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案例范本五篇【篇一】【案例背景】 **实验学校位于 **县西部, **两省交界处,服务于 **镇三个行政村一万人口。
学校创建于 1968 年, **年 8 月发展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下辖 **四个教学点。
近几年,随着校安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维修改造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县政府持续加大对农村山区边远学校的投入,近三年累计投入近千万元。
如今学校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校园分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原有 11102 平米,新增 12006 平米,合计 23108 平米;校舍建筑总面积 7813 平米,除宿舍外,教学及辅助用房 4171 平米,生均小学 5.2 平米,初中 7 平米;现有运动场面积 3115 平米,在建 7593平米,生均 15.5 平米。
现有实验室 3 间(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科学探究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留守儿童活动室各 2 间;班班通设备全部配齐;学校拥有图书 16500 余册,生均小学 20 册,初中 30 册;计算机 69 台,生机比达到 10:1;互联网接入带宽 20M,教师网络空间开通应用率 100%。
各教学点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但回想起 **年 12 月 8 日,我作为该校的挂牌督学,第一次深入 **教学点,看到只有四间平房,与周边的老式瓦房相连,无围栏隔离,旱厕破烂不堪时,心里起伏不定,暗下决心,如何与学校沟通将围栏建成,旱厕改建成水冲式厕所呢?【案例描述】 **年 12 月 8 日早,我来到 **实验学校进行第一次督导,在 **校长的陪同下,深入 **教学点,看到的情景是:四间平房校舍坐西向东,一位老师,七名学生(学前 2 名,一年级 3 名,二年级 2 名),与平房相连的有四间老式瓦房坐北向南,三间老式瓦房坐东向西用砖式围墙围成四合院,由于老式瓦房年久失修做东向西的三间瓦房已成危房。
于是我向吕校长询问原因,经吕校长介绍,原来老式的七间瓦房是彭家祠堂,该教学点就设在祠堂内教学,由于生源少,后来学校盖了四间平房作为教学用房,学生搬出了彭家祠堂老屋,构成了四合院的形式。
从外面看,有老式围墙封闭着,但围墙内学生活动场地并没有与祠堂隔离开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学校也多次找了彭姓的“知名”人,想在院墙内用围栏隔开,但彭姓的人认为若隔开影响他们的进出,因此问题始终搁置至今。
当天下午我们返回到 **实验学校,立即召开了学校班子会议,我向班子成员通报了 **教学点存在的安全隐患,吕校长详细的介绍了该教学点为围栏一事与彭姓协商的经过。
经讨论达成以下共识:1、首先由我和学校向村委主要负责人呈报该教学点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和整改方案,然后学校和村共同与彭姓进一步协商;2、学校将围栏与改建厕所造出预算报教育局项目办争取资金,尽快消除隐患。
工作开端还是顺利的,村主要负责人听了我们的回报后,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当场表态:“与彭姓协商一事有村委牵头,务必将此事解决好”。
下一步就是资金问题了,吕校长表示:“不管怎样,就是学校自筹资金,也要将围栏和厕所建成”。
**年春季开学,我再次来到 **实验学校,吕校长欣喜的说:“**教学点的围栏和厕所已建成,这是村和教育局重视的结果,与你也是分不开的”!【案例反思】做为责任督学,一路督导,一路品悦着学校的做法,一路感动着,一路收获着,一路思索着……共同分享着学校的喜悦。
发现学校的优势亮点,诊断到学校的弱点,协助学校找准学校的发展点,找到工作的突破点,和学校一起办有故事、有温度、有内涵的学校。
这将是我们经常性督导所要不懈努力的方向,做“督”之可行,“导”之有效的有心人。
【篇二】【案例背景】随着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各地新建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公建民营幼儿园作为“管办分离、委托办园”有效尝试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在其发展过程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公建民营”幼儿园是指由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并出资兴建,按照国家幼儿园标准进行建设,由政府委托具有办园资质的社会团体、社会机构或个人进行管理,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幼儿园。
在 **这样一个仅 68 万人口的山区县、库区县目前“公建民营”幼儿园有 9 所,在公办园中占比为 11.39%,是民办园的三分之一。
公建民营幼儿园作为政府行为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是对创新公办园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办园质量、降低收费标准的有益尝试。
目前, **及我省的 **、**、**等地都在进行“公建民营”幼儿园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案例描述】 **-**年间,国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幼儿园,各地为解决后续投入不足,公办幼儿教师无法保障的问题,先后对新建或改建幼儿园采取“管办分离、委托办园”的方式,建成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
如 **县就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选择部分乡镇(村)幼儿园探索管办分离、委托办园试点”,并出台了《 **县农村幼儿园管办分离委托办学暂行办法》 ,对委托对象与性质、办学原则与要求、办学程序与期限、招生范围与收费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我县的 **镇中心幼儿园和油店中心幼儿园、小南京幼儿园等均采取此种办园模式, 9 月 23 日,对这几所幼儿园进行的规范办学行为的专项督导,综合了解了各园的科学保教工作开展情况。
【案例分析】在国家及地方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在各地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市采取招投标的方法将公建园以“零租金 +普惠政策”的方式交由专业民营办园机构举办,这在壮大优化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让更多孩子从中得利。
目前, **市经济开发区共有 41 所幼儿园,其中就有 12 所公建民营园,在园幼儿占全区在园幼儿数的40%。
