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拔萝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拔萝卜

景泰县喜泉学区陈庄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科目:数学课题:拔萝卜科任教师:郝国丽 1主备人郝国丽学校审核课时1课时主修人卢昌秀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法探究法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一)借助情境,设疑激趣师:秋天到了,山坡上的萝卜丰收了。

这一天,兔妈妈带着她的两个孩子一块儿上山拔萝卜。

(板书课题:拔萝卜)为了调动兄妹两人的积极性,兔妈妈提议:让小白兔和小黑兔比赛,看谁拔的萝卜多,就奖给谁小书包。

两只小兔听了,乐得都蹦起来。

他们用力地拔呀拔呀,累得满头大汗都不肯歇,终于和妈妈一起把萝卜拔完了。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比赛结果吗?猜一猜,谁会赢?(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拔萝卜挂图。

猜对的学生表现出兴奋的样子。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小白兔拔了23根萝卜,小黑兔拔了36根萝卜;小白兔拔的少,小黑兔拔得多。

生2:我知道小白兔比小黑兔拔得少,小黑兔比小白兔拔得多。

生3:小黑兔拔得比小白兔多一些,小白兔比小黑兔拔得少一些。

(该生把前面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此,教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师:同学们真聪明,从图中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知识。

那么,根据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们争先恐后,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小白兔和小黑免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生2: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萝卜?个性修改生3: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多少根萝卜?生4:小白兔再拔几根萝卜,就和小黑兔同样多了?(教师把这四个问题板书到黑板上,问:谁还有问题?)生5:小黑兔再给小白兔几根萝卜,他俩就同样多了?师:这个问题不简单,你为什么会这样想?生5:因为白兔妹妹力气小,拔得少,所以哥哥想把他的送给妹妹一些。

这样,两人不就都可以得到书包了吗?(该生不仅积极动脑想问题,而且有一颗爱心。

教师很是激动,马上奖给他一颗黄色的智慧星和一颗红色的友爱星,对他的思想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并指出这个问题很不简单,目前你们还没有能力解决,如果谁有兴趣,下课后老师和你们一块探讨。

)(三)探索算法,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

你们想自己解决问题吗?生:想。

师:在这些问题中,你们最想解决哪个问题呢?(大多数学生提出先解决“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这个问题。

这一段的设计主要是尊重学生,让学生参与决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要解答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生:36+23=59(根)。

(一部分学生直接说出计算结果。

)师:算出得数的同学,现在用小棒或计数器验证一下自己的计算结果,其他同学探究36+23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学生汇报。

)生1:我是心算的,个位上6+3是9,十位上3+2是5,合起来是59。

生2:我是这样想的,6+3=9,30+20=50,50+9=59。

生3:36+3=39,39+20=59。

生4:我是把23分成20和3,36+20=56,56+3=59。

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师板书“竖式”。

)师:你们谁会用竖式计算呢?你们是怎么知道这种算法的?用竖式计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算法。

(教师指名生5在黑板上边板书竖式,边说计算过程。

)生5: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写36,再在36下面写上23,并把加号写在23前面,写完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算6加3等于9,9要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十位上3加2等于5,5写在横线下的十位上,5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59。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呢?生5:因为6和3都表示几个一,2和3在十位上,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对齐。

师:用竖式计算是在我们用口算感到困难后,可以选择的一种较好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时,要注意两点:(1)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的结果要像排队一样,横线上的两个加数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千万别站错队哟;(2)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

加号要写在第二个加数前面。

师:同学们一下子想了这么多算法,说明大家都动了脑筋,老师也为你们感到自豪。

那么,在有了自己的算法,并且听了别人的算法后,你现在比一比,然后再想一想,哪种方法适合你自己,最后把你喜欢的算法告诉你的同桌。

师:以上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指名班上交流。

)生1:我喜欢用竖式计算,因为它算起来比较简便,不容易出错。

(许多学生都喜欢用这种算法,大约有一半多。

)生2:我喜欢用口算,因为这种算法快。

(这一少部分学生都是平时计算能力强,计算快的。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剩下的2,3,4题,四人一小组,你们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

