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8、9单元)(最新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8、9单元)(最新整理)

化学单元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Mg:24 Al:27 Cl:35.5 Zn:6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陔心筒。

其中钢属于
A .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天然材料
D .复合材料
东方之冠
2.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

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铁 B .金 C .银 D .铜
3.制取合金的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试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其他条件均能满足)判断下列合金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金属Na Mg Al Cu Fe 熔点(℃)
97.564966010831535沸点(℃)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 .Fe — Cu
B .Mg — Al
C .Al — Fe
D .Na — Cu
4.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用盐酸与铁反应可得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
D .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可以防止铁生锈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都是无色的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就一定是溶液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6.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食用油 C .味精 D .蔗糖
7.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⑤8.某市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

“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打开瓶塞。

“魔水”会自动喷出。

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

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9.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

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题次一二 三

总分
得分
题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
A
A
D
C
D
B
A
C
A C D C A
B
C C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 2℃时,在100g 水中放入60g 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 .t 2℃时,分别在100g 水中各溶解20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12.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液质量不变 C .溶剂质量减少 D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第12题)
13.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 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A .硝酸铵
B .生石灰
C .活性炭
D .烧碱
14.已知X 、Y 、Z 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
X + H 2SO 4 == XSO 4 + H 2↑ Y + Z(NO 3)2 == Y(NO 3)2 + Z
Z + X(NO 3)2 == Z(NO 3)2 + X
则X 、Y 、Z 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H>Y>Z
B .Y>Z>X>H
C .Z>Y>X>H
D .X>H>Z>Y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等质量的金属A 、B 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析图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已知A 、B 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A 、B 的不等)
A .反应速率A >B
B .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 .金属的活动性A <B
D .金属足量,酸完全反应 16. 向含有AgNO 3、Cu(NO 3)2、Zn(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含Ag +、Cu 2+、Zn 2+、Fe 2+ B .滤液中一定含Fe 2+ ,可能含Zn 2+ C .滤液中一定含Fe 2+ ,Zn 2+,不含Cu 2+,Ag + D .滤液中一定含Zn 2+、Fe 2+,可能含Cu 2+二、填空题 (本题有5小题,共25分
)
入入入入
入入入入
入入入入
入入入入
入入K N O 3入入
A
入入K N O 3入入
D
入入K N O 3入入
C
入入K N O 3入入
B
17.(5分)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①生铁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②溶液逐渐变浅绿色,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
有残渣出现。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Fe+ H2SO4 === FeSO4+ H2↑
18.(6分)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质的实验方案
混合物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锌粉)
FeSO4溶液(CuSO4)
19.(3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25g ;
(2)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①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 B C ;
②均降温致t1℃时,欲使A和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可以采取的
一种措施是向C溶液加入C物质。

20.(4分)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氯化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_____。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饱和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150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3:1:2___。

21.(7分)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高炉;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用纯氧温度更高,燃烧更剧烈,
请你简述方法和现象:加入少量的水,如果出现放热现象,温度升高,则是生石灰,否则是铁粉
三、实验题(18分)
22.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红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platinum],元素符号Pt。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Zn>Ni>Cu;②Zn>Cu>Ni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写出一种:
假设:③Cu>Zn>Ni 。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查阅了部分含镍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且得知镍能与酸反应。

OH-NO3-SO42-Cl-Ni2+不溶溶溶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红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Ni Zn Cu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气体产生缓慢
金属逐渐溶解
气体产生激烈
金属迅速溶解无现象,不反应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①(填序号)
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应用】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能(填“能”或“不能”)反应,
理由是镍的活动性比铜的强,可以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一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ZnSO4、Ni 、CuSO4(只写出一组即可)。

四、计算题(分)
23.某赤铁矿石中含Fe2O380%,用3000 t这种矿石,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是多少?。

相关主题