**市 **区在对幼儿园采取“公建民营”模式,按照同类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进行收费的同时,还设立专项管护资金,按照每年每平方米一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幼儿园运营的良性循环。
我县的 9 所公建民营幼儿园,不仅享受到公办园“政府购买服务”补助办园经费的政策,还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综合奖补资金中和其它民办园一样按照提供服务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资金和设备补助。
“公建民营”的办园模式虽然起步不久,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并同时发挥政府部门与民办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对于政府而言,新建、改建幼儿园的后期养护问题得到了有效落实,对于民办教育机构而言“幼儿园不用我们自己拿钱建,政府都备好现成的了”,政府完成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教育机构节省投资;教育机构则发挥自身优势,专注于保教工作。
这种合作模式将政府与市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1+12”的合力,使入园的孩子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公建民营幼儿园在提供更多的学位和有效提升入园率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让民办教育机构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法人确定问题。
据了解,目前公建民营幼儿园存在两种常用的运营方式,一是通过招投标确定幼儿园举办者。
比如 2012 年 8 月22 日, **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 **市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举办者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由教育主管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办园者,并规定必须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同年秋季, **市第一所公建民营幼儿园 -——经开区 **幼儿园正式开园。
陆续有包河区、高新区等地已十几所公建民营幼儿园开园。
池州石台县也出台了管理办法,并将一批新建和改建幼儿园通过公开招标的方法办成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
二是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声誉好的社会团体、社会机构或个人办园。
如我县 2 所新建乡镇中心园和 1 所村级独立园,目前已有一所成功升级为市级一类幼儿园, 2 所被认定为县级一类幼儿园。
这两种承包方式各有利弊,招投标的方式适用于相对较大( 6-24个班)的幼儿园,而对于乡镇、村级幼儿园却无人问津;委托办园则不能很好的对承办方进行筛选,不利于发挥民办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同时,因新建园所在地原民办幼儿园数量有限(仅 1-2 所),没有可选择性,而外地教育机构往往考虑到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而无法参与到承办竞争。
2、后续监管问题。
公建民营幼儿园与其它民办幼儿园一样通过年检的方式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外,还有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监管,如 **市的三年一考核等, **县推出的从每学期的保教费中计提 10%风险基金和缴纳 3-5 万元的风险保证金等制度。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考核考评制度,只是纳入一年一度的民办幼儿园年检中,不能做到有效的监督,部分幼儿园还存在诸如:幼儿园设施不全、幼儿教师素质不高、饮食营养不到位、接送存在安全隐患、幼儿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等问题。
甚至有个别园不仅没有让承办方为提升保教质量加大投入,反而可能使园所成为与其它民办园恶意竞争的资本。
【整改建议】 1、结合各地实际确定法人。
一是采用政府招投标形式将政府所建幼儿园以招租的方式交由专业民营办园机构举办,向社会提供学前教育服务,执行与公办园相应等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标准。
如 **市 **幼儿园、 **幼儿园、 **省首家“公建民营”马桥幼儿园等,均采用这种方式确定举办法人。
二是由大型公办园做为分园领办。
公建民营幼儿园在基础教育事业统计上仍属于公办序列。
对于部分不适应采用招投标管理的地区,可交由当地办园品质高、社会声誉好的大型公办幼儿园(如省、市示范园)领办,复制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保教理念,使新建园起步快,少走弯路。
如淮北市第二幼儿园作为省级示范园在市内及城郊成功领办中小型幼儿园 6 所。
同时,考虑到幼儿园建设要求与装饰风格的特殊性,要在建园初期落实法人的确定,避免后续装饰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二次浪费。
2、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公建民营幼儿园虽然在统计上属于公办,但其民营性质决定了其办园的自主性,与公办园相比要承担后续投入、教师工资及培训等费用等,同时要承担经营管理方面带来的经济与社会风险,与民办园相比要承担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及社会的压力,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物价、卫生、防疫、消防、环保等部门,给予幼儿园适当的政策扶持,减轻办园负担,让承办人有更多的精力用在提高保教质量上。
如 **县公建民营幼儿园在享受公办园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贴办园经费的同时,还享受到中央下达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公建民营幼儿园教师一律要做到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
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逐步做到与公办园教师同工同酬,鼓励和保护公建民营幼儿教师安心从教,建立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或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免费培训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