(学生四人一组选择讨论解决问题,气氛热烈,但个别组组员讨论不怎么积极,教师帮助引导他们。

)(小组汇报。

)组1:我们组共探索了三种算法。

第一种是:先算36-20=16,再算16-3=13;第二种是:先算30-20=10,再算6-3=3,10+3=13;第三种是用竖式计算:先写36,再在36下面对齐写23,在23前面写上“-”,然后画一长横线,在横线下面对齐写得数,个位上6减3得3,十位上3减2得1,合在一起就是13。

师:其他组还有别的算法吗?组2:我们还有一种算法,就是先算36-3=33,再算33-20=13。

师:现在大家想一想,在这么多算法中,你将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同桌两个小伙伴悄悄地说。

)(四)巩固应用1.师:这节课在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中,大家积极动脑,发现了这么多计算方法。

下面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

54+2378-5422+3698-52(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自己的方法是否快捷简便,从而在反思中再一次确定适合自己的算法。

)2.森林医生(出示29页第4题)。

师:看到大家表现这么出色,啄木鸟医生想请同学们帮这四棵生病的小树把病治好。

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29页,找到第4题,我们一起比一比,谁的医术最高明,能把这四棵小树治好。

(学生独立做题,四人板演,最后讲评,评出“最佳医生”。

)(五)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哪些地方你们学得很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回顾与评价,学会反思。

)布置作业课时作业优化设计板书设计拔萝卜一共拔了几个萝卜?36+23=59(个)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个萝卜36-23=13(个)课后反思景泰县喜泉学区陈庄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科目:数学课题:回收废品科任教师:郝国丽 2主备人郝国丽学校郝国丽课时1课时主修人卢昌秀审核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进行计算.3、通过情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点“比多比少”进行分析.教学难点“比多比少”进行分析.教学方法合作法探究法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一、创设要爱护环境的情境教师活动:“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在学校的走廊里,或是在公共场所在你的旁边有一个垃圾袋,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找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谈话,对学生能见到垃圾就拾起的做法进行表扬,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并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教师活动:为了表扬同学们这种爱护环境的做法,老师给同学们放一段动画好吗?(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想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想法。

)1.活动一教师活动:图上的小朋友都告诉我们什么了?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说给全班的学生听.你们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呢?(设计意图:学生对动画中三个小学生拾垃圾的关系分析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师走到各小组中与生共同讨论研究。

)进行反馈:预测:学生可能会说(1).小丽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2).小芳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教师活动:我们现在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来解决小丽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学生同桌摆,小组内交流摆的方法。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个性修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小棒来解决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活动:你们能列出算式吗?将它写在练习本上。

课堂反馈:学生发表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

2.活动二教师活动:你们能摆一摆小芳收集的塑料袋的个数吗?并把算式列出来.(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小组内通过交流,摆小棒,最后将算式列出来,解决问题。

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交流、操作、探究的能力。

)3 活动三教师活动:现在咱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来了,他们要说一说塑料对人类和庄稼的危害,谁愿意扮演淘气,谁愿意扮演笑笑?(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同时通过课前搜集塑料袋对人类的危害的资料,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

)三、解决应用、巩固新知1.看图摆一摆、算一算.教师活动:老师手里拿着的这个东西,谁认识?预测:学生可能有认识的,如果有,教师就表扬他的知识丰富,如果没有学生认识,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幸运星的名字.教师活动:听说谁能得到幸运星,谁就会特别幸运,你们想得到它吗?老师这里有很多呢?(出示一瓶幸运星)(设计意图:通过幸运星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能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预测:学生一定会说“想”教师活动:我们班有多少人?一、创设要爱护环境的情境教师活动:“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在学校的走廊里,或是在公共场所在你的旁边有一个垃圾袋,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找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谈话,对学生能见到垃圾就拾起的做法进行表扬,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并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教师活动:为了表扬同学们这种爱护环境的做法,老师给同学们放一段动画好吗?(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想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想法。

)1.活动一教师活动:图上的小朋友都告诉我们什么了?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说给全班的学生听.你们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呢?(设计意图:学生对动画中三个小学生拾垃圾的关系分析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师走到各小组中与生共同讨论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