一个地方。
庭院地面铺装,在我们庭院设计方面更多的体现在园路、步行街、小径、通道、走廊、过桥等路面铺设问题。
下面笔者就在庭院设计地面铺装相关问题进行浅显的分析,供大家在设计庭院时参考。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庭院地面铺装的设计原则庭院铺地景观的设计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对整个庭院的整体景观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进行园林地面铺装时,应该注意和遵循一些原则,即富于艺术性,又满足生态要求,同时更加人性化,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突出艺术性的原则1、庭院铺装艺术表现要素庭院铺装表现的形式多样,但主要通过色彩、图案纹样、质感和尺度四个要素的组合产生变化。
(1)色彩庭院铺装一般作为空间的背景,除特殊的情况外,很少成为主景,所以其色彩常以中性色为基调,以少量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做装饰性花纹,做到稳定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如果色彩过于鲜艳,可能喧宾夺主而埋没主景,甚至造成园林景观杂乱无序。
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兴奋,冷色调优雅、明快;明朗的色调使人轻松愉快,灰暗的色调则更为沉稳宁静。
铺地的色彩应与园林空间气氛协调,如儿童游戏场可用色彩鲜艳的铺装,而休息场地则宜使用色彩素雅的铺装,灰暗的色调适宜于肃穆的场所,但很容易造成沉闷的气氛,用时要特别注意。
(2)图案纹样庭院铺装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
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铺地纹样因场所的不同又有各变化。
一些用砖铺成直线或平行线的路面,可达到增强地面设计的效果。
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仔细。
通常,与视线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而那些横向通过视线的直线则会增强空间的开阔感。
另外,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如住宅楼板)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地砖或瓷砖,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其它一些形式会产生更强烈的静态感。
表现纹样的方法,可以用块料拼花壤嵌,划成线痕、滚花,用刷子刷,做成凹线等。
(3)质感质感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的材质感。
铺装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的美。
材料质感的组合在实际运用中表现为三种方式:①同一质感的组合可以采用对缝、拼角、压线手法,通过肌理的横直、纹理设置,纹理的走向,肌理的微差,凹凸变化来实现组合构成关系。
②相似质感材料的组合在环境效果上起到中介和过渡作用。
如地面上用地被植物,石子、砂子、混凝土铺装时,使用同一材料的比使用多种材料容易达到整洁和统一,在质感上也容易调和。
而混凝土与碎大理石、鹅卵石等组成大块整齐的地纹,由干质感纹样的相似统一,易形成调和的美感。
对比质感的组合,会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也是提高质感美的有效方法。
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组合,其产生的对比效果会使铺装显得生动活泼,尤其是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搭配,往往能使城市中的人造景观体现出自然的氛围。
例如:在草坪中点缀步石,石的坚硬、强壮的质感和草坪柔软、光泽的质感相对比。
因此在铺装时,强调同质性和补救单调性小面积的铺装,必须在同质性上统一。
如同质性强,过于单调,在重点处可用有中间性效果的素材。
在进行铺装时,要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粗犷些,可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明显的材料。
因为粗糙,往往给人感到稳重、沉着、开朗,另外,粗糙可吸收光线,不晕眼。
而在小空间则应选择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质感给人轻巧、精致的柔和感觉。
所以在大面积的铺装可选用粗质感的材料,细微处、重点处可选用细质感的材料。
(4)尺度铺装图案的大小对外部空间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形体较大、较开展则会使空间产生一种宽敞的尺度感,而较小、紧缩的形状,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亲密感。
由干图案尺寸的大小不同以及采用了与周围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还能影响空间的比例关系,可构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布局来。
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其使用。
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板材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玻璃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
但就形式意义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愈大愈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拚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也可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2、庭院铺装艺术表现技巧铺装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铺装要出彩,需掌握几个技巧。
(1)巧选材铺装材料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而定。
中国自古对园路铺装就很讲究,《园冶》中“花环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庭院铺装中有许多经典的铺装案例可供借鉴,如用光面混凝土砖与深色水刷石或细密条纹砖相间铺地,用圆形水刷石与卵石拼砌铺地,用白水泥勾缝的各种冰裂纹铺地等。
此外,还用各种条纹、沟潜的混凝土砖铺地,在阳光的照射下,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性,还减少了路面的反光强度,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
(2)重色彩园林铺地的色彩对整个园林的给人的感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彩色路面的应用,能把“情绪”赋予风景。
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冷色调较为幽雅、明快。
明朗的色调给人清新偷快之感,灰暗的色调则表现为沉稳宁静。
因此在铺地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3)重意境铺装要发挥艺术的想象力,通过联想的方式来表达园林景区的意境和主题,烘托景区气氛。
古代园林多利用砖瓦、卵石和各种碎瓷等材料,即随手可得又乡土自然。
不可否认,古典园林景观整体空间的自然协调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自然铺地材料的应用。
材料的自然、文化的组合,就构成了生动的景观。
常见的图案有几何纹样如大角、攒六角、套六角、套钱、球门、芝花等以及一些动物或植物纹样,形象精致、紧凑,好比绣在地上的精美女红。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重视园林意境的创造,利用铺装图案来强化意境,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手法之一。
在应用中要注意铺地中古典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西方的图案艺术表现,从而在意境上能透出立意,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美的享受。
古典园林铺地景观形象其生成的特定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它精小、含蓄的空间尺度感和个人化的景观文化蕴涵也只在那个古典私人的空间中别具生命力。
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是古典园林中铺地景观整体有机整体的创造。
(二)满足生态环保要求地面铺装作为城市下垫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上的大气层间存在着水分、热量及其他物质交换及平衡.同时下垫面又是空气运动的界面。
因而下垫面的性质自接影响着市区气温、太阳辐射、空气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对城市局部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下垫面的性质是形成城市市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重要因索之一,因此,园林地面铺装的生态性原则是相当重要的。
1、地面铺装设计和施工的生态要求铺地景观作为一种人工作业的产物,通常由大面积的硬质界面构成。
由此导致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人为的割裂了生态的竖向循环,比如雨水的循环、蚯蚓、地鼠等小生物的正常生活等。
原先场地的有机自然状态也因人为活动地表的介入而分裂破碎化。
因此,在实践铺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适当留缝、铺沙或镶嵌绿草等融合进自然元素,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实现生态性要求。
2、重视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大面积的地面铺装,会带来地表温度的升高,造成土壤排水、通风不良,对花草树木的生长也不利。
设计师除采用嵌草铺地外,还要注意多应用透水、透气的环保铺地材料。
(三)彰显人性化设计人们总在期待人性化舒适度不断提高,期待着充满个性、亲切而令人愉快的道路空间。
由绿篱、街道树和人行道铺装等道路空间构成要索营造出来的情趣。
那种“令人不禁想上去走一走的人行道”.不但丰富了我们所居住城市的表情,也表现了生话、文化和历史。
作为道路空间构成要素之基础的路面铺装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值得探讨。
以人为木的人行道空间,是在结合考虑功能方而的体感性、弹性及对不同气候的适应性等特点的同时兼顾材料的质感、色彩等美感特性以及与环境协调等因索情况下营造出来的。
为行人使用的道路和广场的铺装与汽车道路的铺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仅仅依抓它的机能和耐用性来决定。
因为它还包含了诸如安乐、平静、情趣等让行人的走路变的更加轻松的因素。
色彩、形状、创意及质感等成了地而铺装关键点。
1、人类步迹的特点通过实际调查人们自然而然地步行留卜的足迹.我们可以发现一此人类步行的特点。
(1)作为足迹的成因都有方向性明确的边界和目标,步行者沿着这个边界:向目标点行进并行成捷径。
这此捷径很多段的线形从微观上看是由很多短曲线连接而成的,但从宏观上看呈自线形,整体上保持一定的方向性。
(2)有部分案例显示.足迹线形整体中连接着出发点或到达点的部分线形明显现一圆弧状,与特点一有明显的区别。
(3)关注足迹线宽度与曲线曲度的相关性我们会发现,在步行者改变行进方向曲度大的地方.足迹线宽度也宽.反之也窄。
(4)人们步行会使俩条人工铺装(路)自线交叉点部分的边缘很自然地改变行成裸地.这证实了一点交叉点会变宽.实际的边缘.作得小一些可能会更好。
2、材料的人性化选择材料的选定是铺装艺术中重要的环节,我们应体验材料使用的可能性和允许使用条件铺装材料一要有荷重强度.同时还要有平滑.耐久等特点.而是否与周围环境空间、建筑物协调、构筑物的配置及空间功能成为确定材料的考虑中心。
选定的材料要能在步行性.耐久性、经济性.施工可能性等方而都令人满意的。
3、人性化色彩要求彩色铺装材料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以整个街道作为对象的城市设计手法中.如果要采用人性化彩色铺装.我想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使街道更富个性.视觉上也更易判断。
为此.在铺装上可以采用按街道或街区逐渐改变铺装的色彩、质地.也可以在东西向街道和南北向街道上使用不同铺装材料。
(2)有一些在街上配备连接公园和广场的散步道和自行车道的手法.作为明示道路、广场公园系统关系的方法.有时采用彩色化铺装.有时按一定间隔铺置彩绘地砖等。
(3)地域性,努力营造街区、道路独特魅力的行动在各地正在展,铺装设计上也可以看到追求地域性的迹象。
地域特性是由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构成的.表现地域特性要选取具有地域性的要素在铺装上进行视觉性表达。
开发联锁砌块、树脂类材料等新产品的同时,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石、砖、木砖等传统材料并对其加以改进改新。
比如石质肌理的瓷砖、红砖色彩的混凝上砌块。
4、选择人性化的材质材质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如粗涩、光滑等的材料表而状态.换句话就是纹理的粗细程度。
表层使用两种以上材料就会出现不同质感组合.同一材料也可以加下成不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